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窟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冯国瑞先生发掘甘肃石窟艺术之业绩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丁枬敎授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冯国瑞 《麦积山石窟志》 保护麦积山石窟 《炳灵寺石窟勘察记》

    冯国瑞先生为近世陇上一代文宗,邃深国学,博大精深,著述丰富,嘉惠后学,厥功最大。他一贯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艺术。他在甘肃境内发掘石窟艺术瑰宝,殚精竭智,披荆斩棘,开创了研究先河,对祖国文化艺术的贡献自有其不可殁灭的功绩。石窟艺术导源于印度佛教。甘肃地处「丝绸古道」的东段,石窟建造起源之早,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清末以来,敦煌莫高窟由于帝国主义的所谓「探险家」们发现和盗窃,各国学者陆续开展研究,才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莫高窟也成为闻名于海内外的艺术胜境

  • 文章莫高窟隨想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向明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莫高窟 感想随笔 石窟介绍

    一我們都是低頭走進那些洞窟的不是有罪不是洞門太低而是頭抬不起那一窟一窟的歷史驕傲壓得我們像一隻隻窟底的螻蟻光是九十六號窟裡那尊大佛的小腳趾都讓我們攀爬得一路喘不過氣二那些石壁上的飛天菩薩都沒有飛而那姿態早已逸出天之無極端詳了半天始才悟及衹有守身楊枝淨水般曼妙靈動才可超越任何有形無形的藩籬即使這高天厚地的石壁我們這些粗線條的所謂詩人呵!頂多像一個個守洞的呆頭羅漢而且是北周時代的(轉載自89.8.30.中央日報十三版)(李世勳鄉長提供)襁褓之内(注:8×14×6cm 收藏:...

  • 文章敦煌石窟的艺术宝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千佛洞 雕刻艺术 彩绘艺术

    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沿着鸣沙山的石壁开凿而成,又称为莫高窟。这里面蕴藏着我国古代最珍贵的文化,是一座举世无双的艺术宝宫。远在大秦符氏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乐樽和尙,经过呜沙山下,正値夕阳西下,阳光照在三危山的石壁上,反射出千万道金光,山上的岩石,仿佛是一尊巨大的佛像。于是这一位大和尙发下心愿,在山上开凿石窟,使其成为佛敎圣地。这就是敦煌石窟的来源。二千佛洞的开凿,是偶然中开始的;千佛洞的发现,也是在偶然中发现的。相传在淸光緖二十六年(公元一九〇〇年

  • 文章中国的石窟艺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經緯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石窟艺术 传统文化 佛教艺术

    石窟艺术,可以说是佛敎传入中国后,中国固有的民族艺术和佛敎艺术互相交流的结晶。中国人的祖先吸收了印度与西域雕刻艺术的长处,把它融合在自己的传统艺术之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石窟艺术。从新疆的高昌、库车、甘肃的敦煌、天水,大同的云岗,洛阳的龙门,太原的天龙山,峯峯矿区的南北响堂山,济南的千佛崖,南京的栖霞山,到义的万佛堂,是一连串的石窟寺,点缀在我国境内的各个名胜地区,把我们的锦绣河山装饰得更为富丽弘伟。这些石窟寺都具有丰富的石雕像或塑像或

  • 文章重印 麦积山石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麦积山石窟 石窟志石印本再版 冯国瑞 怀念兄长 思念家乡

    我国石窟艺术光耀寰宇,甘肃省位居大陆中心地带,又系汉唐丝绸古道之要冲,中西文化交会之枢纽,因而石窟艺术之丰硕,造作年代之久远,在全国得天独厚。然其发现驰名,则常晚于他省,敦煌而外,麦积山即其著者也。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东南百余里之麦积山中。其地群山环抱,层峦重叠,因一峰崛起,酷似农家麦积之状而得名。吾家世居天水,幼时即知麦积深秀列为邑中八景之一,以远离县城,往游者少,麦积石窟则更僻处深山,故世人鲜知其内涵。民国卅年,家兄国瑞倦游归里,整理丛残之余

  • 文章藝術大師吳彥文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驪山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艺术大师 吴彦文 小人国游乐区 龙门石窟

    模型,曾被当时筹划创建「小人国」的园主朱钟宏先生激赏。结果,就由他来承包了这个游乐区所有的小人物模型设计与铸造。他的作品展示后,电视、广播、报章杂志相继传扬,使平静的龙潭鄕小人国几乎与闻名中外的石门水库大名并驾齐驱,扶摇直上。车水马龙游客如鲫,途为之塞,凡参观过的游客莫不留连忘返,赞不绝口。记得谢东闵资政曾评语说:「没有匠气,纯艺术杰作。」可见二曲先生对小人国所付出去的心血造化,可谓「巧夺天工」实不为过。在「小人国游乐区」中,他谦称其得意作品为「龙门石窟」这个

  • 文章麥積山下的古城——天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麦积山 天水镇 石窟石塑 艺术价值 麦积山佛洞

    的一面,尙有名胜古蹟——李广墓、羲皇庙、南郭寺和麦积山石窟,具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有名。由天水东南行四十五公里就到了秦岭山脉的西端,再从这里,沿着山间蜿蜒的公路环山而行,至山穷路尽时,蓦然一峯崛起,峯峦团团,如农家麦堆之状,这便是丝路上的胜地之一——麦积山。抬头仰望麦积山,层层相叠的窟龛,绵密的像一巢巢的蜂房。栈道修建于悬崖,窟龛开凿于峭壁,面对着麦积山石窟,又有几人能不发出赞叹声呢!没有人知道是谁在麦积山凿下了第一斧,也没有人能确定它开凿的年代,只知道

  • 文章河南省文化遺產简摘(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河南省文化遗产 石窟 石刻 古遗址 简摘

    巨匾「还我山河」。寝殿深处硬山式建筑,檐下悬有「精忠贯日」匾额。寝殿左右为岳云、岳雷、岳霖、岳震,以及孝娥祠。三、石窟及石刻(依县市多少次序):(一)登封——三项:①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始建于唐天宝三年(西元七四四年),分基座、碑身、云盘、碑首,全高五·〇二公尺,宽二·〇四公尺,重八十二顿。碑文由斐迥篆额,李林甫撰文,徐浩八分隶书。内容以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故事。此碑属嵩阳书院文物,宋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讲学之处。②崇唐观造像

  • 文章太原、大同一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林慧藍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太原大同古迹 悬空寺 云岗石窟 风景名胜

    从北魏起开始兴建的云岗石窟,是大同最重要的,东西绵延一公里,共有五十三处泂窟,五万一千尊佛像和许多浮雕。此次正像征了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创作。位于大同市郊外的上、下华严寺,建寺历史可溯至辽代。寺内许多建筑和佛像仍保持的相当完整。有趣的是,所有建筑物的大门皆朝向东方,正反映出辽人拜日的民族信仰。黄河中下游之旅,亦可配合行程,挑选其中路殿旅行,每一河段,皆遗留有先贤璀璨,历史文化,同时,塞外景观之美·也是黄河之旅的一大特色。

  • 文章甘肃泾河——掘出百里石窟长廊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甘肃泾河 百里石窟长廊 佛教圣地

    四百多个僧房窟、禅窟 可能存有中国首批石窟【本报香港讯】大陆甘肃省泾河两岸近日发现两个舍利塔和禅窟、僧房窟、生活窟等五百多个石窟,形成罕见百里石窟长廊。据新华社报导,石窟长廊是专家在泾河两岸普查佛教文化遗产时发现的,分布在长达五十多公里范围内。长廊大体划分为王母宫石窟群、南石窟群、罗汉洞石窟群、丈八寺石窟群和太山寺石窟群等五个石窟群,其中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罗汉洞石窟规模宏伟,造像众多,佛像、菩萨、供养人,飞天等塑像栩栩如生,多数保存完好。专家杜玉明指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