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龙潭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龙潭之战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涂思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诗作 北伐战争 龙潭之战

    吴头楚尾隐笳声,江北江南拥古城,四面楚歌难入梦,东山犹忆旧旗嬴。贼兵十万覆长江,祸国殃民终自亡,寄语老孙休坐待,江南草已为君黄。京沪危危震撼中,龙潭一战定江东,追奔逐北下齐鲁,直捣黄龙气势雄。协力同心灭此獠,义旗高擧涌如潮,龙潭血战沧波碧,统一河山在此朝。

  • 文章THE LUNGTAN CAMPAIGNby Huang Kun-shan English version by H.Y.Liang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龙潭之役 北伐战争 战争经过 LUNGTAN CAMPAIGN

    of almost 2,000 casualties and 2,000 pieces of weapons,and had increasingly built up his forces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Yangtze River.Upon hearing reports on the enemy situation General Ho Ying-chin at Nanking promptly dispatched

  • 文章空餘懷慕千行淚——敬悼轉變我命運的大哥孫敦綱先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敬悼大哥 孙振之 孙立人 黄山九龙潭

    不仁,夺我长兄!大哥走矣!让我:空余怀慕千行泪,永存敬爱一片心。(注:黄山九龙潭

  • 文章龍門環山打營陣掠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裘仁來 出版时间:1980-01-06
    关键字: 龙门 环山 龙潭 打营阵 故乡往事

    大多在环山附近,由环山的佃农耕种,故两村间的依存关系,至为密切,素来敫睦亲善,鄕谊深厚。借故挑衅肇事民国十五年(丙寅)仲夏,久晴不雨,旱象环生,在「靠天吃饭」的农村,只好迎神求雨。龙门村有龙门山,山上有「龙潭」,相传其「龙」甚灵,环山父老代表前往「接龙」求雨,将「龙潭」接来之「龙」设坛供奉膜拜,天从人愿,不久果降甘霖,得以解除旱象,仍卜丰收。在欢欣之余,为酬谢「神龙」降雨,大约在六月间全村发动盛大的「送龙」庆祝活动,民间游艺:抬台阁[1]、揹鑪子[2]、踩高跷

  • 文章龙潭战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陳國柱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孙传芳 龙潭战役 战争始末 军队部署

    大擧反扑,发动北伐军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潭战役。孙军此次反扑,倾其全力,敌前强行渡江,企图背水一战,操必胜决心,亦作周密之准备,事先为动员官兵,鼓励士气,曾经制订作战十诀,传达至连部,使每一官兵,熟读牢记,作为作战准则,玆摘录其要点如下:一、南人多食米,每日三餐,所耗时间较多,我应延长作战时间,或乘吃饭时加以猛攻。二、作战时应纵长区分,多置预备队,重叠兵力,前仆后继,作不断之攻击。三、未发现敌人主力之前,不正式作战。四、多编便衣队,利用欺骗,协同作战。五

  • 文章龙潭之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崑山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龙潭战役 北伐战争 战争经过 战役地位

    黄昆写于民国五十四年当淸党之前,我国民政府由穗迁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进驻南昌,当时本党为容共时期,因此,中央为**邓演达、俄共鲍罗廷等所把持操纵,阴谋叛乱,用挑拨离间之手段,以造成宁汉分裂之局面!孙传芳乃乘我主帅蒋总司令离军赴日本之际,以七万之众,大擧偸渡长江,进袭南京。我革命军,对于芜湖至鎭江之防务,分配如下:芜湖由陈调元之第卅七军防守,芜湖至釆石矶由叶开鑫之第四十四军防守,大胜关由贺耀祖之四十军驻防,下关至乌龙山由我第七军布防,龙潭至栖霞山由

  • 文章雲南的林則徐記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張昆華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林则徐 黑龙潭 大观楼 手迹 历史集萃

    文辉先生眞是文涯生辉。由于他二十年来的苦苦追寻,近日才使得林则徐一五六年前在昆明书写黑龙潭、大观楼记游诗的手迹重现彩云之南。正如文辉先生所说:「珍物不敢自秘,愿公诸同好。」于是,《昆明日报》七月廿九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将林则徐手迹影印件公开发表。不过短短几天,却令文史学界和广大读者欣喜激动,或聚首交谈,或电话相吿,认为这无疑是云南文史硏究中的一件幸事。林则徐的一生,辉煌与惨澹交织,悲壮与苍凉交流,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勇敢的民族英雄。然而人们所熟知的大多是

  • 文章金陵回首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馬星野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南京 龙潭战役 南京中央日报 迁移中央日报

    我过去的生命,与南京结不解缘。兹仅记民国十六年秋间及民国三十七年冬间在南京的二段往事,以作个人之反省。是民国十六年九月,军阀张宗昌与孙传芳的部队,已在龙潭附近渡江南犯,神策门(南京的东北门)已为敌砲所轰炸,南京已朝不保夕。被共产匪党所控制的武汉政权,已派唐生智的大军东下长江,以攫取南京为标的。当时我十九岁,是政治大学前身的中央党校的学生,南京各学校均已停课,只有我们的学校,兀立不动,学生都负著枪,在段锡朋、谷正纲几位先生领导下,我们在危城中,准备与万恶

  • 文章戴季陶先生逝世前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1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戴季陶 逝世十周年 悼文 龙潭战役 逝世史实

    和精神状况,并垂询各种情况,充份流露忧国伤时之情,令人感动。这样子在院子里或行或坐,盘桓了近一个多钟头。我曾就他面部伤处,询问那位医生,据说,戴先生身体极度衰弱,夜晚起来,在黑暗中摸索,被器物擦伤。当时我非常难过,劝他前往台湾休养,他不假思索的说:「不必!」跟着追述在民国十六年八月,龙潭之役,京畿震动,他决心不离危城,结果转危为安。说话时,显有病态,但精神振奋,信念坚强,有凛然不可犯之神态。他或许误会我劝他早离危城,其实我是担心他老人家的健康。我辞出后,内心很

  • 文章諸城九仙山的景物續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诸城 九仙山 景色概述 天然花园 龙潭 乡野趣闻

    诸城的五莲山,九仙山,景色靑翠,天然风物。寺宇雄伟,高山峻峰,闻名遐迩;业经由马剑虹(字念庭)李者安两先生撰文,在山东文献一卷三期及四卷三期,先后发表。笔者在抗战期间,因公到该县,适逢日军进犯,经县府派员,送到九仙山下一村(靴石村)避难,在闲暇无聊之余,曾游览九仙山及龙潭沟瀑布和龙潭等处。关于该山壮丽,寺庙、名人、风物、诗词等,马、李两君,已有详尽的介绍,勿须重敍。兹就所到之处,续述如次:天然花园的奇景由靴石村出发,往东南步入九仙山,经过数里之遥(约五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