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学院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裴溥言自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裴溥言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教育

    苏、皖、浙、赣、湘、粤、桂、贵、川等十一省,历时四月余,于六月中抵达重庆。经过山东省政府的保送考试,被分发至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就读。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后,应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魏建功先生之邀(时魏师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湾大学陆志鸿校长之聘,赴台任台大中文系助教。至民国五十二年渐次升至教授。民国八十年届龄退休,获台湾大学聘为名誉教授。计共任教四十五年,其中曾赴菲律宾任教中正学院六年,在台东吴大学兼课十六年,中山大学二年,退休后习丹青自娱,曾于台、美举行画展数次

  • 文章敎部核准新溫大籌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温州大学 温州师范学院 合并 综合性大学

    温师院温大合并为综合性大学 全日制学生可达两万规模温师院与温大合并计划,已于三月廿七日经教育部全国高校评议委员会,五十余位专家获三分之二投票通过准予筹并综合性大学的设置。二〇〇一年十月温州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先后在高教园区启用新校舍。去年(二〇〇三)上半年谷超豪、姜伯驹、孙义燧、李邦河、戴金星等九名温籍院士联名致信市委、市政府,建议尽快在温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八月十七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合并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组建新温州大学,并于十八日按法定

  • 文章高等教育系列介紹之三温州師範學院概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温州师范学院 师资

    温州师范学院位于沿海开放城市温州。原址座落在市内风景秀丽的九山湖畔。为适应温州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九八四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易地新建。新校址在该市新文教区学院路,规划用地二六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六万余平方米,迁建工程被列为省「七五计划」重点项目」。现已建成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四幢教学楼和学生食堂、部分学生宿舍、部分教工住宅等附属设施。一九八八年开始,理科四个系先后迁入新校舍。目前,主体工程文科大楼已破土动工,新校园的建设正在加速进行,计划于一九九三年

  • 文章耕耘藝術園地·播弘美育種苗介 紹一羣溫師院美術系人才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葉玉昶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师范学院 美术系 教师

    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于八四年筹建,八五年正式招生,并被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列入而向全省招生的专业系科之一。先后已有五届毕业生,为各中等学校的美术教育输送了一批合格的人才。目前,浙江省设立美术教育系科的高等院校共计四所。在师资力量方面,温师院美术系仅次于浙江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居全省第二位。美术系的课程设置,以中等美术教育所需的理论与技法为主,同时对美术到创作也作了必要的安排。既突出基础教育,又注意拓宽知识面的影响。所以,尽管学制为两年,但所学的内容却是丰富而

  • 文章国立长白师范学院的创建与播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吳偉民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长白师范学院 八百垄 迁至抚顺 三十年

    一、东北中等教育师资学府的诞生国立长白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郊的八垅;不仅面积广大,而且建筑壮丽;与全国各著名大学比较起来,毫无逊色。校舍为「九一八」事变以前吉林大学所筹建,伪满成立以后,就其地设「师道大学」。她是伪满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唯一的场所,服务东北中等学校敎师几乎均出其门,对地方敎育贡献甚大。抗战胜利,政府特派方蔚东先生筹设国立长白师范学院,接收该校全部校产,甄审收编各科学生,一所培养东北中等敎育师资的学府,就这样诞生了。二、清幽壮丽的八百垅

  • 文章国立师范学院院史简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史发展 校风学风 历史资料 国立师范学院

    民国二十七年,教育部为配合抗战建国国策,依全国临代大会之决议,建立师范学院制度,首即筹设本院;聘廖世承、潘公展、朱经农、汪德耀、吴俊升诸先生为筹备委员,组成筹备委员会,并指定廖先生为主任。旋以潘氏辞职,改聘袁哲先生接充。同年十一月,筹备就绪,部聘廖世承先生为院长,择湖南安化之蓝田镇为临时院址,鸠工建筑九思堂等教室,招考新生,准备开学。时武汉连陷,行都再迁,长沙大火,三湘震动;本院以国难日亟,责任愈重,未敢稍事彷徨,即于敌骑纵横,战云弥漫之际,以二十七

  • 文章韓山書院史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韩山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校史 历史变迁

    韩山书院乃是今韩山师范学院的前身,地址位于潮州市湘桥区笔架山麓。原是明、清时童生课读,准备科举的场所。宋元佑五年(公元一〇九〇年),知州王涤在潮州城南昌黎伯庙旧址建书院。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一一八九年),知州丁允元迁书院于东山(即今之韩山)。淳佑三年(公元一二四三年)潮州郡守郑良臣在城南拓建书院,改称为城南书庄。宋、元之际毁于战火。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一二八四年)重建,至顺二年(公元一三三一年),潮州府总管王元恭扩建后,改称为韩山书院,至正十二年(公元

  • 文章湖北大学校史前纪——国立湖北师范学院迁置沙市的前前后后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0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湖北大学校史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迁置沙市始末

    我校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光绪二九年,张之洞总督湖广时所办之两湖文高等学校次年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中分初级和优级两等之优级部。入民国后经调整组并改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简称武高师),北伐战争后,武高师校长张继煦(字春霆)奉命于罗家山(后谐其音改作珞珈山)筹建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为王世杰。武高师学生转入武大,学校停办。就在次年—民国十九年(一九三〇)省敎育厅长黄建中鉴于武高师撤销后,湖北缺乏中学师资正规来源,于是制定预算准备筹建鄕村师范学院,并商量了建设厅,拨武昌

  • 文章我在國立廣東高師畢業那一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院 中国国民党改组 毕业文凭 出国考察 教师

    距今五十年的民國十三年夏天,我在國立廣東高師畢業。這一年,在我國歷史上曾有兩件關係國家和世界命運値得大書特書的史實:其一是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中國國民黨改組,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就在我母校禮堂。我是在前一年入黨的新黨員,竟有機會獲睹黨中元老先進雲集的盛況,何等興奮!其二是同年一月廿七日起至八月十四日 國父演講三民主義,又是在我母校禮堂講的。我是基本聽衆之一。(拙撰「往事憶述」第二四—二五頁曾有詳記)還有兩件事就我個人來說,尤其感到度幸的,其一乃是...

  • 文章故敎授錢蘋女士行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钱苹 书香门第 师范学院 教学生涯 追思悼文

    德,乃发愤钻硏,淬励有加。毕业时才华展现,成绩斐然,遂膺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之聘,并兼任国立四川敎育学院敎席,稍转至国立四川女子师范学院,时川、湘敎育工作人员,多尝奉女士之謦欬也。迨及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女士亦欣然重返故里,受聘于国立编译馆,殚精竭虑,为敎育文化之重建工作,贡献殊多。民国三十五年,刘白如先生眞,主持本校前身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之新猷,专函敦请,女士乃于三十六年春,渡海来台,执敎本校。其间全力推展敎育心理及心理衞生之建设曁倡导,不遗余力,当时军中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