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碑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台史評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鳴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秦台 刘邦 秦始皇 项羽 秦台石碑

    不止被淹没过一次两次,昔日筑「秦台」时的丰县城,到底现在在什么地方,也只有天晓得,但在屡没屡建的过程中,可爱的丰县人,总不会忘记秦台等这些古迹,想尽一切方法,加以重建,如果说这些古迹今天「遗址尙存」,那是假话,今天连老城在什么地方都无法知道了,那里还会有古迹呢?说话要有事实才行,不能空口说白话。今天在县城中心的大街旁边,重建一座「秦台」石碑,当然可以使丰县人顿生见今思古之心,因而产生美好的联想,也令吾人不禁想到,在五十年前大家所看到的高皇庙,凤鸣塔、柳将军庙

  • 文章護產催生的臨水陳太后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榕念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石碑 陈靖姑 乌石山 法术

    下,故家鄕祈雨,多在该处)。同时在长坑,有一鬼怪,亦往闾山学法,因慢一步致不得入门。按闾山大法院门,刻有石碑:「三十年开法界」。就是说明每三十年收徒一名,长坑鬼因之心生怨恨,在「十」上加一撇,遂成为「三千年开法界」。使后世人皆不能易于进门也。靖姑学法三载,百艺俱学齐全,惟对护产催生之法,自筹无意出嫁,故未涉及。闾山法王许眞君,再三督促,奈靖姑心意早定,不肯学之。其师算知天数如此,遂不复勉强。囘家日,法主亲送其徒到门前,嘱靖姑前行,不要回视。靖姑行有廿四步时

  • 文章风雨竹石碑续后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记 档案资料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肥城尹德民风雨竹石碑,嵌于肥城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壁外侧。与吾邑八景之一「鸾台夜月」,相距不过百公尺,石碑共有两方,每方长约二尺,宽约二尺五寸,为横长方形。右一方石上绘刻风雨竹两枝,以修竹之枝叶组成前面五言诗四句,除此诗中之二十个字之笔画竹叶外,别无闲杂竹叶混托其中,气韵生动,出于自然,眞是天衣无缝。诗的前面两句:「不谢东君意,丹靑独立名」,十个字计八十八笔画,组成风竹一枝。风竹枝叶为自右向左方吹势,极富

  • 文章读「风雨竹石碑」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感

    本刋六卷一期尹德民先生「风雨竹石碑续后记」一文,读后感慨良多,愿就所知提供尹先生参考。当北伐时(民国十七年),余方十三岁,正在高小读书,见及当时政工人员所作漫画,并画有「竹石」中堂,竹叶是用「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字组成(皆作竹叶形),颇具巧思。另有用黄小米染成红、绿、黑色小米,组成各种字形,黏在纸上,以后虽未再见有类似宣传品,但记忆犹新。抗战期间,忘记在何处见及「风雨竹石碑」拓本(原文尹先生已经谈及,不再赘述),惟个人对此不解。关公为东汉末年人

  • 文章臨沂古蹟點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路協普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临沂 名胜古迹 石碑 五贤祠

    及悬挂地方名人题赠匾额多面,供人凭吊浏览。(据闻此冢已遭共党破坏)由亭东望,沂水一碧,北望则涑水一弯,蓝色澄然,(为临沂八景之一,曰:沂水挹蓝。)黄沙绿柳,景色宜人。亭下四围,为菜圃、苗圃,菜畦、树苗,纵横罗列,间以茅屋数椽,炊烟缕缕,时闻鸡鸣犬吠之声,使人如置身图画之中,顿忘尘嚣。城北门外有竖立相联石碑三座,右座雕勒「晋右军王羲之之故里」,中座雕勒「汉丞相诸葛武侯之故里」,左座雕勒「晋孝子王祥之故里」。城内西南隅有一「普照寺」,为全城最高之地,晚间全城皆

  • 文章邯鄲古蹟觀賞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邯郸古迹 武灵丛台 历史典故 七律石碑

    南北各开一门,上有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南巡过邯郸登丛台留下的御笔诗碑,七律登丛台:『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桐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碑阴面鑴刻的是乾隆自书诗七古「邯郸行」。在众多碑刻中,最著名的是郭沫若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九日登丛台所写的七律石碑:『邯郸巿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蹟,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土陵园隆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 文章院紫山與石佛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王觀清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院紫山 石佛寺 白玉石碑

    五间于经阁之后。圆寂僧侣安放在四十余座釉缸、砖塔、石塔中,置于大殿西侧巽山吉地。钟鼓二楼分布殿前左右。明正德丁卯二年,寺主雇李宣,张旺二匠造汉白玉罗汉十八尊,造观音、关公、土地爷、土地奶奶各一尊,共计石佛二二尊。至此,院紫寺始称“石佛寺”。明万历间铸铁钟一口,响应南北数十里,鄂豫边民,皆往瞻敬供奉,以植其福。弘治十年,义升立汉白玉石碑一座,高八尺,宽二尺八寸,勒石撰文八百余字,记寺六百年兴衰,碑上方「重修院紫山石佛寺记」篆体镌字,形制奇特难辩,为难多少文客

  • 文章何應欽將軍與台北縣樹林市鎮南宮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何应钦 镇南宫 《千岁历史石碑

    鎮南宮。位居台北縣樹林市保安里千歲街二號。奉祀『五年千歲』。信眾昵稱『千歲廟』。奉祀弔民伐罪忠勇建功千秋興慕足為國人楷模輔周伐紂之大將軍。立石勒銘辭曰:「秉鉞宣威,驅除殘賊,崇德報功,是宜廟食,毋忘在莒,國仇待雪,仰止前徽,後來足式。

  • 文章方城晋刻石碑及《躬耕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石碑 《躬耕歌》 《鲁迅书信集》 雕刻

    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高中的墙壁上,现镶存有画像石碑一通。依其落款,当为东晋刻石,该碑高一米许,宽〇·五米许。碑的上半部刻有《躬耕歌》一首,原文及落款如下:诸葛武侯躬耕歌: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著,穿也靠著勤耕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浪荡嫖风与赌博,家也消磨,产也消磨乞求邻家借升合,张也推拖,李也推拖赤手空拳泪如梭,妻也不乐,子也不乐一家饥寒可奈何,冻也忍着,饿也忍着亲朋看见无人作,你也改过,他也改过沾体涂足甚快乐,吃

  • 文章绛县帝尧石碑·垣曲东周墓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绛县帝尧石碑 垣曲东周墓葬 考古发现

    山西考古人员年来在绛县尧寓村发现帝尧史迹的青石古碑,在垣曲县上亳村发现东周西汉墓葬,连带获得古钱、玉器、钩、戈等珍贵的文物,其墓葬建筑及砖材也极特殊,对硏究古文化艺术均系重要的实物资料。山西省绛县古绛鎭尧寓村日前发现一通青石古碑,碑身刻有「唐尧寓处」四个隶体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关帝尧史迹的石碑。此碑碑头已佚,碑版高九十二厘米,宽四十七厘米,字径十六厘米。上款竖刻:大晋永和二年孟春创立。永和二年,即公元三四六年,距今一千六百五十多年。下款补刻:大清康熙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