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睢宁历史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睢宁——孝义之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7-09-10
    关键字: 睢宁县 睢水 睢宁历史 语言风俗 挂剑台 王祥墓 柴王车辙

    尙廉耻。孝义之风,弥乎闾里!忠信之道,见于草莾。」睢宁县志的记载,则为「缙神出不张盖,市不舆马。与鄕人飮,咸齿以敍而秩之,卓有古人风。」凭这两项记载,便可以描绘出一幅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孝悌忠信,雍熙和谐,抱朴守素的农村社会行乐图。据说,睢宁人的崇孝重义,是有其历史渊源的。风气的形成,系受几位古圣先贤所影响。那些名传千古的好人好事,至今县境以内,仍然遗留着不朽的遗迹:挂剑台——这是有名的信义古迹,在县治西北约六十里,高三丈,周围十余丈。故老相传,这便是季札

  • 文章睢宁县城保衞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3期  作者:王超波  出版时间:1987-08-15
    关键字: 睢宁县 抗日保卫战 历史回顾

    甲、前言我睢宁城位居徐州之东,宿迁之西,海郑公路之要冲。北有黄河(淤黄河故道)南有睢河,土地为三万八千八百八十顷(民国二十四年土地呈报数)。七七事变,抗战军兴,我睢宁县志士,崛起陇亩,除组军参加国军及个人参加国军未列入计算外,其在刘天展县长的率领下,曾组织有三个保安团一个独立大队和几个支队,约为五千多人,抗日士气之盛而民众贡献之多,亘古所罕见。八年时间之长,终战到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抗战胜利,九月三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后同年(34)十二月,刘县长调长砀山县

  • 文章睢宁县志稿续集敍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睢宁县志稿续集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地方志

    國旣不可以無史,則地方亦各應有其志。緣史與志名雖有別;然均爲記事之文,其皆卽歐陽永叔所謂「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責實,別是非,明善惡」也。睢寗避地東渡諸君子,凜於其縣之志已中斷;而故鄕文物,復罹秦火,恐稍久文獻無徵,爰有續修擬議。然終以無統籌計劃,且採訪難周;偶得鱗爪,自多闕誤。良以離鄕已久,由一二人致探賾索隱之功,或仍貽斷鶴續鳧之誚。乃於建國六十年春,集會硏討,決於縣之各行政區遴定人選,分負搜集資料之責。並預訂綱目,期有依循。更推曾服務本縣多年且深諳鄕情之...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