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岁寒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植物 功能 制品 竹简

    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唐·李建勋:《

  • 文章余仲嘉篆印及其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余仲嘉 篆印 刻竹

    余仲嘉(一九〇八—一九四一)原名衍猷,号默尊者,以字行,吾粤南海人。其兄少驱,与笔者为忘年交,情好绸缪。父名肇湘(楚颿)诗文皆工,仲嘉其次子也。仲嘉生而聋瘖,幸天分极高,其父导之字义、书法,过目弗忘。谭祖安南来治军,闻楚老有哑子以艺鸣,招之细觇其伎,惊其镌印精诣,又善刻(名画家邓芬诵先传其艺,二人合作,蔚为双璧,名重一时)特函介仲嘉师事吴缶庐,骎骎大晋,以竟其艺。浙人金石家褚德彝亦讶其材,特将仲嘉行谊编入其所箸之「续人传」。叶遐庵题其印谱有云:「弹指

  • 文章胸有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5期  作者:陳界明  出版时间:2007-09-20
    关键字: 胸有成竹 成竹在胸 教育 画家

    我国宋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姓文名同,字与可。他擅长写生,喜欢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些花鸟虫鱼,翔鹰飞燕,旭日晚霞之类。他生平尤其爱,在自己的寓所旁,对着窗子栽植许多青,自己耐心地培养这些心爱的东西;从早春到隆冬,从晴天到雨天,从清晨到夜晚,他凭著仔细观察,品评叶和枝在每一个季节、每一种气候的变化和不同的姿态。时间过得久了,他对的各种变化和姿态便十分熟悉,甚至能瞑目成形,把叶和它的枝干细致地默绘出来,而且每幅作品都很动人、而富有生气。有一天,他

  • 文章轩先生小传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0期  作者:吳石仙 出版时间:1964-08-25
    关键字: 顾竹轩 淞沪 慈善 难民

    轩先生,行四,沪上之苏北同鄕,多称之为「四爷」。淞沪多工人,一般劳动阶级,咸拜「四爷」为「先生」,因之「四爷」对于沪上之劳工阶级,影响力甚大。愚于抗日胜利后到沪,始识顾四,认为「拜先生」之类的风气,无非基于「互助」之需要,今后应改为「集体领导」,且须变更帮会之方式,以求进步,而免落伍,顾四颇以为然,曾邀同道计议多次,旋因时局紧张而停顿。今见石仙兄之大作,始知「四爷」已归道山,石仙以其出身市井,在沪能不向敌伪及匪共靠拢,「义者有取焉」,然则顾四者,其亦

  • 文章瑞安萬畝馬蹄筍喜獲豐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鄭少康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马蹄笋 植物 生产

    瑞安市是浙南主要马蹄笋产区之一,近年来,全市栽有马蹄笋母「绿」九千九百八十余亩,除了小部分是今春栽植下未产笋外,其余九千九百八十多亩母已全面开始出笋。今年雨水好,农民对园管理勤,使大部分绿生长好,出笋率高,一般亩产鲜笋可达一千多公斤,比上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三十多。马蹄笋母适应性强,一般在田头地角、房前屋后,河滩堤埂等零星荒地都可以栽种。绿产笋时间长,它在六月初「芒种」后开始萌动,陆续出笋,七月上旬「大暑」至八月下旬「处暑」达到高峰,九月上旬

  • 文章灵源洞山径 两旁皆绿苍松 国师巖神迹传说是来自五代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灵源洞 绿竹 闽江 檀木

    后面是粮食堆积如山的库房。由东厢客堂转折至斋堂,是僧人的膳厅。这里还有百余坪大的厨房名「香积厨」有七八个大灶,锅口径约一公尺半,锅盖是用辘轳拉放的,这是要供应寺内六七百众僧人膳食的。「东际」和「明月」,两座两层新式建筑楼房,都是接待游客的,每座可容两三百人,房间都收拾的非常整洁,素菜饭点极佳,尤其是既香又甜的毛菇和香菰。到灵源洞的山径,两边都是苍翠欲滴的绿苍松,再往上走是「国师巖」,据说是五代国师神晏在此诵经而得名,对角「船厝」游客多在此休憩。「平地喷泉

  • 文章关云长是画先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徐蘭川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关羽 《诗》碑 相关历史

    旅经河南洛阳关林(关羽的首级墓葬处),南阳卧龙岗武候祠,河北涿县的昭烈帝庙等处,都竖有一块关圣帝君所绘的《诗》碑,又称是《风雨》碑。据了解,这种《诗》碑刻己被发现者共有七处,计:一、洛阳关林。二、南阳卧龙岗武候祠。三、涿县(古涿州)大树楼桑的昭烈帝庙。四、上海淞江县。五、一块在西安碑林。六、一块在河北房山县南尙洛的关帝庙内。七、北京的故宫内也有一块。値得介绍的是南阳武候祠的「诗」碑,碑左方画「风雨」,侧刻风解读五言律诗,右上角刻「挂印」图

  • 文章殷商已普遍使用毛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許進雄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毛笔 竹片 字形 书写

    都有以毛笔书写的实例。其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商代的人已普遍用毛笔书写文字。从字形看,笔的初形是聿字。它在甲骨文作一手握着一管有毛的笔形。从来普遍以管作杆,乃于聿字之上加而成笔字。不著墨时,笔毛散开。但一沾墨汁,笔尖就合拢而可书写图画细致的线条。甲骨文的书字就作手握笔管于一瓶墨汁之上。点明散开的笔尖沾了墨汁才可以书写的实况。还有,甲骨文的画字,作手握尖端合拢或散开的笔,画一个交叉的图案形。金文的肃字作一手握着笔,画出较复杂的图案形,以便依图样刺绣之意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川劇選輯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绵竹关 原文 集锦 川剧 剧本

    姜维。其人志高胆大,才略亦甚非凡。但内陷于黄皓之谗,外困于缺粮之苦,屈而难伸,郁不得志。近来贼魏又大擧寇蜀,钟会率领大军,向汉中而来,姜维仓卒一战,败退剑阁,邓艾别领一军,偸度阴平,鼓行而南,直抵江油。但他轻装来此,又无后援,可恨江油守将马邈,拥兵甚众,不战而降,让那邓艾绝处逢生,从容进取。紧报飞来,后主方命吾统兵七万,鎭守绵,以防邓艾。本帅自幼虽曾读过父书,但料敌制胜,尙不十分谙练,事己至此,只得也学先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罢了。吾儿亦知爱国尽忠,身为军锋

  • 文章县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8期  作者:黃尚毅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绵竹 县志 黄尚毅

    前淸光绪十四年,仁和钟君仲鹤官绵,聘杨德彝先生续修县志,距刘君杏江前志吿成之时,已四十年矣。钟以是年冬没于任,杨先生旋赴酉阳州学正任,卒时戊戍六月也,讣闻京师,叔峤先生泣语云:予归必三月足成县志,以补先兄之遗憾。八月先生复遘难。呜呼!以二杨先生之才学识,成一县志,精核雅驯如典礼一篇,其视富顺湘潭何如也!乃卒不得成;杨氏不幸,实绵之不幸也。昔康长公尝述武功县志,卒成之以传于世者,对山也。今叔峤先生之子思永又死矣;回忆涕泣之言,不啻责诸后死者。予尝欲足迹

共75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