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尊师重道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尊师重道·化民成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尊师重道 孔子诞辰 历史习俗 学者论述

    所以他的敎育主旨即在培养知仁、行仁的完整人格。故我国自汉而后,此已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以赴的目标。尽管在某一短时期中,孔子思想也曾受到过排斥或攻击,但眞理愈辩愈明,孔子的光辉反而更见灿烂。政府之定孔子诞辰为敎师节者,自为恢宏其学说义蕴,阐扬其敎育思想而然。良以孔子为一布衣,而能聚徒三千,本诲人不倦的精神,终其身于敎育事业。当其流离于陈蔡之际,学生始终相守,讲诵不辍。孔子死,弟子们守心丧三年,而始痛哭诀别。这种师生间诚挚的情感,自唯有在尊师重道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

  • 文章尊师重道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志韓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尊师重道 张之洞 评论文章

    我国自来文化,尊师重道。何谓道?中庸首章即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意思是说,上天赋人以人性,顺着人之本性去作就叫做「道」。浅言之,道即路也,亦即人生应行之大道。唐韩愈在原道篇解释更为清晰。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注一焉之谓道…」。今以语体释之,博爱叫做仁,做事合宜叫做义,本着仁义做去就叫做道。道既明矣,兹再言,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见韩愈师说)由是观之,生我者父母,敎我为人传道者师也。故欲重道,必先尊师。兹举例

  • 文章由中国传统尊师重道价値观看香港教育改革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陳城禮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尊师重道 香港 教育 改革 方向

    尊师重道价值观与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有儒、道、墨、名、法等家,而各王朝后来尊崇儒家,除了其忠君思想外,还有五伦五品之道,能令士人修身齐家,社会伦理有着规范。所谓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的人际关系。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又因五伦有它阶级差别的关系,故称五品。一个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子等,有其上下的差别,各人应在其立场上履行应尽之道,才能保持

  • 文章爲富不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凌玉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尊师重道 财主 寻找教师 穷秀才 笑话

    現在社會上,到處談論尊師重敎的好處。不禁使我想起小時候,聽過一則有趣的故事,現概述如下:從前,有個愛財如命的財主,不識多字,怕受人欺。於是決心請位敎師,讓子女讀書,也好巴個一官半職,好支門立戶。又一想,請敎師要花錢,還要供吃、供喝,眞有點捨不得。心想,我一定要找個不講究吃喝、不要錢的老師。因此,就到處托親拜友,找啊,找啊,一年一年過去了,就是找不到。眼看兒女快成人了,眞是心急如焚。消息傳開後,一天,忽然有個窮秀才登門拜訪。他主動問財主:「聽說府上想聘敎師...

  • 文章莊子薪盡火傳釋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薪尽火传 庄子 中华文化 名词解释 尊师重道

    莊子所謂火,非實體,或可說是一抽象之道。莊子之所謂薪,乃以喩一些可指數之具體之物。物必消散有盡,而道則可承可傳。凡吾中國人,皆當知己之即爲一薪,但可以傳火,則庶乎得之矣——

  • 文章師道尊嚴與教育倫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0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孔子 尊师重道 教师形象变迁 教育伦理 传统恢复

    作者:曾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現任救國團副主任

  • 文章恩勤九十年(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楊管北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父亲事迹 子女教育 尊师重道 孔孟之道 支持抗战 九十寿诞

    編按:本刊上期出版之日,管北先生已不幸逝世,吾鄉實業巨擘,又失一人,先生於六十六年八月卅一日大殮後安葬,本文刊出,除弘其潛德幽光外,並藉以悼念。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