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共返回4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愼終追遠話家鄕祭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方剛生 出版时间:1988-03-10
    关键字: 家乡 祭祖 追忆

    曾子曰:「愼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朱熹詮釋道:「愼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愼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爲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矣。」曾子此言在敎人重視喪葬和祭祀,不可忘本。人生一世,臨死送終。子女盡哀盡禮辦好喪葬之事叫「愼終」。父母去世時間久了,兒孫尊爲祖先,就是追遠的「遠」,「追」是追念,就是對離開我們已久的祖先,仍須誠敬的用祭祀、掃墓等方式去追念他們。朱子格...

  • 文章小百科——家乡(抓)弹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游戏 家乡 消遣

    姑娘和年輕婦女閑時或做田活、挖野菜歇息時,常三五聚一起彈消遣。彈有磚頭磨的,有小布中撮糧食或砂,栗子大,五個。十層爲滿,每層花樣多種,如拾粒,抓雙,抓四,抓空,雞下蛋,雞啄食,掏灰,挑水,穿星等。邊邊唱,意有神話,有民俗,有頌揚,有慶悼....。每層唱詞頗多,句長短不一,茲輯其中十層於後。一頭,頭大嫂,一家多口不爭吵;一二,二月二,大家小戶姑娘帶;一三,三月三,蟠桃大會王母(娘娘)辦;一四,四月八,海州廟(盛)會人沓沓;一五,五月端,家家孩童扣紅絨;一六,六...

  • 文章塞北年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家慧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塞北 家乡 风俗

    我的故鄕在塞北長城邊上,是一個沙漠圍繞着的小城市,抗戰初起那一年我隨母親由和暖的南京囘到冰天雪地的家鄕陝西楡林,雖僅只住了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那一個「年」却過得非常有意思,留給我永遠難忘的深刻印象,月是故鄕明,水是故鄕甜,也許是鄕土之情特別親切給我的感受吧!在家鄕,每逢舊曆臘月開始就進入濃厚的農曆新年氣氛中,家家戶戶都爲準備過年而日夜忙碌不堪,大家要忙各種豐富美味的吃食,因爲有許多吃的東西是要過年時才能吃到的,譬如像「如意豆」這樣菜,是用紅蘿蔔絲、豆芽...

  • 文章家鄕的「打蠟子」遊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家乡 游戏 打蜡子

    「打蠟子」不是汽車打蠟或地板打蠟,它是家鄕靑少年所喜愛的一種遊戲。家鄕的遊樂項目很多,如踢毽子、擲陀螺、跳繩、放風箏、足球、籃球、網球、排球都有,但這些運動其他地方也有,用不着多說,惟打蠟子這種具有運動性的遊戲,在外鄕很少看到,這可能是家鄕的一種特產,故特作介紹。打蠟子就是用木棍將蠟子打出界外,令攻者追至蠟子的降落地點,就地撿起,在原地擲回城內。打蠟子這種遊戲起於何時?已不可考,如按其涵蘊的意義來說,頗似昔日異族侵我邊界,我派兵征伐,將其驅逐出境,以至越...

  • 文章鄕音最難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焦席禩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家乡话 江北 称呼

    每逢農曆正月,在台各同鄕會,紛紛擧行新春團拜。參加同鄕團拜,最令人欣喜的事,莫過於聆聽鄕音。遊子離愁,佳節思親,平時不容易與家鄕人見面,一旦參加同鄕團拜,濟濟一堂,滿口俱是鄕音,兒時生活,不覺一一呈現眼前,這一份喜悅之情,誠非筆墨所可形容。余十七歲中學畢業,卽離鄕外出求學,繼入郵局服務,五十年東奔西走,囘鄕機會甚少。所接觸者多爲外鄕人士,因之口音逐漸嬗變,鄕音去了大半。就因爲還存有一點尾音,使得人家聽我說話,還可以猜到我是蘇北人。我的兒女輩多在外鄕出生,...

  • 文章憶故鄉特殊風裕一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挂红子 怀念家乡

    由於小孫子誕生,使筆者想起故鄕—臨沂縣—特殊風俗。爲何說是特殊風俗呢?因爲中華民國三十五行省,筆者到過十七省,除故鄕外,其他各省尙未見過和故鄕同樣或類似的情形。因而加上「特殊」二字,藉以引起讀者的興趣。故鄕不論任何人家,嬰兒誕生後都在大門上懸掛一條寬約三十公分、長約五十公分的紅布,生男孩除掛布外,並附加弓一張,箭三支,名稱:「掛紅子」,生女孩,只掛紅布不帶弓箭;令人一看就知生男或生女。所掛「紅子」要等新生嬰兒滿月爲止。因所掛「紅子」會隨風飄動,故在紅布下...

  • 文章獵麂在浙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家乡美味 打猎 家乡概况

    這次返鄕探親,收穫頗多,除老母淸健,親友平安外,還得嚐昔日所喜菜餚,於心殊慰。最不可忘者,尤以老角麂肉炒雪裡烘一味,四十多年念念不忘的佳餚,再能一快朶頤,自是難得。角麂狀鹿,約家犬大小,雖然其肉騷氣甚重,但食者多嗜痂有痺,越騷越鮮,品酒細嚼,其味無窮,自不足爲外人道也。話說浙東地方,山多於田,峯巒入雲,森林茂密,野獸甚多,間亦有老虎出現。自入冬後,氣溫降低,大雪紛飛,漫山遍野成一片銀色世界,其時農樵休閒,無所事事,乃有獵麂之旅。獵伴全副武裝,荷鎗實彈,叱...

  • 文章憶吾故鄉「獲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获嘉 家乡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特产

    吾乃豫人也;民國八年,生於獲嘉縣中和鎮小官庄村。現雖年臻耄耋,然對兒時故鄉之情景,猶歷歷在目。縣名為漢武帝所定,歷史悠久;當時南越宰相呂嘉造反,武帝巡幸至本縣時聞勝獲嘉,因而命名。縣西鄰修武,北為輝縣,東為新鄉,南接黃河,昔稱古殷州。境內方圓百里,一派平原,未有山川;因而,春季之麥浪,一望無垠,誠為不可多得之美景。村西十餘里,有香山寺及石佛廟,幼時屢隨祖母前往燒香,知之甚詳,據傳說,香山寺是三皇姑出家之地,皇姑是妙莊王之女,父病曾割肉療疾,因而成神。另有...

  • 文章古豳陝西栒邑縣簡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景凡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旬邑县 家乡概况 豳国

    栒邑位於咸陽市北部,和甘肅省正寧毗連,北依雕靈關和黃陵相望,東傍金鎖關和銅川,耀縣接壤,南合石門關和淳化同脈,汃水自東北而西南橫貫其中,古來是王者封土,兵家相爭重地,這裡構壑縱橫,山川壯麗,尤在秋季,攀登在高山峻嶺之上,慢步於汃水之濱或層林之中,彷彿置身於金色的大自然美景之中。古老的栒邑縣城,依山築成,泰塔凌空,汃水環繞,翠屛倒影,登高鳥瞰,但見東澗、西溪、汃河三水合襟於城南,迴環優美,婉若水中之舟,素有『舟翠』之美稱,當年明朝夫子文在中曾形象地描繪,『...

  • 文章九月寒衣末剪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吊皮衣 家乡习俗

    抗戰前的大陸,每年進入九月,不論是窮家或富戶,多多少少總要添製幾件冬裝,爲什麼偏偏選在九月添製冬裝呢?這是有意義的:十月,向來講究爲鬼「送寒衣」,試看當年每到了十月初一這一天,大家小戶多在燒「銀筒」、燒「包袱」,這「銀筒」與「包袱」可都是紙糊的。銀筒裏盛的是金銀大箔疊成的元寶,包袱裏則盛的是一些紙剪的衣服,這風氣,倒是南方盛於北方。到北方,雖也多在九月裏添製冬裝,但一般多只是拆拆洗洗,皮衣服則是換換面子而巳。北方的天氣比南方涼得多,因之皮衣之盛行則遠過於...

共493条记录 1/5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