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歌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兴山也有山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張運兆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兴山 山歌释义 山歌举例

    啥子是歌?歌,就是曲调的名称,如:国歌、正气歌、诗歌是也。啥子又是山歌山歌,顾名思义,即是山野之歌。山野之歌,在一般人心目之中的错觉观念里,以为是特殊地区,少数民族族群,独有之歌,如:蒙古、西藏、新疆、青海、云南、贵州,以及广西、海南岛、台湾等原住民所唱之歌。其实,那完全是错误的,山歌,不仅不是少数特殊族群独有,而一般非特殊地区和族群,照样有山歌。所以,我们应将「山歌」阐释为山野之歌,为何要作如此解释呢?试问:地球上,那儿没有青山,又那儿没有绿水?既然

  • 文章万载客家山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胡學正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客家农民山歌 客家纸棚工人山歌 客家山歌 大众娱乐

    仙源、赤兴、白水、潭埠的大部分村及双桥、茭湖、高村、岭东、白良、高城等地的部分村。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基本上是靠山吃山,凭著吃苦耐劳精神,开垦荒地,伐木烧炭,播种五谷,育竹做纸,过著艰苦的生活。劳动产生了山歌。万载客家山歌作为当地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它的素材是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它以客家人生产、生活为基础,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万载民歌中的独立一支,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就万载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文章谈谈广西的山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叔龍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广西山歌 乡音乡情 民俗

    山歌,在广西各处都很盛行,也是吾省民俗中最可称道者。以笔者家鄕而言,无论在平地或山区,也不分汉、傜、僮等族人,在田地耕作的农夫、农妇,牧牛的牧童,砍柴割草的樵子、樵女,甚至路客,都会在兴趣来时,大家对唱一番,作为精神上的调剂,藉以轻松一下心情。笔者家鄕恭城唱山歌风气最盛者莫过于山区,而地则以九甲各村中又以高桂村最为突出,有二句山歌歌词形容该村人所唱的山歌,无论内容、嗓音皆为上上之选;“唱歌那赛高桂岭,吃鱼要算势江河”。在山区,每逢结婚喜庆,女家在出嫁前

  • 文章故鄕山歌数则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黄國琪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山歌 儿歌 俚语

    忆幼与邻居儿童手牵手或勾肩搭背唱山歌,迨小学四年级后负笈沪上,不复再唱。现今追记,多索不得,仅就词句能连得起来的数则,就正并引玉于诸位鄕长。一、桃花生,节节生,娘舅告(邀)外甥,舅妈勒拉(在)房里激气甩丢家生(家具),老爹话(说),个把小外甥,奶奶话,千朵桃花一枝生!二、月月亮,家家亮,家家小囝出来白白相,拾着子个爆仗,劈呖拍啦放到天亮。拾着子双钉,打把鎗,戳杀官人甩肚肠;肚肠肚肠挂拉鎗头上,老鸦啣去做道场,做个道场能好看,拾(跛)脚姑娘跳来看,看看

  • 文章山歌好唱口难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山歌内容

    山歌为农村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辞句浅显,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山歌淸新有致,语多双关,寓意深长,曲调婉转,扣人心弦,如台视「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凌峯在梅县采访节目,所唱的山歌就非常优雅好听,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淸末大诗人,嘉应黄遵宪,光緖举人,官至湖南按察使,其有一首山歌: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有的山歌常加唱引子,以引起对方注意,如江西兴国县山歌云:(嗳也哩,嗳也)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

  • 文章云南民俗话山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蔚勳 出版时间:1983-12-25
    关键字: 云南山歌 风俗地理 民俗文化 山歌内容

    音乐是以声音为介质,表现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云南的传统民俗音乐歌谣中的山歌,自从**祸国河山变色后,逐渐被人淡忘,幸好旅台热爱山歌的同鄕,为了不让祖先遗留的民俗宝贝消失,使之绵延不绝,住在中坜忠贞新村的同鄕,自动组成山歌研习会,利用工作之余三五人(有时二十余人)聚集研习练唱,近几年来在政府大力推行复兴固有民俗文化中,云南山歌已逐渐普及,同时也受到礼遇。保存与光大固有民俗文化,是身为云南人之一分子者所不能忘怀的本份。而蔚勋住在忠贞新村,即默默地在做撒播

  • 文章漢中八景之一的「漢山樵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山歌 风土习俗 汉中八景

    亲如手足,患难与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庄稼人生活。每到冬开季节,男人们手持尖担砍刀和绳索,上山打柴、下山卖柴、贴补家用。每遇农忙季节,她们会自动自发地组织「唐将班(抢收队)』。男人上工的时候,唐将班就到田边敲锣打鼓,一边就唱起山歌、助威打气和加油,男工苦中作乐跟着和唱起来了,终日辛劳也就随着歌声烟消云散了。山村的靑年也是快活的,他们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丝毫没有好逸恶劳的坏习气,整天总是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口里不断地哼哼唱唱,边做工边吹口哨,或二人

  • 文章客家歌謡擧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黃治平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山歌 乡情乡音 客家 民间文化

    年来,客家妇女无纒足之恶习,男人向海外之开拓,对祖先之虔敬等。也因此客家人中产生不少优秀人才。由于渊源于中原汉民族,而保有大汉民族的素质。客族人,因生活在山区,家中生计,都要上山下地,长年终日,任劳任怨,苦干实干的工作,其寂寞单调,艰困无聊的几月,实在亦不好渡,但是这种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正是客家山歌孕育成长的摇篮。山歌是农村中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乃是民间文字中最突出的大众产物,辞句浅出深入,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词歌赋是出于士大夫所创作,山歌则由

  • 文章五华阿哥唱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謝舜安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五华山歌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讲著山歌挨较多,床头藏有两三罗,拿出一罗同你喝,喝到明年割早禾。你有山歌唱等来,挨毛山歌想到来,等哑山歌想到了,祖公八代扫齐来。你哑唔使束束条,看你束到吉久倒,等过两年哎呀嘿,洽似霜打蕃薯苗。顾妹顾倒心情低,鹧鸪落田挨话鸡,妹里门前绸领迹,绸迹挨话手摄涯。你顾挨来挨顾你,齐家都有惯顾里,你今顾挨三十曰,挨今顾你月尽里。三十过里初一朝,手拿香纸庙里烧,阿叔断情雷公打,老妹断情斩千刀。

  • 文章秦風與隴南民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桓來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陇南民歌 秦风 山歌民谣 民谣列举

    台北中小学生常唱的「茉莉花」一歌,其声调酷似陇南新春舞龙时所唱一歌曲,记得其辞有:「好个喜新年」、「连中上三元」,料想当为清代即已歌唱者。我曾于酒酣耳热之际,按儿时所记拍节歌唱,来美专攻音乐的陈建台同学,于录记比较两歌谱之后,认为就节奏看,很可能为「茉莉花」一歌之蓝本。山歌民谣,多谈情寄爱,或描述风土之作。虽质朴浅俚,亦每多佳句,歌谱自以简单易唱为主,惟杂以和声及廻环往复歌唱,使其稍见复杂。我记得的若干民歌,实际上多仅两句或三句,惟一唱三复之后,颇有动人之处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