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19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常州學術文學藝術之成就與地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学术 清代 常州 成就 文学

    充实,借鄕讯篇幅刊出,此固有「敝帚自珍一之私意,但亦希达「如数家珍」之用心,并冀于全部刊毕后再增加附图等发行单行本。其中每一人物所有代表性文章诗篇,在鄕讯中暂不刊出,以节篇幅。发行单行本后,希望能分赠武进故鄕每一鄕鎭图书馆一册,并分赠台湾境内各大图书馆庋藏,以求普遍推广。有此雄心,能不能做到,尙未可知。至利用职权,浪费鄕讯篇幅,则知我罪我,均非所计也。前言爱国之心始于爱鄕,发扬爱鄕心,各地方敎育均订列鄕土敎材,以常州人而愿闻常州学术、文学、艺术之历史,正是爱

  • 文章菁英荟萃·文采再现 台北文学壮丽新盛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李永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台北文学 文化力量 文学奖 竞赛概况

    台北文学缤纷繁盛,文学奖更灿丽地跨越十年里程碑,透过这个平台,不但发掘鼓励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积极开发市民创作的潜能动力,更累积了与台北城市相关的重要文学经典宝藏,为台北城市注入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的文化能量,将文学蕴含的无形却巨大的影响力深植入社群、发挥到极致。回顾十年,台北文学奖持续不断的赓绩举办,已为这座百年台北城注入众多的文学活水,丰富这座现代城市的生命与心灵。而二〇〇九年第十一届台北文学奖,正是一个崭新纪元的开始,继续昂首领航华文文学的发展航向

  • 文章榆林高拱乾觀察臺灣八景詩與臺南連雅堂先生關中紀遊詩謹錄先父雅堂先生著作兩段以實陝西文獻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連震東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诗词 文学鉴赏

    一、臺灣詩乘(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四種第一册二十三至二十四頁)臺灣八景之詩,作者甚多,而少佳構。余讀舊誌,有臺厦道高拱乾之作,推爲最古。拱乾,陝西楡林人,蔭生。以康熙三十一年就任,延聘文人,創修「府志」。秩滿,陞浙江按察使。安平晚渡云:「日脚紅彛壘,煙中喚渡聲。一鈎新月小,幾幅淡帆輕。岸濶天遲暝,風微浪不生。漁樵爭去路,總是畫圖情」。沙鯤漁火云:「海岸沙如雪,漁燈夜若星。依稀明月浦,隱約白蘋汀。鮫室寒猶織,龍宮照欲醒。烹魚沈醉後,何處曉...

  • 文章唐弢的新臉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沈謙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唐弢 《新脸谱》 文学赏析

    以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驰名的唐弢,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新脸谱〉:「从前饰员外饰绅士的,如今是要画上愁苦的脸谱,扭着鼻子叫穷了;从前做泼旦,做三角戏里淫妇的,如今也就戴上正经的面具,反串起正旦来了;白脸的囘到后台去涂上更白的粉,不久重又上场;靑面獠牙的装出不自然的笑容,向着看客们做媚眼。这些这些全是新的、簇新的。」〈新脸谱〉发表于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报自由说》,作者才二十岁。以辛辣的语言,犀利的笔锋,讽刺三十年代帮闲文人,痛快淋漓。题目的一个「新

  • 文章炮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戸更新 談寫春聯的濫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0期  作者:一萍  出版时间:1988-02-20
    关键字: 春联 民俗 文学 吉祥

    據黃帝書載:上古時候,有荼神壘鬱兄弟二人,都能夠捉鬼。在度朔山的章桃樹下,檢閱百鬼,凡是兇惡害人的,他們都用葦草做的繩子縛了給老虎吃,後來的人常在除夕裝飾了桃人,垂了葦艾,畫了老虎,張貼在門上,用以驅鬼避邪,這就是桃符的來源。據荆楚歲時記載:當時門戶上的飾物,旣不是春聯,也不是畫。符本來是由金、玉、銅、竹、木,做成的,上面雕刻着如虎類的花紋或文字,剖分爲二,各執其一,遇事時則合符驗證,古時軍政大事首以此爲憑證,因爲這是一種權威的象徵,所以民間就用這種符來...

  • 文章曲蹄婆賀年小調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靜平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枇杷 贺年 荔枝 民俗文学

    正月瓜子齿齮齮(起溪溪)二月白蔗排满街三月枇杷出好势四月黄淡满街排五月池藕白通笼六月荔枝红个红七月番石榴卖(伓)上三界座八月龙眼食积从九月柿仔圆个圆十月滚斗卖(伓)値钱十一月莓梨者出蒂十二月红桔赶过年编者按:贺年小调,极富文学价値,在家鄕无论大人小孩,均能朗朗上诵,为保存故鄕民俗文学,敬请读者就记忆所及,多多录寄,以便整理发表,无任企盼。

  • 文章哀悼劉菱舟兄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刘菱舟 英俊 文学 良材

    刘菱丹遗像)刘菱舟(笔名秦淮画)兄,祖籍福州,毕业于三民中学,早岁投笔从戎,献身党国,大陆变色后,随部(靑年军)来台,现因功积升为少校监察官。余与舟兄建交于民国三十八年,斯时余已在南市工作,因同鄕关系,且其家即居于隣近,彼此又爱好文学,志趣相投,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嗣结金兰之契,实有不平凡之友谊。本(六)月十五日舟兄携眷赴马祖为其岳父送葬,于廿日返台登船之际,竟遭翻舟,虽经全眷救起,因舟兄胃部极度衰弱(渠曾患三次胃出血,第三次才治愈未久),不堪注水

  • 文章漫談清代的陽湖人物趙翼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8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1998-08-15
    关键字: 清代 阳湖 赵翼 史学 文学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桐城和阳湖,是先后的两大门派,各有不少的能文之士,以及许多的诗文著作,流传后世,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不读,但作者不可以不知;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遗产,今略述清代的阳湖人物—赵翼。我现在所能看到的史料记载有四种,所叙内容详略各有不同,今把重复的删掉,留下的就自然成了一篇小传一、辞源:赵翼清阳湖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进士,官至贵西道,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有瓯北诗集五十三卷,尤精研史学,有二十一史劄记卅六卷。又陔余丛考四十三卷。考订经史而多

  • 文章端陽讀《騷》吊屈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汪挺越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屈原 端午习俗 文学探讨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城鄉多處處粽子飄香。相傳端陽吃粽子是爲了紀念一千六百多年前,戰國時期楚懷王時任左徒和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他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荐賢明有能力的人主持朝政。他主張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在同反動貴族子蘭、靳尙等人鬥爭中,遭到誣陷,被隔職到頃襄王時,再遭讒毀,被放逐於江南,長期流浪在沅、湘流域。比較接近人民生活,對黑暗社會現實更爲不滿,後因楚國首都郢,也被秦兵攻破。屈原既然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

  • 文章螢火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5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萤火集 杂文 文学

    七当园丁正要使用轧草机整修草地的一刹那,许多比较长得高一点的小草,还在倨傲地向它的同伴,矜夸着自己的「出类拔萃」。八笑人家愚蠢的人,他才是最最愚蠢的人。九狂飮不如浅尝,微醺胜于沈醉。一〇金丝鸟在笼子里哀号,人们却硬说它在欢唱。一一造物主决不肯给老虎添上两只翅膀,难道它还会给暴君延长寿命到一千岁吗?一二每个人都在矛盾中成长,也在矛盾中消逝。一三文学家最好有一位懂得文学的太太,政治家却最好能有一位不谙政治的夫人。一四月亮对人们从来不分爱憎,但诗人却在恋着她

共197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