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百泉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風情)懷鄕亭 楹聯並序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百泉 乾隆 薛仁贵 邵雍

    吾故里豫北辉县市乃古之共伯故国,河朔之巖邑也。其西北境内之苏门山,为太行之余支,远望巍峨,气势雄壮。山南麓有百泉湖为卫水之源,泉脉涌出平地者以百数,因多泉眼,故其地名「百泉」。两山对峙似门,「苏门」者,即樵子者入山之门也。苏轼诗「峰峦相掩映,松柏共阴森」,吴伟业诗「太行秀色何盘纡,桤楠榛栗松柏储」,孙奇逢诗「何为博得古今传,幽事由来在百泉」。都是讴歌这里邱壑烟云,林泉风月之胜槪。山上古刹,林木森蔚,湖中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山光水色,相互掩映,故有河南「小

  • 文章关于苏门百泉胜蹟整建的两段记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苏门百泉 名胜古迹 重修纪事

    读「容庵弟子记」(沈祖宪、吴闿生编篡,民二出版,乃袁世凯之半官方传记。袁字慰廷,号容庵。)卷四载称:「宣统元年,春夏之交,公(袁世凯)游览苏门百泉之胜。此地为宋邵尧夫,明孙夏峯两先生讲学之所。前淸乾隆朝曾经驻跸,岁久,离官别舘,鞠为茂草,惟淸晖阁巍然尙存。公与徐世昌捐资修缮,旧僚闻风争醵金协助,年余工竣,水木明瑟,亭舘幽深,俨然世外桃源焉。」又读「孙夏峯李二曲学谱」(谢国桢撰,战前商务版)末段云:「百泉风景之胜,为吾鄕冠,流风余韵,流传不绝;惟时过景迁

  • 文章豫北輝縣的古蹟名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辉县 古迹 百泉 苏门山 比干墓

    空无一人,但到大会时,全国各地药商云集,货物堆积如山,另外各种杂要戯剧、马戯团、星相术士将鎭巿内外围的水泄不通,连巿外山坡上也搭满帐蓬,成为临时巿集。相传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时,就是用苏门山下的百泉池中的水调配试验成功的。故国药商每年阴历四月药王生日,在此集会纪念。药王庙的规模宏大,在巿鎭之西,占了大半个山头,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大殿十余楹。在诞辰时,庙中所有殿堂摆满了各地旅客带来的美酒佳肴,祭祀药王,以祈祷药王显灵,医药有效,同时也是互换药材交易之所。百泉

  • 文章泉師溯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辉县 百泉乡师 师范教育 校史

    河南省立百泉鄕师是民国二十年由省立民众师范学校改制成立,现在已经四十九个年头了。我于民国二十一年入学,二十四年毕业,一幌也是四十多年,虽然将近半个世纪,但有些事至今记忆犹新,囘首前尘,颇堪玩味!爰以泉师溯往为题,写一点囘忆,以为母校纪念专集补白。幽雅的环境母校的校址,旧为百泉书院,北伐后村治学院曾建校于此。记得母校校歌开头便是:「冷冷百泉,苏门之阳,东依九山,西凭太行,吾校巍巍,在水源鄕……」校景之美,在这几句歌词中,就可以想见了。百泉是河南有名的风景区

  • 文章梦回故鄕忆百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游居柿录》 百泉 故乡风景 安乐窝 思乡

    吾人今日的心情庶几近之。虽然,少小离家,老大方囘,我们的靑春业已远去,但得还鄕团聚,于愿亦足矣。海上风寒,翘望大陆,海天一色,万里怀人,百感交集;而思亲之切,与怀鄕之殷,难以言宣。试作怀苏门百泉安乐窝诗一首,聊表纪怀。名泉名士各千年,人去泉留一惘然。感旧长空星落落,临流还听水溅溅。苏门过客山摇梦,沧海浮槎浪拍天。刧后鄕邦归未得,百源学脉[2]孰能传?[1] 「百泉」亦称百源。名称甚早,据春秋左传载:定公十四年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

  • 文章怀故乡念百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辉县百泉 河南风光 河南名县

    上有天堂,下有泉泱」,比起西湖泥底,亦毫无逊色。正说明辉县百泉,不但是河南惟一的最优美的风景胜地,山明水秀,清澈见底,民风纯朴,没有污染,且因为它富有一股钟灵毓秀之气,不但孕育出地方人才辈出,并吸引出不少外客学人专家,会粹于此,硏究学术之风,盛极一时,灿烂光辉的辉县,的确名不虚传,笔者因多年不见故鄕景色,怀鄕之情,不能自己,故特以记忆所及,略述梗概,藉舒我胸怀抑郁耳。诗经国风卫竹竿篇,卫女嫁于异国之诗:「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所谓泉源,就是两参仟年以前

  • 文章浦東的游擊部隊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楊易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淞沪战役 游击队 往事追忆 百泉

    与报国的决心,他们都曾受过军事训练,兼有作战经验,很自然地就成了游击部队的重要干部。二、家鄕沦陷后,不甘心作奴隶,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的当地人士,奋起保鄕杀敌,以遂素志。由这方面的人员结合下,很迅速地在沦陷地区纷纷组成了游击部队。最先出现在浦东地区的游击部队,就是本刊上期所载的「惊心动魄的一夜」中所谈的李百泉部,可是为时极短,不到一个月,就被日军捕杀而告瓦解。在百泉殉难后不多久,奉贤方面又有另一支游击部队的继起,这是由当地人士丁锡山所领导组

  • 文章珍贵的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9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文化遗产手稿本 百泉书院志 学术资料 历史资料

    百泉书院志,全集,共三卷,六册。淸代孙用正撰,乾隆十三年著者手稿家藏本。现珍藏于台北南港,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收藏之善本书。用正原名用祯,字以宁,号缄斋,辉县人。八岁能属文,十二岁能作诗,康熙丙子科擧人,于雍正年避讳改名用正(淸世宗,讳胤祯,祯以正代),署禹州、许州学正,许州府敎授。父洤,字静紫,号担峰,康熙进士,官中翰,邃于理学,以扶持名敎为己任,有担峰诗文集,唐诗通等著作。祖父望雅,字君孚,读书以尊闻行知为务,喜怒不形,涵养纯密,卒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