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寺庙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臺灣民間奉祀的福州神明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神佛 寺庙 工匠 陈靖姑

    台省寺庙所供奉的神佛,可以分为全国性神明与地方性神明之两种。地方性神明,大部分是由闽南、粤东移民自祖籍带到台湾而来的。例如:往昔泉州人渡海来台时以保仪尊王、保仪大夫、保生大帝、淸水祖师等像携之为守护神。又如开漳圣王是漳州人的守护神,三山国王是粤东人的守护神。但也有极少数地方性神明,其来源属于福建福州,向为来自福州之商人,工匠所奉祀。旅居台省之福州工匠,历史悠久,擅长裁缝、刺绣、彫刻、银楼等业,于台省手工艺贡献极大。昔日之台湾府城及彰化县城,均有其会馆

  • 文章漢藏交流在夏河甘肅拉卜楞今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宋芳綺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拉卜楞寺 藏传佛敎 寺庙简介

    规模最大。每届此时,均可见到身相庄严的喇嘛集于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前方广场,诵经辩经,而数月前即举家徒步前来的游牧藏胞,则绕寺念佛或做五体投地的大礼拜,并将一年的积蓄奉献于佛前,祈福、还愿,使每次法会均充满庄严的气氛。随着大陆开放观光,今日涌向拉卜楞寺的,已不再只是朝圣的藏胞。拉卜楞寺宏伟壮观,布局严谨的寺庙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及极高的艺术价値。寺院各经堂和佛殿内保存大量的精美造像、壁画和其他珍贵文物,吸引了许许多多热爱文化、艺术者赞叹的眼光。除开特有的建筑艺术外

  • 文章寶藏巖與集應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乡土情怀 台湾寺庙 宝藏寺

    台湾的寺庙,与农田的开发,有密切的关系。先是先民们基于宗敎的需要,建庙以求精神上有所寄托,进而产生克艰履险的信心。继而寺庙又成为地方政治、商业、交通,甚至敎化的中心。社会治安得以维持,公益事业得以推展。先民多来自福建的漳、泉,或广东的潮、惠等州,当他们远渡重洋时,往往向故鄕寺庙里求取香火或神像分灵,以求平安,所以台湾的寺庙,无论就建筑、或祭拜仪式,大多袭自家鄕的古老传统,实在是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硏讨台湾史蹟,对于寺庙的建立,决不可以「迷信」而

  • 文章重慶真武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重庆 真武山 寺庙 进香 香会

    上,均有数以百计的香客,就地而坐,等候开门,抢先进内烧头柱香。从正月初一黎明起,南岸各码头以及前往眞武山必经的山路,沿途均有人摆设摊位,或手提竹篮,售卖香烛纸帛,洗面水,各种小食摊,及玩具等。尤其在该寺附近的店舖,摊位特别多,因一般进香的香客,到寺内进香完毕后,都喜欢在寺庙附近一带观赏,故摊贩生意特别好。重庆的孤寡、残废、孤儿等,设有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残废院收养,平时管理甚严。但每到农历除夕元旦之前,均准许自由离院,到香会地点,要求善心的人施舍。这些孤寡残废孤儿

  • 文章川中鄉村建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0期  作者:羅尙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乡村 建筑 农作物 市镇 寺庙

    则稀泥没足,一场糊涂。间有新建砖造二三楼店面,乡人呼为洋房子。寺庙:建筑为艺术之大部门,眞善美皆须兼顾。眞欲其坚牢,善欲合实用,美以壮观瞻。一般住宅,只求眞善,而寺庙须顾及美观。大抵寺庙之建筑设计甚难,为适用于神,故殿堂有宗敎气氛,厢房一部份居僧人,乃民房形式,一部份供给地方人士公共集会之用,其设计须公共场所化,故庙宇殿堂用天花板,屋脊上有甚多神语式装饰,庙门前有凉亭碑坊,山门土地小庙等。场上庙宇,则纯为公共用途着想,人与神所占地微乎其微,空间极多,为市场

  • 文章趕節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3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6-05-15
    关键字: 赶节场 民俗 寺庙 酬神 赶集

    赶节场」机会购买。凡此,都和赶集相同。所不同的,「赶节场」必有演戯酬神,故「节场」必与寺庙有关,神的种类最多的是关帝、东岳,也有城隍等的,佛却几乎没有。戯则是京戯班,因为京戯算是大戯,其他的地方戯是不堪酬神的,鄕下没有戯院子,即使有也不会在戯院子里上演。因为演戯是为酬神,故演戯必在庙前,这些庙有些有固定戯楼,有些则临时搭枱戯普通总要唱十个小时左右,由下午二三时起,直至深夜,还有唱至次晨日出以后的,叫做两头红。这些戯码排列,似乎也有定规。普通是八出,前四出

  • 文章《湖北文獻》論文奬·歷年得奬作品之三湖北首剎:歸元禪寺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鄭維維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获奖论文 归元禅寺 寺庙概况

    本文作者鄭維維,湖北大學中國思想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為郭瑩教授。

  • 文章在西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蔡其矯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西藏见闻 诗词感怀 寺庙风景

    洪荒的冰风在蓝天的回旋中怒吼一切既清晰,又朦胧旷野和陋屋,展露与深藏雪白与枯黄大块色彩下蕴含热情如焚的白昼,如炽的炎云生命悲壮苍凉因孤寂而更显沉重命运迈入新夤缘意识冲出肉体的束缚无边浩瀚的美丽使我迷惘再也没有什么广袤大地能有这种想像的自由渺茫漠漠雪野在云下飞转如梦轻烟飘过不为人知的荒原寺庙的金色高墙印满犛牛脚迹的杂花草场以豪华的寂寞,粗犷的寂寞向苍穹论证大地的悲伤灵魂孤独进入怆凉有如命运那样不可抵抗把意绪投寄无言的寂静心灵进行另一次彻底裸露身处大地

  • 文章憶故鄉——大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北亨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历史沿革 名神古迹 寺庙建筑

    实。大同地当此陲,气候严寒,公署寺庙以及居家住宅,建筑均极坚固,故古老殿宇,尙多存在。大同总鎭署在城西北隅,系明永乐七年之建筑物,规模宏伟,气象森严,为明淸两代驻军高级长官之衙署。民国以来,如晋北鎭守使署,各兵种之司令部,亦均驻扎于此。大同府署在大西街,系明洪武九年同知陈则所建,中为牧爱堂,后为思补堂,万历丁未年知府高第建斋曰愼独,南为杏花亭,仪门外正坊榜曰云中郡,左右坊曰师帅,曰承宣。民元废府后,改设山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嗣改名为山西省立大同师范学校。大同县

  • 文章東都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六大名都 洛阳 牡丹 先贤祠庙 寺庙

    发源地。在历史上,洛阳文风甚盛,人才辈出,汉有贾谊、班超、左思「三都赋」,使洛阳纸贵;唐初四杰,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烱;宋代文彦博、司马光、程頣、程颢等,或优游于此,或终老洛阳,均为古城生色不少,其遗迹亦为后人瞻仰凭吊之所。洛阳寺庙,最有名的首推白马寺,不但是中原第一古刹,且是中国佛敎史上最重要的寺院。史载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六五年)帝夜梦神人,顶有白光,醒召羣臣问兆,大臣称系西天之佛显灵,帝乃使郞中蔡愔等赴天竺迎佛求经,嗣偕梵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归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