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文化共返回5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陕籍學生籌募獎學金緣起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奖学金 筹募 历史文化

    吾陜爲周秦舊壤。周秦文化爲吾華文化輝煌燦爛之時代。亦焉吾華文化傳統之主流。其繁衍發展雄視百代,有助於我國族之興盛與綿延茁壯,日進無疆者,至深且大。其時聖學光昌,六藝該備,而百家爭鳴,各欲以其道易天下。天下之學莫不薈萃於此矣。聖如文王周公。文如馬班父兄。武如王翦曰起之勇,衞國汾湯之忠。節加蘇武之烈。使如張騫之智。皆大有造于天下。勳業彪炳。世所罕覯。靑史流光,千古稱美。至宋理學昌,而濂閩關洛之學興。四者雖皆講心性命理,而關學大師張橫渠先生實承周秦之正學,接孔...

  • 文章羊年談羊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黄今音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历史文化 生肖

    羊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八位,與十二地支配屬「未」,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未時」—午後一點至三點,又稱「羊時」。易卦以「兌爲羊」。在五行中,羊屬火,故爲火畜。羊屬脊椎動物,哺乳類反芻偶蹄類,有「山羊」「綿羊」「羚羊」之別,而通常所稱的羊,大概專指山羊而言。「山羊」形似綿羊,體較狹,四肢強健,頭長頸短,額有角一對,角與綿羊異,牡羊特大,角基略呈三角形,角尖常向後,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耳大。上顎無門牙及犬牙。毛的形狀有種種,但大抵不及線羊毛之柔而長。其色或白或...

  • 文章楊纘緒故居通議大夫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杨缵绪 通议大夫第 古建筑 历史文化

    通議大夫第,俗稱通議第,座落在韓江上游梅潭河畔百侯鎮侯南村。前面是平疇一望青青色的三百丘農田;遠眺,巍巍的西岩山依稀可見。通議第是清乾隆年間名聞遐邇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陝西按察使楊纘緒的故居,是一幢九廳十八井的府第式大院,磚土木結構,中間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橫另兩列副橫屋,大門外有開闊的門坪。當日,楊纘緒十分仰慕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才學氣節,故其號名叫式光,將司馬光奉為終生楷模。在通議第眾多楹聯中亦能感受到他對司馬光的敬仰,感受到深深的傳統文化氛圍...

  • 文章鄉誼簡訊 出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中华徐氏历史文化荟萃》 徐高义 出版物

    ▲沭阳徐子高义,于大陆公职退休后,定居扬州,曾编修〈常山徙沭之徐氏族谱〉,并追溯至河南省扶沟县柳家村之源流;近年结合国内专家学者及徐氏亲族贤达,组织「中华徐氏历史文化荟萃编辑委员会」,征集徐氏始祖若木公以下支派之源流,以及迁徙分布状况、文化发展,历经多年之周咨博访,沐雨栉风,纂成〈中华徐氏历史文化荟萃〉一书。该书约百万言,其中包括支派源流、蕃衍迁徙概况、行谊传记、庙碑墓志、诗词楹联等四十篇之巨著,由于徐氏高义任主编,现已在扬州出版,诚为海内外徐氏宗亲

  • 文章從語言文字的功用說到推行國語運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車潤豐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语运动 文字 历史文化 方言

    一 从文字和历史文化说起文字是文化之根,中国文字便是中国文化之根,所谓历史,当指有文字记载史事,以供后人硏究阅读而言。我中华民族,在亚洲开此洪荒,布此山川,列祖列宗惨澹经营,造成锦绣世界。由于江山浩浩,版图荡荡,人口众多,地隔南北,西北高原与东南湖海之人相遇,谈话甚为尴尬,然而只要用笔写出,大家相视之下,便发出会心微笑,彼此感情立可沟通,即成一家人矣。所以数千年来民族团结,国家巩固,偶为外族侵入,不久彼则自愿归化于吾文化之下。我们有此优美文化,实赖我国

  • 文章寒梅種心田凌厲冰霜節愈堅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梅花 精神文化 历史文化

    梅花凌寒耐雪,冠冕群芳,堅貞剛潔,尤足矜式,其三蕾連枝,自可取喩三民主義,花開五瓣,並以象徵五族共和,選爲國花,允稱適當。「聯合副刋」刋有阮文達之「梅花—凌厲冰霜節愈堅」一文,冩來絕佳,玆予轉載於次:「一曲「梅花」,在海內外的各種不同集會中常會使與會的炎黃子孫情緖高張;「梅花」之被定爲國花,雖在五十三年始經行政院核定,但梅花被視爲國花,則由來已久。胡伯玉將軍所著「出使越南記」一書,談到移殖南越近三百年的「明鄕人」,迄越南淪共前仍有「明鄕嘉盛會舘」的組織。...

  • 文章隴台文化(聯誼)賦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4、85期  作者:戍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赞颂诗歌 甘肃历史文化 台湾历史文化 两岸文化交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归大海,汹涌澎湃。河海同源,源远流长。先秦大地,陇山之西。伏羲八卦喻万物,女娲造人启文明。王符政论思想家,张芝草书启书圣。书论针灸皇甫谧,索靖[1]敦煌列五龙。宋繇兴儒德治国,阳铿五言善写景。李益大历十才子,梁肃古文开先声。梦阳诗倡盛唐,仁裕文辞著作丰。明时秦州明赞宗,亲民善书誉乾坤。刘尔忻,王了望,现代还有魏范张[2]。伏羲文化,黄河文化,炎黄子孙,华夏文明。敦煌古城莫高窟,雅丹地貌鸣沙山。麦积东方雕塑馆,万里长城

  • 文章廣西投資的五大優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保祿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广西投资 区位政策 自然资源 产业特点 历史文化

    文·取自廣西官方網站 保祿 提供地理區位優勢廣西位於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西南端,南瀕北部灣,東鄰廣東、海南和港澳,西靠雲南、貴州,北接湖南,西南與越南交界,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具有沿海開放、沿江開放、沿邊開放等優勢。是整個西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區。廣西地處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地帶,連接中國國內和東盟兩個市場,具有雙向溝通中國與東盟的區位優勢。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目前已建成的海陸大通道,形成了與東盟國...

  • 文章防城港市情況簡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防城港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防城港 历史文化 区位港口条件 发展成就 发展前景

    之乡“、”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玉桂八角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氧都“等称号。防城港市的主要特点有:历史文化悠久。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防城港始建于一九六八年三月,一九八五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一九九三年五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建市仅二十年的时间。但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防城港的先民就已在此生息、繁衍。现拥有唐朝潭蓬海上古运河、白龙古炮台、大清国钦州界碑以及刘永福

  • 文章寫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韓濤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写作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新写实主义

    的心态和步伐。回顾五千多年来历史文化的优秀传承,先圣先贤非仅为子孙们奠定了本位文化潜坚厚的立足点,还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学术宝藏。今天从事写作的人,理该承担起对固有文化整理发扬的庄严使命,并以之敎育我们的后人。如果不此之图,对于光怪陆离的时代文化幻象,趋之若骛而顾盼张惶,眞不知伊于胡底了。时潮流乱,徬徨失据的人心,每于艺文之中表现了弃旧的自卑与求新的杌陧;扭曲了的理想主义,于强化了新写实主义病态中肆意扩展,丝毫不顾道德的情面,无视于历史文化予我们的厚待,闹鄕土

共55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