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发展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早期繙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4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中国早期翻译 历史发展 翻译标准

    中國之繙譯始於唐代,玄奘從天竺帶返中土之西經,由梵文譯成中文之佛經,是最早繙譯,玄奘譯經先後十九年,共譯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共計一千三百多萬言,最著名爲「大般若經」。自此之後,直到明末,外國人來華傳敎,中西才作文化接觸,近世繙譯由清末民初迄今,可分爲三階段:一、口譯;二、重譯;三、直譯。林琴南的域外小說就是口譯,林氏不懂外語,由别人讀過原文,向他講述而記錄。此種繙譯,純粹意譯,用文言文寫出。托爾斯泰之「安娜.卡列妮娜」,稱爲「安娜恨史」,小仲馬的「...

  • 文章湖北教育的回顧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王文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教育 文教事业 历史发展

    一、前言鄂省優秀靑年多人,由於熱愛和懷念故鄕,特集資組織「湖北文獻」社,決定出刋「湖北文獻」季刋,以報導吾鄂之自然與人文槪況,政治文教之興革,風俗習尙之變遷等史實,以加深對故鄕之認識,進而作爲將來收復大陸後,重建家鄕之參考。特聘吾鄂耆宿萬武樵先生爲發行人兼社長,徵文於作者,囑報導吾鄂文化教育過去發展之過程。由於逃避匪禍,凡可資參考資料,均蕩然無存,爰就記憶所及,作一槪略之報導。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同鄕先進諸公,有所匡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條件當然很...

  • 文章我國第二座古老的寺廟五臺山顯通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显通寺 佛教 五台山 历史发展

    佛敎是在漢朝傳入我國的,先在民間流佈,後漢永平八年,明帝才派遣了郞中蔡悟正式西行求佛,兩年之後,在大月氏邀請了竺法蘭和迦葉摩騰,帶着佛經佛像來到我國。這兩位外國法師在洛陽建立白馬寺之後,仰慕我省山西五臺山的大名,特意北上去觀光。竺法蘭和葉摩騰二位大師一進入五臺山,就覺得山中情景非常眼熟,似曾見過。仔細觀察,愈覺得五臺山的形勢,極像釋迦牟尼修行之地的靈鷲山,二人大驚,認爲像這樣天造地設的環境,實在難得,乃奏請漢明帝,於永平十一年(西元六八年)在五臺山上建立...

  • 文章翻譯甘苦知多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4、75期  作者:關安邦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翻译 职业要领 从业经历 历史发展

    人類自從有了文字與語言之後可能就有翻譯。我國自唐代玄裝和尚從印度取經回來在洛陽白馬寺譯經開始可能就是翻譯的濫觴。在台灣最早的翻譯可能就是吳鳳。當年大陸人來台灣與原住民溝通全靠吳鳳。當年稱之謂通事。我國自明清海上交通發達以來,大批的歐美傳教士與商人來華,促進了翻譯的熱潮。歐美的各種文字的書籍諸如聖經,泰西各種軼事大量湧進中國,並譯為中文。反之,中國的書籍如五經四書,老子道德經,孫子兵法,易經等譯為美文或其他文字。外來的傳教士甚至將中國的方塊字音譯為羅馬拼音...

  • 文章明建:復古(禮)書院索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复礼书院 历史发展 明朝创办 毁禁兴替 名称变更

    蓮花 賀志堅今年五月收到一份「請柬和通知」,是家鄕—復禮書院寄來的。通知的大槪意思是:復禮書院:是現在復禮中學的前身。它是明朝禮部主事劉元鄕,在明朝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倡議建造的學校,算起來已經有四百二十五周年了。它跨越了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夠得上是歷史悠久。所以,請柬上說:今年十月廿五日,該校要擴大舉行校慶大會,因爲是四百廿五年來第一次,所以已經通知國內及國外的學友,都回來參加。這的確是値得大書特書,値得熱烈慶賀一番。不知復禮中學校慶籌備會,是站在蓮...

  • 文章廣西省的學步民主(一九〇七——一九三七)(上)——我國近代民主政治的個案硏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朱浤源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民主政治 案例研究 历史发展 议员名单

    与民初的两年两小节。㈠淸末广西的咨议局淸末光緖三十三年,淸廷明谕各省,择地试办地方自治,以为实行宪政基础。桂省以地处边瘠,开通较各省为后,拟先设一自治局,在临桂试办。当年十月四日奉准,以刘士骥为总办[2]。光緖三十四年初,临桂士绅组织临时议事会,以联结公共团体,谋地方公益为宗旨。由各里选出议员一二〇人,临时议长即以劝学所总董充之[3]。自治局于焉开办。省方面,咨议局的成立也呼之欲出。由此拨派候补道一员,会同三司为总办,会办。所有各课的课员,遴选谙练时务

  • 文章廣西人在臺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广西人 历史发展 定居台湾

    廣西人最早到臺灣始於何時?歷史上記載查得出姓名的,有乾隆、嘉慶兩朝三任臺灣知府的柳州楊廷理道臺。在光緖年間,有來臺出任布政使和署巡撫的唐景崧。唐氏對臺灣的感情和那份繼往開來的壯志,從他留在紀念鄭成功的臺南延平郡王祠的一副對聯,即可看出。對聯說:「秀才封王,拄撐半壁舊山河,爲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驅逐夷寇,開拓美好新世界,願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中日甲午之戰,淸廷戰敗,被逼割讓臺灣,唐景崧受臺灣民眾擁戴,領軍與來佔日軍對抗,奮戰至力竭方休。他有一位得意門...

  • 文章江西故鄉認知淺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胡思聰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江西全貌 历史发展 发展现况

    %、高山地形占36%;因此,面临的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灾害防制、都会区人口集中、废污处理、环境卫生、…等等的问题也类似;此外,由于地理区位相近,台湾有的台风、豪雨、水患、土石流、苦旱等灾情,江西也经常会发生。江西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8℃,赣北约16℃、赣南约20℃;境内平均降雨量为1,340mm至1,940mm之间,季节性的差异极大;全年的水资源量约为1,416亿立方公尺,迳流入全省五大河系(赣江、信江、鄱江、抚河、修水)总长18,400公里的2,400条河川,最终

  • 文章平南設治沿革暨大事紀畧(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平南中学 历史发展 设治沿革 概况表

    七、民國時期民國元年(一九一二)一月,廣西都督陸榮廷派其幫統宣宗輝率兵一營進駐平南縣城後,下令撤銷軍政府,改派宣宗輝兼任縣知事,原平南起義軍司令兼軍政府攝政盧殿林、潯州起義軍副總指揮袁印榮、副參謀長駱喬翔均改任團總,張春如往投陸榮廷部將莫榮新,江壽橋仍堅持澈底革命,被陸榮廷爪牙蒼梧縣知事黃紿侃捕殺於梧州鎖龍橋。宣宗輝控制局勢後,即進行點甲,把各里民團集中縣城,藉淸匪之名,槍殺了許多參加革命的綠林好漢。羅佩珩解散義軍後,被委爲懷集縣縣長,到任不久,亦被陸榮...

  • 文章歷史悠久的太原琉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王劍霓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琉璃始于山西 太原琉璃 唐三彩 历史发展

    陳萬里《談山西琉璃》說:琉璃始於山西。郝樹侯《太原史話》載:琉璃首創於山西。高壽田《山西琉璃》考:山西琉璃,最早顯於太原,槪見太原琉璃之盛。略談太原琉璃。最早的琉璃,是帶釉陶器,我國東周時期,就已出現。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代的釉陶,在汾河中、下游地區較多,遺物以壺、鼎、杯、盤等家用器皿及灶屋、倉模型等冥器爲多,紅泥質胎,瓜皮綠或褐綠釉。至北魏,釉陶始於建築物上,北魏統治者在其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宮殿之殿台和鴟尾,悉以琉璃爲主。一九三二年修築同蒲鐵路時...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