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烹饪方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西名喫窩窩麵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作者:劉振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河西走廊 窝窝面 制作步骤 烹饪方法 传统习俗

    地處大西北的甘肅河西走廊,南依橫貫千餘公里的祁連山脈,北有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作屛障。這片廣闊的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古絲綢之路就是從古都長安出發,穿過這塊狹長的走廊到達中西亞各國的。在這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有許多鄕土氣息濃鬱的地方名喫佳餚,令人百食不厭的窩窩麵就是其中之一。窩窩麵因其形狀似鳥窩而得名。這種麵食始於何時,至今已無法査考,但人們代代相傳,並由過去的節慶麵食逐漸演變爲家常便飯。其做法是:首先要和麵,比普通麵條的麵要和得較軟些,和麵用涼...

  • 文章雲南秋蕈探勝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趙繼康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云南秋蕈 菌种介绍 烹饪方法 味道介绍 历史记载

    在四季如春的邊城昆明,最具特色的點心,除了滿城皆賣的米線與餌麥粑粑,另有其他季節性的小零食如「松子」、「拐棗」和高原多松樹的副產品——各種各樣松蔭下的「蘑菇」,雲南人叫作「菌」或「簟」的美味食物。雲南人走遍天下,只可能買到毫無香氣的白蘑菇,但一提起春城昆明的「菌」,大約「未說先已饞涎垂」,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能像昆明那樣,飽享多種「秋簟」的口福呢?每年五月,昆明這個海拔一千一百多公尺高原的春城,照例要開始一年一度的雨季。雨季的雨,連連綿綿、迷迷濛濛大約要下...

  • 文章飲食文化—金華火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9期  作者:石柱國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金华火腿 故乡美食 烹饪方法 饮食文化

    石宅、杭坪、虞宅一带)所出为胜。」因其制作过程中,须经竹叶烟薰而得名。其成品外表呈紫褐色,味带甜淡而含竹叶清香,别具风味。金华火腿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方法和菜肴系列,成为中国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人烹制中,火腿可以有蒸、炖、煮、炒、焖、煨、排、炸、糟、煎、汆、蜜汁、做羹、作汤等多种食法。美妙传统的火腿饮食,令美食家们百吃不厌。据《万里行记》载称: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扬州,吃了一道「蜜炙火方」的金华火腿菜,大为赞赏,后竟将厨师

  • 文章文昌魚

    来源期刊:《同安》 第28期  作者:白長川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文昌鱼减产 同安特产 研究价值 历史悠久 烹饪方法 经济价值 闻名世界

    今年四月間,赴老同學蔣誠育的兒子婚宴,蔣是同安人,高考及格,現任中央銀行外滙局襄理,同席多同安人。談起四、五十年前抗戰期間,集美中學遷安溪。凡是從同安到安溪讀集美中學的學生,無論食衣行的表現,均較安溪同學好,不像安溪同學儉樸。尤其是同安同學,在餐桌常有自備的私菜「文昌魚」,更令安溪同學,望塵莫及也不知個中滋味。是日席中有王慶年和吳雀梅夫婦,吳是同安石潯人。謂其家有探親返台的親友,剛送來一包「文昌魚」,且是上等貨,無細沙,邀我至其家試吃,爲了卻四、五十年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