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文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鄧福祥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邓福祥 军人 悼念 祭文

    鄧福样,湖北棗陽城關鎭東關人,生於民國十一年一月三日,父健德公樂善好施,母張氏相夫敎子,均爲鄰里稱誦。先生少年正値求學時,適逢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侵華,抗戰保家救國之聲,一時傳遍全國,先生爲響應抗日號召,毅然拋妻棄女,投入三十三集團軍七十七軍三十七師一百一十團服務。三十四年八月抗戰勝各後,隨軍移防山東駐防,在嶧縣、棗庄、台兒庄一帶,直至三十七年冬,由南京經杭州、福建廈門,於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到達台灣高雄,旋往澎湖編入八十七師二五九團。四十一年又改編到五十...

  • 文章梁任公祭蔡松坡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梁啓超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梁启超 蔡锷 人物追思 祭文

    蔡公松坡之喪,歸自日本,止于上海,將反葬乎湖南,友生梁啓超,旣與于旅祭,更率厥弟啓勛,厥子思順,思成等,敬挈淸酒庶羞,奠君之靈而哭之以其私曰,鳴呼!自吾松坡之死,國中有井水飮處皆哭,甯更待吾之費詞,吾松坡宜哭我者,而我今哭松坡焉,將何以塞余悲,君之從我,甫總角耳,一彈指而二十年于茲,長沙講學隅坐之問難,東京久堅町接席之笑語,吾一閉目,而瞹然如見之,爾後合幷之日,雖不數數,然書扎與魂夢,日相濡沬而相因依,客歲秋冬間,滅燭對榻之密劃,與夫分携臨歧之訣語,一句...

  • 文章祭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祭文 妻子 鲍良玉 追思亡夫

    維中華民國七十年七月三十日,妻張鮑良玉率子建基、國基、女素芬幼瓊、素華,謹以菓品庶饈之儀,致祭於亡夫張代表旭東公之靈前而言曰:嗚夫吾夫 世居商城 出身望族 耕讀家聲庠序受敎 卓立冠羣 蒿目鄕里 赤禍頻驚編練團隊 協助國軍 三省會剿 克敵致勝敬恭桑梓 旗開太平 廬山沐訓 益勵堅貞全面抗戰 保衞武漢 迭挫敵鋒 揮戈中原懋功懋賞 勳奬頻頒。勝利復員 受任縣篆 育材興利 政績斐然召開國大 代表膺選 議壇獻替 三十餘年戡亂軍興 徵調頻繁 銜枚疾走 南北馳援新蔡攻守 手令特頒 統帥感召 用殲兇...

  • 文章高彭蘭馨女士生平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彭兰馨 医护 悼念 博爱 祭文

    今天是母親節,高府選定這個節日,來爲這位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美德,對人對事能充分發揮母愛的高彭蘭馨姊妹舉行追思禮拜,更加倍增加了我們對她的欽敬與懷念。高彭姊妹原籍山東曲阜,生於主後一九一九年,即民國八年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時適軍閥割據。嗣又爆發抗日戰爭,其長兄即爲保衛國土而壯烈犧牲於戰場。現在大姐二姐均尙健在。兩岸開放探親後,她曾兩度還鄕,骨肉親情,手足相會,成爲其畢生最大的安慰與喜樂。高彭姊妹於民國三十二年畢業於山東濟南高級助產學校,嗣即服務於濟南省立醫院。...

  • 文章祭義士李靜齋培仁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景耀月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李培仁 晚清烈士 追思祭文

    孙中山先生。本篇祭文为李浩先生提供。

  • 文章挽联·挽额·祭文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0期  作者:甘霖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挽联 挽额 祭文 丧礼文化

    是死者长官对死者生平功绩的奖饰或追念之词,通常只一二幅悬于灵堂正中梁间;故友某,公务员退休转入商界多年,开吊之日,挽额多如万国旗,其中除某显要一幅而外,余皆死者友辈或商界同行,这些人应送挽幛的,偏要横写成额,以为如此便可把大名高悬梁间,与达官显宦为邻,藉以自抬身价。还有最可笑的,一个自称旧属的人,居然也用挽额来打高空,治丧人员同样无知,照挂不误,看来今后挽幛都要升格为挽额了。祭文在现时丧礼中几乎又是一种不可少的东西,阿毛阿狗死了,都要想法子弄两篇来充充场面,读

  • 文章淸明佳節日福州山祭典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祭典 清明 抗日烈士 祭文

    本刋讯)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初八日)为淸明佳节,本市福州山例年由三山善化发起擧行淸明祭典及追悼抗日烈士及阵亡将士与同鄕先灵,并邀请本会与祭。上午十时,本会理监事在内江街八号会址集合,驱车前往,除备花圈两个外并有祭文一篇,十时半开始公祭,历十余分钟始毕。

  • 文章臺灣地方士紳對鄉先賢沈公光文之崇拜與紀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盧嘉興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文 纪念 祭文

    民国三十七年山河复古,始由光文吟社擧办第二次祭典,社员外地方名士亦来参加颇为盛况,将来约定每年中秋擧行典礼。沈公神主系王则修先生肉笔,墨迹淋漓,端楷大方,神前陈列释迦果、黄菊并四果以慰生平嗜好,会员行礼后奉读祭文,沈公传以宣其德」。(笔者按:沈公第一囘祭期谅因事隔过久,记忆有误,应依照当日所摄的相片为依据,系日昭和十二年即民国二十六年一月二日。)那天所读的祭文录列于左:「维太岁〇〇年仲秋月,〇〇朔,越祭日,〇〇主祭,生〇〇〇暨诸生等,谨以黄花茶菓释迦之仪,致祭于沈

  • 文章藍田在台同鄕同學祭馬君維乾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追思乡贤 同行往事 深情祭文

    維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藍田在台同鄉同學恭祭馬君維乾之靈前曰:維乾,猶記否:終南鬱鬱,灞水滄滄,西原偉岸,北嶺橫亙,故鄉景緻宛在眼前。憶五十年前,錦秀山河頓遭日寇之蹂躪,溫暖家園面臨塗炭之噩運;君與吾等,效班超之投筆,法汪踦之赴難;家鄉父老兄弟姐妹,盈巷傾城,揮淚相送。時値初冬凜冽,日沉天昏,車馬得得,灞水嗚咽,風蕭蕭兮易水寒,兄弟無語向西安!維乾,相當年,東關市候機招待站,天天問起飛,何時執戈上前線?人人焦急不言傳。及至騰空降雲南,未見敵蹤受訓練...

  • 文章祭先夫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楊佩青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王源河 祭文 杨佩青 怀念先夫 往事夙文

    維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國農曆三月十四日 二月十九日謹以醇酒鮮花致祭於亡夫星源之靈前日。我生也不辰,自幼常隨母親逃難,及抗戰軍興,敵寇佔據縣城,土共到處竄擾,不得已,乃避難至游擊區寄居舅父家中,我年僅十五。經年流離,一夕數驚,母親有意爲我提早結婚,此時您任海陽建設科長。後經姻伯父介紹,我母篤信佛敎,篤信卜者之言,謂女婿湏大十餘歲方吉。這就是所謂緣份,卽擇吉訂婚,翌年三月,卽行結婚。我體弱多病,您身體健康,婚後亦師亦友,相敬如賓,我從未感到年齡之相差,誰先走死亡...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