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文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供香的意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供香 拜神祭祖 佛教文化

    浮梁 馬雲斌我們拜神祭祖之時,爲什麼要供香?供香有什麼作用?許多人供了一輩子的香,或許都還不清楚供香的意義,在中國燃香供佛已流傳數千年,爲什麼要供香自然就有它的一定道理。東玄老師此次特別將供香的意義作一簡單的加以說明,提供大家參閱,加強認識。供養諸佛菩薩最主要的目的,香可以說是將衆生的祈願傳達給諸佛菩薩的信使,所以在佛道經典中,開始時就有一段『香讚』,代表衆生燃香傳達心念及祈請供養的目的。『淨化』也是香在使用上的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意義,在佛像安座、佛像開...

  • 文章悟明大師傳授靜坐習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悟明法师 佛教文化 修禅 静坐

    編者按:楊再興將軍爲我國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在宋紹興十年七月與金兵大戰於河南省臨潁縣城南三十里之小商橋,壯烈殉國,陵墓及墓碑現仍存於小商河北岸,佔地四十餘畝,墓西北五〇〇米有楊再興將軍祠堂;墓西南三〇〇米處,有隨代所建石雕拱橋一座,亦爲罕存古蹟之一。墓園今已年久失修河南當局爲紀念民族英雄,弘揚民族文化,乃受海內外熱心人士之倡導,發起修建楊再興將軍陵園,藉垂久遠以慰忠魂,本社頃接「河南省臨潁縣楊再興陵園修建委員會」函及「重修楊再興陵園致海內外同胞信」一件,爲紀...

  • 文章做法事的僧尼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佛教文化 儒家道义 和尚 尼姑 斋姑

    吾鄉禮俗崇奉儒家道義,對於宗教之信仰,幾全為佛教。各處廟宇以佛寺為多,庵堂少數,道觀更少。往昔民間做法事超度亡魂者,都為佛教系之和尚、尼姑、齋姑(齋姊、齋嬤)。時移事異,祇是閒話當年。和尚:和尚為出家受戒,終年居住寺廟,齋戒修持之男士,若經受聘為往生者做法事,則視所定日期及需要,由主持派三數位,攜帶應用器物,如佛像、經書、袈裟、禪杖及其他法具等前往演出,配樂之鑼鼓,則由主事家準備。最少為一天一晚,平常多為三天三晚。由其按規則日夜循序,一齣一套,念誦至凌晨...

  • 文章居凡思聖修覺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居士林佛殿 开光大典 捐资建设 佛教文化 典礼概况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八日,冬陽燦爛,惠風和暢,僑鄕大埔縣舉行佛教居士林佛殿落成曁諸佛聖像開光大典。被邀請前來參加慶典的有梅州市宗教局局長沈榮添、副局長廖明、大埔縣府官員劉樹光、劉瑞開、林彩朋等及旅新加坡僑賢、縣佛協榮譽會長吳昌倫、居士鄒進良,還有潮州佛協會會長楊銳深,開元寺弘徹方丈,梅州市佛協會會長明慧法師、汕頭靈山寺光輝法師,大埔萬福寺惟添法師、福山寺惟燈法師,江西省盧山黃龍寺維悟法師及善男信女、群衆等上千人。大埔佛教居士林座落於縣城五虎山中峰山腰裡,座東...

  • 文章中國古代金銀工藝瑰寶——臨猗北宋舍利銀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喬正安 韓振遠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舍利银棺 北宋文物 錾花工艺 佛教文化

    的考察中,还可以看岀北宋时期瘗埋佛骨舍利的方式,已符合中国传统习俗,也就是说在佛教东渐的过程中,佛骨的瘗埋明显地带上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仁寿寺塔宫岀土的石函、银棺,双塔寺西塔地宫岀土的北宋熙宁二年(一〇六九年)石函、银棺,均装饰和雕刻着诸天神降十二天乐。观其全貌,棺内供奉著诸佛骨舍利,四大力士托棺缓行,天女散花,哀乐悲鸣,十大弟子哭泣迎送,恰似一幅民间岀葬图。所不同的是,民间入土起坟丘,瘗埋舍利则建塔奉养。在临猗岀土的这两具北宋银棺,不仅为硏究北宋时期佛教文化

  • 文章清徐走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王進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清徐古城 自然文化 儒家文化 佛教文化 吏治文化

    秀丽的自然文化;深山蕴奇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和刚正清廉的吏治文化。清徐西部诸山,风景各异。仁山奇幽,朝夕生雾,变化万端;中隐山,四周高峰,其山中隐,碧涧萦绕,水中纹石可数,古有中隐寺;凤山中峰高峙,双抱如翼;狐突山,有晋大夫狐突庙,为县之镇山也,古时产青铁,宋因以置监,又名马鞍山,其旁有童子庙,隋《图经》云:「北齐天保七年,有童子数人放牧,见山上巨石,遂发心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合平泉,曲流十里入汾河。「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

  • 文章祥光普照福山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福山寺佛像 落成典礼 建筑捐建 佛教文化 家乡建设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三日,春意盎然,東風陣陣。大埔縣城福山寺祖師殿佛像開光旣落成剪彩慶典活動今天隆重舉行。前來參加慶典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旅新加坡僑賢、新泓正貿易公司董事主席林松源伉儷、董事經理吳昌倫及其女公子、董事兼總經理鄒進良伉儷,廣東省宗教事務局許武健處長,省佛協副會長佛源大和尙、辦公室古伯煥主任、余明興副秘書長、梅州市宗教事務局沈榮添局長、辦公室張永豪主任、梅州市佛協會長明慧法師、印志副會長、大埔縣佛協會長惟添法師、副會長福山寺住持惟燈法師,大埔縣府林...

  • 文章大埔寺廟風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張廣哲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寺庙文化 佛教文化 摩崖石刻 历史发展

    粵東古縣大埔,原係嶺南瑤,黎,輋等古百越族聚居之地。據大埔西河黃堂張氏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重修的《族譜》載:「五世祖,月興公,將仕郎,官土猺巡檢。」(昔時,少數民族遭岐視,瑤蔑爲猺)以一世祖念五世三郎公於元仁宗三年(一三一四年)開基西河計,月興公爲明初洪武年間(一三六八至一四〇一二年),任縣屬將仕郎管轄土著瑤民的武官。析:明初大埔仍有不少瑤民。又史載,大埔曾於東晉晉安帝義熙五年(四〇九年)置義招縣,設流民營以安置中原流民,乃最早由此而南入遷大埔的漢...

  • 文章第四屆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隆重開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7-02-10
    关键字: 普陀山 南海观音文化节 佛教文化 浙江舟山

    十一月十九日上午九時,「海天佛國」普陀山南海觀音大佛廣場上梵音繚繞,紅燭高燒,僧尼雲集,遊人如織。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章猛進宣佈第四屆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開幕。本屆觀音文化節從十一月十九日到十一月二十七日,以「自在人生、慈悲情懷」為主題,體現修身自勵,注重自我完善,實踐身心和合,弘揚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精神」,進一步突現觀音文化博大精深的國際性、藝術性、大眾性的特點。文化節期間,普陀山將舉行佛祖真身舍...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