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称由来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化古城紹興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绍兴 简介 名称由来 特产

    紹興是我國的文化古城。相傳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這是會稽名稱的由來。春秋戰國時,紹興是越國都城。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敎訓而終於沼吳雪耻的故事,更是令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秦始皇統一六國,更名大越曰小陰,置會稽郡。隋大業六年,始稱越州。南宋建炎四年,又改越州爲紹興,設紹興府。至民國元年廢府爲縣。紹興的名勝古跡星羅祺佈,會稽山麓的大禹陵,相傳是夏禹的葬地。蘭亭,是晋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修禊賦詩處。沈園是南宋愛國詩...

  • 文章高陽的十八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張運兆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高阳镇(昭君镇) 十八扯 名称由来

    故鄕—興山,流行一種歌謠,名曰「十八扯」,這種歌謠,大多是歌手們,現編現唱,所以唱起來,非常活潑生動,當然,也有事先編好的,經常在農人種莊稼、喪家、打喪鼓、元宵花燈、打花鼓的場合中,見到和聽到,由於歌詞通俗,又含有教孝的意義,所以,使人聽起來,富有一種特別的鄕土趣味。所謂「十八扯」,就是,上下句,不相連,前後語,不達調,換句話說,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東扯葫蘆西扯瓢,天上、地下、東南、西北,硬拼起來的拼盤,但是,並非沒有限制,那就是上下必須壓韻。筆者的家父...

  • 文章羅州城與羅田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4期  作者:祝和忠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蕲春县罗州城 历史变迁 名称由来

    本文作者祝和忠,任職於蘄春縣委臺灣工作辦公室。

  • 文章漢川繫馬口滄桑(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王老黑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系马口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乡土民风

    系馬口這座漢江邊的歷史商業中心,自古就繁榮昌盛,百業興隆,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威望與地位,至於它的發達程度深遠,前輩人曾賦於了這塊襄南寶地很多神奇人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不是集,也不爲鎭,只有稀少的三家人住在這個像弓箭背的嶺子上。這三家人不同姓,是先後逃荒到這裡的。在這個孤山野嶺上,他們砍蘆割草編織了幾座菱角棚子來安身。一家以打漁,一家以挖藕,一家以種雜糧互相維持生命。古云夢澤朦朧晚期,住在這裡的人還叫不出他們所住的地方名字,由於地物的引證,只因爲...

  • 文章黃花菜(萱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立基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黄花菜 银江镇特产 民间传说 名称由来

    大埔縣銀江鎮的黃花菜以其營養豐富,久煮不酸,口感爽脆,綠色環保等特點深得人們喜愛。關於「黃花菜」的叫法,當地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早年銀江龍頸凹有一對情人,男人叫秋生,女的叫金巧。兩人定於八月十五辦喜事。秋生的父親給兒媳婦備禮時,發現缺少簪子,於是他出門去買,剛一出門,電閃雷鳴,霎時間空中飄落一個金簪子,老漢喜出望外。八月十五那天,金巧打扮得如花似玉,不幸被路過的劉財主看上,硬是派人搶走了金巧。金巧始終怒罵劉財主,誓死不從,最後被劉財主活活打死。傳說金...

  • 文章鄕里掌故 板浦「迎壁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板浦迎壁巷 名称由来 历史典故 民间传说

    板浦西南隅有一條巷叫「迎壁巷」,但巷中並無迎壁。然何以名曰「迎壁巷」?蓋此處有一鮮爲人知的歷史掌故也。前淸,有一自安徽遷此之方姓人家,落戶於今迎壁巷。後來方家出一京官,於是將宅院擴建,並於宅前建一大型迎壁,迎壁與大門間,用四方石塊鋪寬闊的甬道,史稱「方大迎壁」。後來,方家衰落,宅院、迎壁均已不存,但迄今仍沿用舊名,使得該巷成爲沒有「迎壁」的「迎壁巷」。

  • 文章鄉土史話 徽州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徽州码 记账规矩 历史传播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

    我在一九四九年秋上了小學,學期內認識了阿拉伯和中文數字。寒假中,常到鄰居染坊去玩,發現染坊的帳簿上不使用我認識的兩種方法記數,寫著怪怪的筆劃。悄悄的拿過來仔細辨認,看了半天也不知子丑寅卯。因年幼膽小不敢詢問大人,只好在心裡暗暗地繫上個不解的「結」。鄉村集鎮有十天逢四集的規矩,父親在逢集日是糧行的記帳先生。讀小學三年級時,有個星期日的上午到他那裡去玩,站在父親身後看他用毛筆記帳。報上來的斛、升、合數量,在他筆下寫的和染坊記帳的數字寫法完全一樣,我又是不認識...

  • 文章黃帝軒轅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2期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黄帝 轩辕氏 名称由来 建国始祖 四妃

    黃帝,本姓公孫,名軒轅,史稱黃帝爲軒轅皇帝,係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有熊爲今河南之新鄭市),母曰附寶,生帝於壽丘(今山東省曲阜縣東北六里),因長於姬水,故以姬爲姓,居於軒轅之丘,故曰軒轅氏,國於有熊,又曰有熊氏,取其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有土德之瑞,寓長存之意,故號稱爲黃帝,這是黃帝得名之由來。黃帝建都於河北省之涿鹿縣東北宣化縣東南之雞鳴山(即古之涿鹿),其疆域東至大海,西達崆峒(甘肅平以西),南至長江,北鄰葷粥,史稱中原爲黃河流域之地,南及長江而止...

  • 文章新江陵縣 古亦有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1期  作者:李玉邦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江陵县名称由来 地形地貌 历史继承

    會訊按:本文原題《「江陵」地名漫談》,載十月廿三日荆州日報,內容似係針對會訊第八期1《賀新成立江陵縣》文中指新江陵縣「有江無陵」之句予以辯証。謹將其歷史敘述部分刪節數百字,易題轉載,供鄕親參考。江陵,因「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陵簞—現代語所說的丘陵和土山,究竟指哪些範圍?是指原江陵境內長江以北大部分範圍?還是僅指荆州古城西北紀南、川店、馬山一帶嶺沖相間的丘陵地帶?筆者認爲,此處所說陵阜應爲前者。由於江漢平原地貌,幾千年來變化很大,...

  • 文章我的老家——趙家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6期  作者:趙志良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老家 赵家塘 历史人物 名称由来 同乡会

    去探视,原树木已无形,保持古墓原样。故中共将之列为古迹。虽历史背景不同,但武阳合志,则载有「不花墩」之名,有待识者辨证。东西盖赵家塘名称由来缘武进横林分东横林与西横林两地,京沪铁路所经横林站,即东横林,梦烟所生两子,已到兄弟分家的时候,我们的习俗是哥东弟西,或哥南弟北,因弟弟不愿去西横林,梦烟公变动办法,将东横林赵家塘改为西盖赵家塘,西横林的赵家塘改称东戴赵家塘,以符合哥东弟西之分家原则,那时大概哥哥好说话,免得梦烟公伤脑筋。西盖国小与裕法和尚西盖赵家塘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