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结婚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趙元任先生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8期  作者:丁邦新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赵元任 游学 结婚 成就 生平

    赵元任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一位奇才,是科学家、语言学家,又是音乐家。二、游学与结婚赵先生到达美国之后,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但是对物理也相当注重。例如大三时就修习「机械之设计与制造」、「实验物理之最近进展」、「机械学与热力学」等课程。兴趣并扩及哲学、语言学和音乐。修习「哲学入门」、「现代哲学之发展」、「逻辑与形而上学专题讨论」,奠定后来转读哲学的基础。在语音学的课上学到国际音标,大开眼界。又主动参加函授学校学习法文。音乐方面则选修「作曲学」、「和声

  • 文章故鄕舊俗(八)——婚嫁的繁縟與浪費兼談我國古時婚制及有關其他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绣荷包 结婚日期

    还比它漂亮。」所以,从前不论男家女家,攀了高亲,往往弄穷了人家。绣荷宝从前的闺女,一到十三、四岁,就要开始在家学绣花,所有床帐被褥,门帘窻布,枱围椅披,都有绣花,并且还要绣各种荷包袋、笔袋、扇袋、眼镜袋、鼻烟瓶袋,钱袋等等。这许多袋准备在结婚那天送给亲友、贺客的,尤其小儿们都要到新房去索取笔袋、钱袋。开箱袋,以表代代兴旺,讨取吉利口彩。择吉结婚日期要请星相家参考男女双方全家人的生辰八字愼重选择,以免对某一人有冲克,日期选定以后,备了酒饭,请媒人把吉期

  • 文章扁與乾隆豪奢婚禮古今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陈水扁 陈致中结婚 乾隆嫁女 豪奢婚礼

    总统陈水扁公子陈致中结婚,陈黄二府着实风光了好一阵子,迄今多日,犹为坊间热门话题。据媒体报导,自下聘以至迎娶,其豪华盛况,足以媲美欧洲皇室云云,较诸日本最近某公主下嫁之低调寒酸,日本人诚相形见绌,有点小家子气。偶读中国历史,发现陈水扁对子女婚礼之重视,竟与清朝乾隆皇帝无分轩轾,就此而论,陈水扁倒不曾去「中国化」。兹试就陈水扁娶嫁与乾隆皇嫁女作一比较,以备他日修国史者采风载籍!乾隆皇十五女原为妃嫔所生,依照清皇室制度,原祇能封为和硕公主,但因乾隆宠爱,却

  • 文章甬俗婚禮·繁文縟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结婚仪式 风土习俗 婚俗 社会习俗

    家鄕风俗,重视结婚仪式。这是成家立业的开端,也是社会组织的基层。所以习惯上称男子结婚为「小登科」。最为突出的,是娶亲时新娘乘坐的花轿;和男女双方,宴客酬酢等隆重仪式。新娘的花轿,文词上称为「彩舆」,全部木造框架,镶配彩绘玻片,髹漆朱红镂金,轿顶成五岳朝天之势。据说是宋高宗从临安(杭州)避难到宁波时特予的恩典,比较皇后凤辈格式。原因该从「泥马渡康王」的神话说起:「金兵追小康王至鄞城西郊,询浣衣女子途径,女为隐匿王之踪迹,吿敌兵以相反方向,康王脱险后,特予

  • 文章執教鞭於角尾鄕(二)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作者:王再舜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山边国民学校 任教经历 结婚典礼

    通孔道,把整片墙壁,格分距离,写上「明耻敎战」四个足有学生高大的大字,不但是提高民众抗战精神,也充分表现出学校对日抗战中扮演出一位重要的角色。我混迹在那里任敎,足有四、五年时光,当地没有与我相配的对象,男大当婚,由角尾鄕长为媒,与锦宅望族黄小姐文定,在学校擧行结婚典礼。人是感情动物,此言很有道理。自从改邪归正的土匪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敎育以后,我就时常有机会与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发现他们都是本性善良,没有凶巴巴的脸孔。我结婚那天他们还以学生家长名义,集资请了一台

  • 文章我的父親——金孝元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金增光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金孝元 抗日战争 结婚生子

    所网罗,并在长官孙华书先生的指导下学习成长。父亲退伍后于民国四十九年与母亲结婚,后大姊珍宜,小妹珍丽,小弟增辉与我相继出世,家计相对繁重。为了给我们最好的生活环境,辞退了原有的工作,进入「大唐气体有限公司」,担任经理及厂长等职,从头开始学习,并在近六十岁时,成立「大元气体有限公司」,正式独立创业。在草创之初,父亲自己开车送货,我在课余、假日也帮忙随车送货。而大姊和小妹则帮忙行政之工作,一切精简开销,以求较大利润。其间幸得「联华气体」与「大唐乙炔厂」、「立昌

  • 文章廖可彥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廖可彦 人物生平 从军历程 结婚生子

    廖公可彥先生世居廣西省平樂縣源頭下壩村,民國八年六月十六日生。公世系耕讀傳家,兼營商業,六歲啟蒙,穎悟過人,研讀四書五經,並習賦詩屬對,爲鄰里親友稱奇。十二歲畢業於縣立鄕小,繼入縣初中及省立第三高中求學,成績優異,畢業後獲保送廣西大學。民二十六年,値七七抗日軍興,公乃志願從軍,初任下士班長,參與淞滬戰役,以戰功而蒙不次拔擢,至二十七年,徐州台兒莊會戰時,已晉升少尉排長,嗣後入軍官班及步校射擊班受訓。民二十八年冬,日寇入侵桂南,公以上尉連長之職率領健兒參加...

  • 文章河朔禮俗瑣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河朔地区 风土习俗 结婚 生子 居丧 祭祖

    豫省黄河以北各县,旧称「河朔」,尙书泰誓篇「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可能是豫省北部一带称「河朔」之始。笔者出生于河朔之新鄕,对淸末民初新鄕一带礼俗,耳濡目染,略有所知。有意就记忆所及,写成一文。既而思此等文字,甚难引起读者兴趣,遂迁延未果。李士贤兄认此即是文献,亟促成篇。因参考志书及韩贯一兄之「覃怀杂志」,写成本文。一、结婚结婚前例有订婚,订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家有因贫穷向男家索财物或衣饰者;中产之家便不如此,凭媒说合,媒妁多系当事人亲友。双方同意后

  • 文章蔣宋美齡夫人生平大事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宋美龄 生平大事记 出生 结婚 病逝

    一八九七、三、廿三 出生于上海,原籍海南文昌。一九〇九 随家人移居美国。一九一三 就读麻州卫斯理学院。一九二七、一二、一 与蒋中正在上海结婚。一九三六、一二、廿二 西安事变,亲赴西安与 张学良等人交涉,廿五日偕蒋中正平安返南京。一九三七、十、廿二 赴淞沪战役前线慰劳官兵,遇日机轰炸,车辆翻覆受伤。一九四二、十一、十八 应邀赴美访问,并医治旧伤。一九四三、二、十八 应邀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呼吁美国各界支持我国抗战,并三度访问白宫。一九四三

  • 文章詩云鐘鼓以樂之,易曰乾坤而定矣——賀范德益鄉長令郎范希賢先生楊淑圓小姐永結同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结婚贺词 同乡动态 往事回忆 散文诗联

    因名焉。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我国婚娶的时间,演化到现代,不一定要在二月,也无须非在黄昏,中午亦可行嫁娶。这弹性的选择,非常适合这繁忙的工商社会。结婚乃人生之大事,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故君子重之。而婚礼乃人生之大礼,素为国人所重视。夫妇因婚礼而结合,因之我国先贤圣哲创造了一套繁冗复杂的仪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台湾社会整个发生了重大变化,工商业取代了传统农业,西方文明也几乎淹没了传统文化。社会迈向现代化本来是好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