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御祭原任兵部尚书谥恭勤李世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6期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李世杰 御祭碑 祭碑碑文

    恩施佚老,予而致仕,宥过思前。曾几载而溘逝林泉。缅数邦之芳流节钺!鸣呼!殚眞诫于器局,素志犹存,资整饬于封疆,成劳未泯,象其心迹,谥曰:『恭勤』式启铼,昭之茂典!乾隆六十年闰二月吉日

  • 文章河南汉述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汉碑 视睦碑 史料

    柒、虞城㈠视睦时代:延熹七年。地址:虞城县。格式:额下有穿。十二行。行三十字。体例:故吏颂德。内容:未详。(缺)额题云:汉故山阳太守视君之十篆字为二行。撰者:缺。书者:缺。刻者:缺。㈡视睦后时代:延熹九年。地址:虞县。格式:有穿。文十五行。行三十六字。体例:据隷释云:故吏王堂等三年礼阕,相与刊此石。故为颂德之作。内容:(略)伊视君一句。祝君宇平阙。撰者:缺。书者:缺。刻者:缺。捌、永城㈠孔躭神祠时代:光和五年。地址:永城。格式:其文自左而右。数

  • 文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唐碑 横岗山

    听说横岗山上有块唐,武昌市愿出一万元买去;而蕲春县当地山民,爱惜文物如命,已将它妥善保藏起来,且有照片为证。看那照片,字迹淸晰,一目了然。上横写四字:『横岗山记』。下面直书:『因奉旨建修五祖东山寺,远观横岗叠叠,由此路过,山寺堂堂,偶然留迹,提于石上。大造鸿蒙定,万法了乾坤,修建东山寺,由此问原因。偶提留石迹,遗与后朝人。此山眞武地,八面九龙吟。黑白龟蛇将,靑狮把寺门。尉迟无学问,跨马往朝臣。大唐贞观丁未年九月十一日国公尉迟提』。文有点顺口溜味道

  • 文章抗战胜利纪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2-10-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纪念碑 碑文

    重庆市民庆国运之重光,懔收京之不易,建中衢,用示来叶。羣历共艰虞,知其始末,属笔纪事,故不得辞。尝谓旋干转坤之事业,必赖有睿智仁勇之领袖为之纲维,忠贞勤奋之人民效其心力,而地理形势亦为其助。因民国二十三年今主席蒋公曾一度莅川,于废除防区,统一川政之余,瞻瞩机先,已为不可避免之对日战争策不败之地。当时曾引古来论地理形势之言,谓中国形势以四川为首,荆襄为胸,吴越为尾。一旦国家有事,但使首脑无恙,则扬子下游之战局无论如何险恶,根本不致动摇,重庆定为战时首都之国

  • 文章贵阳蒋允焄先贤鸿指园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2期  作者:張鏡影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鸿指园碑 蒋允焄 碑文影印

    濬南湖,建塭岸桥,顺流掘渠,泄洪灌漑,利溥农田。凿山穿道,南北西东,毂绾郡治。交通便利,民感其德,塑石像以志去思。先贤于署侧,修半月楼,辟鸿指园,义取雪泥鸿爪;并自撰书鸿指园记,勒树焉。今尙存,影印于上,读其文,不禁肃然而钦其胸怀澹宕,弗膺于名利,故其文能绍欧阳修醉翁亭记,而不落其窠臼云。

  • 文章裴岑纪功文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3期  作者:竇景椿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裴岑 纪功碑 碑文考

    敦煌太守云中裴岑纪功,系淸雍正七年大将军岳钟琪远征西塞,在巴尔库尔城西五十里石人子地方发掘,移置敦煌。文曰:「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逐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武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按上述文所载年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西征一事,史书中未见有相同的记载。惟后汉书西域传卷七十八末段云:「顺帝阳嘉四年春,北甸奴呼衍王侵后部,帝以车师大国,接近北虏,为西域蔽扞,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侯伊吾司马合六千三百

  • 文章泰安岱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岱庙 泰安 碑刻

    岱庙在泰安县城内,泰山西麓,祭祀东岳泰山神,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地。岱庙内存有历代碣一五一件,有「岱庙林」之称。其中,修庙、祭吿四十二件,经幢六件,题名十二件,石刻九件,诗词八十二件。年代最早的「秦二世泰山刻石」在东御座院内,是秦二世元年(西元前二〇九年)以丞相李斯篆书,刻胡亥诏书而成,共两百一十二字,本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宋代刘跂摹写其文,却只能懂一百四十六字。明嘉靖年间,移置碧霞祠东廊下,那时只剩二十九字。淸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〇年)为火所

  • 文章堕泪的省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堕泪 羊公 平荆襄 历史考究

    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的感情升华由文字记录的演化,产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文学和事物,反应在中国的文学和事物上,石的彫刻算是其中的一部份,的种类和数量也是非常可观。长安的林,使中外人士叹为观止。但唐高宗乾陵前的「无字」,则令人称奇,费人猜疑,不知立者的真意何在?也许是无字天书,使观赏的人去猜测罢?!每块都有它的意义及目的,有的使人引发追思之情,进而流下感恩的泪水。有的则使人悲愤填膺,进而流出痛恨的眼泪,这都称为「堕泪」。提起使人落泪

  • 文章四川张献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林名均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四川 张献忠 七杀碑 圣谕 碑文

    编者按:孙震先生所撰「楙园随笔」(载本刊一三〇期)中,谈及明季流寇张献忠在川所立「七杀」情形,本刊留美读者周谷先生,自美国图书舘藏书中,影印寄来林名均先生所撰「四川张献忠记」,及「四川张献忠碑碑阴补志」,幷附「四川广汉之张献忠圣论」照片一幅。原文载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五日出版之「逸经」第三十三期。两文有关四川掌故之考据,特转载于此,以供参考。明季流寇张献忠之祸四川也,日以杀戮为务,男女老幼,无或幸免,自有史以来,蜀民罹祸,未有若斯之惨酷者也。世传献忠

  • 文章清代通乡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郭善惠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清代碑文 通乡公碑文 碑文释读 历史资料

    一九八四年冬,大埔县百侯镇在扩宽街道的施工中,挖掘出一块清皇朝乾隆十八年(公元一七五三年)立的《通乡公》。该埤长一百一十九厘米,宽四十七厘米,文四百四十五字。该现收藏于大埔县档案馆。文内容详细刻记了当时大埔县百侯乡民为维护市场上的公平交易秩序而公立的斗、秤和集市管理的条文、乡规、民约。它的发现,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集市贸易管理提供了极好的历史资料,现将公全文影印刊出,以飨读者。反应清代市场管理情况的《通乡公》全文:法言云:一闹之市,必立之平,矧

共318条记录 1/3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