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灾害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奉系軍閥統治時期東北農民抗捐抗稅鬥爭的特點及原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邢豔茹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奉系军阀 农民 抗捐抗税 自然灾害 军阀混战

    了坚实的基础,却给广大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二四年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战争前后,必然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因而农民的捐税额度也大幅度上升,农民无力支付,只能反抗。而且军阀混战除大肆搜刮民财,用作军费外,对处于战区的广大农村地区起到严重破坏作用。耕牛、农具受损,农田被毁都是极其普遍的现象。3.自然灾害严重,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人祸必然带来天灾,「因国内政治混乱,内争迭起,对于天灾之预防及补救绝不注意,故水、旱、风灾,亦成为农民最大之苦痛」[24

  • 文章憶民國卅年河南的一次浩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5期  作者:楊却俗 出版时间:1970-05-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南 自然灾害 人物回忆

    在政治民主,治安良好,衣食豐裕,敎育普及,社會經濟欣欣向榮的臺灣,年長的一代,大都知道這是抗戰勝利後政府極力建設的偉大成就,年靑的一代,在政府的愛護和家長的照顧之下,認爲這是應該享有的果實,或者還有不太滿意,甚至於醉生夢死,甘心墮落的。由於對日八年抗戰的勝利,臺灣的同胞才能够脫離日本的統治,恢復了國家主人翁的地位;但是有誰知道,在對日抗戰傷亡了官兵三百二十一萬一千四百十九名(見何應欽著「八年抗戰之經過」)之外,還有多少人間接的死亡於這場戰爭?間接的受到它...

  • 文章河南省水利建設概述(自民國十七年至三十六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河南历史 水利建设 自然灾害 疏浚黄河

    是:春风吹人醉,杭州作汴州。心以为危,一吐为快,爰经勉凑数句,聊以明志并自勉以勉人。惜不懂音韵平仄,定必贻笑大方。①人生原非一场空[1],立德立言又立功[2],我祖我宗复疆土[3],扫除暴政不虚生[4],②十年退休一身轻,何事忧伤心忡忡?绛帐授徒启后进,两京收复指顾中。③中流揖舟[5],大呼过河[6],痛飮黄龙[7],全瓯无缺[8]。[1] 如竹林七贤等人,不能面对现实,不知庄敬自强,救国救民,而惟生活消沉,醉生梦死,均不足取。[2] 人生三不朽,望

  • 文章追思與感懷程公 進善縣長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6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悼念程公 鄢陵县县长 自然灾害 游击战

    有学田40余顷,其中10余顷长期被当地富豪抢占而无人敢问,程进善直言不畏,令其补课租一五〇〇余石。他创建中学,校董会感其恩,呈请省政府命为「鄢陵县进善高级中学」。他还带领群众筑堤造田,扩大耕地面积2万余亩,以改善生活。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军侵占鄢陵,程进善创建抗日除伪行动队,展开游击战。河南大学教授张绍三评价其为:「执政鄢陵仅三年,丰功伟绩到处传。巧借军粮活人命,肃清毒匪地方安。严惩强横人称快,清除弊政绝贪婪。创办学校人才广,抗洪扩地开财源。抗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