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之洞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元前後湖北的新教育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余家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新教育 中学 民主科学

    民元前后湖北的教育都是受张之洞的影响,张之洞当时所遭遇的教育问题,是湖北的教育问题,也是中国的教育问题,废科擧,兴学校,其目的是在于中国的富强,其手段是在于汲取新学术,新学术的汲取是基于时代的需要,故在人心上不成问题,问题在如何安置旧有的学术;当时学术界的保守力很强,不曾发生全盘西化的问题;眞正的问题是将旧学术和新学做一个妥善的安排,使双方兼顾。张之洞有句出名的口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句口号无论你说他笼统也好,不切实际也好,总不失为合乎时代需要

  • 文章張文襄公在鄂作育人才及其影響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期  作者:邵百昌  出版时间:1970-03-10
    关键字: 张之洞 文教事业 人才培养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河北省南皮县人,父锳,少孤,食贫力学,艰苦卓绝,擧鄕试。以大挑试令黔中,寻擢知兴义府,继室朱夫人,生公于官舍,时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八月初三日也;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擧鄕试第一,年仅十六,才名躁起,乃益自淬励,勤修经世之学;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登进士,殿试对策,直陈时政,大学士宝鋆奇其才,大加激赏,置二甲第一名呈御览,两宫太后特拔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屡上书言朝政,颇多卓越见地,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

  • 文章尊師重道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志韓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尊师重道 张之洞 评论文章

    以明之:满清末季,张之洞(字香涛)以博学硕望出任两湖(湖北湖南)总督。时、科举已停,湖北设立两湖书院,每当开学时,张督必亲率文武官员前往书院。至校门即下轿步行。先至「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率领监督(即今之校长)以下人员及全体学生,行三跪九叩礼,继至正学堂,率领文武官员立于东阶。监督率各分敎(即各科敎员)立于西阶。张督代表学生家长。向西阶行叩首礼,表示重大付托之至意与酬谢敎诲之辛劳。其尊师重道之诚,有如此者。当时受此大礼之人师,焉得不忠于职守,鞠躬尽粹以敎

  • 文章鄧保之與廣東課吏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邓绎 广东课吏馆 人物评传 张之洞

    湖北的两湖书院,特为当时的陈寳箴、张之洞所礼遇。据说他在广东课吏舘开讲之日,总督张之洞,亦亲率藩、臬台焚香端坐恭听,就可见尊礼之隆了。他主讲过的河北精舍,不是指现今的河北省,而是当时河南省的北部,如邓氏「复河北弟子李备聪(淸末曾一为武冈知州),张鸣岐(民国时为河南省长)书」云:「精舍面崧带河,张以太行,沁水雄奇奥博,必有达人,诸君其勉哉」!这地理位置是在河南北部的。又李备聪「先生祠碑记」云:「保之先生之在致用精舍,见荃(备聪)实受业焉。先生每日坐讲堂,与诸生

  • 文章綦江漢隸字碑雜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汉隶字碑 綦江区 郑子尹 殷孟伦 张之洞

    着录之时,又已六七百载。姜维碑之湮没久矣,而竟定三石为一石,其失于武断可知。张之洞携置学署者,依缪荃荪之推定,为舆地纪胜所着录之古摩崖碑,大约近似。然竟谓即为卢丰碑,亦与秉恩同失于不加细察。之洞所移置者。其勒石之年月,为建安六年六月。而卢丰碑勒石之年,则汉隶字源已明载为建安七年立,子尹亲见搨本,亦谓「建安七年明首行」。安得混而为一。秉恩荃荪当淸末民初之际,均以金石学名世,何其忽略一至于此耶。至孟伦以新出土拓赠伯沆教授者,其时在民国二十六年左右,伯沆教授依郑氏

  • 文章逸聯集錦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縱亞平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对联 梁启超 张之洞 黄杰 萧锦忠

    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氏,曾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其时张氏是个举足轻重的大员,又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活动。梁启超锐意维新,对张之洞寄望很大。张之洞见梁的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为不悦,便出联斥难: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联语至傲,颇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势。但梁启超气度不凡,见联坦然答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格,文辞高雅。张之洞阅之,甚为欣赏,马上命人招见,待之若宾。二、孙诒让一联登青云清代儒士

  • 文章张之洞在湖北的文教兴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6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张之洞 洋务运动 学堂 文教兴革

    院以显微镜、千里镜、气球、「拿破仑、汉武帝合论」等试题考学生的作法[1],表现了张之洞引时务入书院的倾向。此后,他更有意识地实行书院改制,令书院「酌照学堂办法,严立学规,改定课程。」[2]㈠经心书院一八六九年,张之洞任湖北学政,建经心书院于武昌三道街文昌阁,第二年改迁火星堂右。湖广总督李鸿章、湖北巡抚郭柏荫等拨款购置图书,增给膏火。经心书院学习课目为经解、史论、词赋。该书院以后又多次扩建、迁移院址,幷更名经心精舍。一八九八年五月,遵张之洞之意,经心书院酌照学

  • 文章談湖北人的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3期  作者:素心主稿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饮食文化 思乡 张之洞 蓑衣丸子

    湖北是地靈人傑,尤其武昌一地更是我中華民國發皇地方,在此地的吃,雖然今天在台灣鄂菜館都有,然而仍有許多值得稱道的。

  • 文章张之洞与近代武汉教育思想的转变——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9期  作者:陳斌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近代武汉教育 发展阶段 思想演变 总体评价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陳斌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李良明、蔡麗。

  • 文章湖北省圖書館百年館慶賦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作者:郭榮晃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湖北省图书馆 张之洞 百年纪念

    诗◎郭荣晃作者郭荣晃,现年八十岁,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的再传弟子,工古文诗词,擅长书法篆刻,系湖北省图书馆的老读者,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借阅的时间长达卅余年,与湖北省图书馆结下深厚的情谊。湖北省图书馆系由张之洞创建于光绪卅年(西元一九〇四年),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现座落于武昌蛇山南麓的武珞路湖北省图书馆,是在民国廿五年由缪恩钊、沈中清设计,袁瑞泰营造厂施工完成,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古典宫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二〇〇四年的十一月廿九日百年馆庆,馆舍面积近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