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诞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嚴復與尚書廟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陳介眉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庙宇 严复 诞生 尚书庙

    林森縣陽崎鄕,位於榕域之南,灣邊角之側,間於雙湖,鳳崗兩鄕之中,背山面水,風景幽美,先哲嚴復(幾道)先生,即誕生於此地。在鄕之南端,特角山之麓,建有巍峨廟宇一座,前面高懸牌匾,上書「祖殿尚書」四個大字,邊書嚴復敬書。殿於宋末建造,歷史悠久,至民國八年初,因年久未修,幾將傾圯,嚴先生適因病回鄕養疴,當即主持籌募興建,於次(民九)年農曆十一月始造完成,殿之周圍有數十畝,用磚石圍牆,殿宇畫棟雕樑,富麗堂皇,進人尙書廟大門,設有活動戲臺乙座,臺前靑石四方臺柱,臺...

  • 文章偉哉長安(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长安 诞生 兴起 历史考究

    于一身,有过之而无不及,别处有的东西他都有,而他所有的东西,别处则无之,这就是(长安)与众不同的地方。长安的诞生:黄帝制九州,列万国,(长安)属于雍,历商周,取徐梁,更幽幷,(长安)仍之,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世局扰攘,征战不息,韩、赵、魏三家分晋、秦、韩、燕、赵、魏、齐、楚七国鼎足,始皇有弟,名成蟜者,号长安君,封地所在,顾(长治久安)之意,乃将封地名为长安,大家觉得很好,都想(长治久安),祚业不坠,所以在以后的朝代中,大家相继沿用,以迄于今,就这样把长安二字

  • 文章元年元旦開國史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唐作棟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中华民国诞生 临时约法 孙中山就职 历史回忆

    民国诞生、制定约法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是我们的开国纪念,値得大书特书。原来民国前一年十月十日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战争如火如荼,淸吏抱头鼠窜,经过两月,十几个行省便告光复。但当时各省都成独立状态,对内对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机关来主持,因此各省军政府便提议擧出代表,集会商议组织中央临时政府。十一月廿四日他们曾于武汉开会,定武昌为国都。自十二月二日南京光复后,四日各省代表便决议临时政府改设于南京,限各省代表于七日内齐集南京开会讨论约会及擧行

  • 文章我曾經歷的運城戰時服務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李文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运城战时服务团 诞生背景 抗日战争 工作内容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展開了抗日戰爭的槍聲,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在國共合作,全面抗戰救亡圖存的旗幟下,舉國上下,猛烈地掀起了抗戰風暴。運城各學校的師生在喚起民衆、救亡圖存的共同目標下,停止上課,走向街頭,宣傳抗日救國。運城戰時服務團就此誕生了。運城戰時服務團,設在古河東書院,現今的大渠鄕政府運城中學裡。沒有團長,不設科室、股,也沒有入團手續,凡自願參加者交納三元伙食費。該團的成員,主要是運城中學、明日中學和青華中學的部份老師和學生...

  • 文章炮火中築成的史迪威公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畢世銑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史迪威公路 抗日战争 公路诞生 筑路情况 公路走向

    史迪威公路,原名中印公路,一九四五年三月改名史迪威公路。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由公路总指挥美国皮可将军主持,在昆明举行了中印公路盛大的通车典礼。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在滇缅抗战中歼灭日军,开辟中印公路的历史功绩。蒋介石先生在广播讲话中,特别提出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腾冲县遂将公路穿近县城的原万寿路(今翡翠西路)更名为史迪威路,以玆纪念。公路的诞生:一九四二年春,日军占领缅甸,截断了中国抗战时期陆上唯一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外援物资断绝,抗战

  • 文章雲南響應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譚家禄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云南留日学生 同盟会 云南边防地位 讲武堂 辛亥革命 民国诞生

    各省代表人数,在上海举行国民会议。正在这个当中, 孙中山先生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归国。九、选举总统 民国诞生自武昌首义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经由法国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到达香港,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偕同廖仲恺等人秉舰赴港欢迎,幷陪同孙先生首途北上,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烟雨濛濛中到达上海,沪军都督府派建威兵轮迎迓,幷受到黄兴、陈其美、汪兆铭、宋教仁、伍廷芳等人恭迎至哈同花园午餐后,由外交总长伍廷芳邀至宅第互商要政,有黄兴元帅、陈其美都督、胡汉民都督、宋教仁等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