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古迹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遙懷古蹟,追慕先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7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浙江古迹 先贤传记 江东霸王 浙江历史

    一、江山如画话人豪中国是文化优良历史悠久的大国,各省各县,都有胜景古蹟、纪念先贤。浙江因江湖山海,秀丽甲于全国,人文荟萃,名蹟特多。以言最早的古迹,当推禹陵,因夏禹至会稽,朝盟诸侯,执玉帛者万国,乃是中国最古的一次政治性大集会。会后禹卒,遂葬于越。当时吴越人民,尙断发文身,未能与中原垂衣峩冠的国家相比附。但自少康之子无余封于越,披草莱而治,使文化日进,疆土大辟。故至周穆王十七年,(史前九八五)征伐徐戎,徐偃王仁慈不欲用兵,遂南奔至浙之太末(今浙江

  • 文章梅溪書院遺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梅溪书院 浙江古迹 王梅溪

    淸代樂淸有「三大書院」,係指大荆之印山、白象之金鰲、樂成之梅溪。中以梅溪書院爲最,得名爲紀念鄕先哲王公十朋。王公號梅溪,南宋狀元,一任諌官,直聲大震;四任知州,卓著政績,謚號忠文是也。溯院歷史悠久,創立於明嘉靖前,址設東門九牛山下王忠文公祠內。後祠廢,假東嶽廟爲講舍。迨淸雍正六年(一七二八),遷至邑西側「山川坦」長春道觀,復加改建,咸與更新。此處倚山枕水,淸絕如畫,幽靜高敞,最宜讀書。更歷年擴充,凡講堂、齋舍、廊廡、庖厨無不齊備,前闢隙地,廣植花木,一片...

  • 文章浙省文獻史蹟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浙江古迹 历史故事 文献记载 传闻逸事

    浙省史蹟首推禹陵,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封于会稽,以奉禹之祀,今绍兴即越国故城。勾践为吴所败,卧薪尝胆,使范蠡文种治国政,卒雪会稽之耻。鄞县东钱湖有陶公山,世传陶朱公(范蠡)尝隐于此,有钓矶在焉。董沛诗云:『绝代红颜究一舸,起家赤手致千金』。今诸曁城南二里,浦阳江畔,有坊曰古苎萝村,相传为西施故里云。秦始皇统一中国,尝游会稽,渡浙江浙江之名始著,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

  • 文章衢江流域文物記槩(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 浙江开化 名胜古迹 来历传说

    開化原是常山縣西境,宋初置開化場,太平興國中陞爲縣。其山川勝蹟:城東百步有金錢山,世傳金錢二道人煉丹於此,元蔚彥明題詩:「亭亭金錢山,地僻境幽靜。不見煉丹人,空遺石壇井。風勁鶴唳淸,露重丹光冷。長嘯振林木,天風吹鬢影。」可以想見其勝致。宋時有江天然居士居焉。江居士與朱晦庵先生爲友,朱先生贈詩云:「潺潺流水注囘塘,中作平臺受晚涼。四面不通車馬跡,一樽聊飮芰荷香。韓公無復吟花島,楚客何妨賦藥房。少待須臾更淸澈,月華零露洗厓床。」其西有臥佛山,上有翼然亭,相傳...

  • 文章衢江流域文物記槩(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浙江龙游 名胜古迹 典籍记载 来历传说

    国语」有云:「勾践之地,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姑蔑之地,即今浙江省龙游县。同族周家范先生曾宰于此,与我谈其文物,玆为纪述于下。姑蔑之故城,在縠溪——龙游县城北五里的一溪流,宋汪佖诗云:「汶纹端与縠纹同,正倚阑干想像中。更被轻■横截去,斜阳染出半江红。」——之南,门临薄里溪,城高一丈七尺,厚四尺,周四百七十步,今呼为寺城麓。姑蔑,当是周代本地人之首领,周朝封以子爵,故后人称为姑蔑子,乃徐偃王之祖先。姑蔑子墓,在本邑东华山下,偃王别庙北走后,延至宋庆元间

  • 文章封面簡介—寧波東錢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浙江风貌 东钱湖 名胜古迹

    東錢湖,在鄞縣(寧波)東三十五里,一名萬金湖,以其為利重也。唐天寶三年,縣令陸南金開廣之。宋屢濬治,周圍八十里,受七十二溪之流,四岸凡七堰,曰錢堰、曰大堰、曰莫支堰、曰高秋堰、曰栗大堰、曰平湖堰、曰梅湖堰、水入則蓄,雨不時則啓閘而放之,鄞奉鎭七鄕之田資其灌漑。天禧中,太守李彝庚又補其舊之廢址增築全固,經畫盡制,雖甚旱而無凶年憂。慶曆八年,縣令王安石頗勤其事,釐復湖界,嘉祐中,始置碶閘,至治平元年重修六堤。其後茭蓴蒲葑荷芡滋蔓,不除湖輒湮塞。淳熙四年,魏王...

  • 文章記定海城隍廟和祖印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6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浙江定海 名胜古迹 城隍庙 祖印寺

    凡是到過定海的人,都知道城西有條街道,它的右邊並列着三大宗敎的建築物:那就是耶敎的眞神堂、佛敎的祖印寺、道敎的城隍廟。前二者爲外來宗敎,隔隣而居;後者爲我固有宗敎,相離不遠。三者不謀而合,聚集一街一邊,似乎冥冥中是天意安排。關於眞神堂的情況,在下已在去年「寧波同鄕」月刋報導過,現在且來憶述城隍廟和祖印寺的一切吧!城隍廟建築雄偉莊嚴,一進大門,卽見樑上懸掛一面大算盤,盤中撥上一粒足有鷄蛋大的算珠,其上大書:「人有千算,天只一算」,門內二旁有二小室,各爲「男...

  • 文章嵊縣貴門鄕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1期  作者:過樂天  出版时间:1983-11-10
    关键字: 浙江嵊县 贵门乡古迹 接龙秋雨 山水名胜

    我的故鄕在嵊縣西南的貴門鄕,古稱鹿門,蓋是山間多產麂鹿而得名。因南宋大儒朱熹曾來譚過道(講理學),而改爲貴門。吾鄕風景幽美,名勝古蹟很多、離鄕三十餘年,「少小離家,老大未囘」,益增繫念。僅就記憶所及,略加介紹;一則稍紓鄕愁,一則使同鄕靑年增加一點影像。㈠譚道處從長樂鎭向西南行,約八九華里、到寨嶺頭,是淸同治年間抗「長毛」(太平軍)紮營的地方。再從左手走大嶺頭約五華里,就到「更樓洞」,洞在山下,是一天然的隧道,寬約丈餘,高約丈五、深約十丈,是往來行人必經的...

  • 文章話我故鄉——東陽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雨金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浙江东阳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文教卫生 经济概况

    年),分会稽西部置东阳郡(因郡在瀔水之东,金华山之阳故名),治长山(今金华市),吴宁为其属县,历两晋南北朝不变。隋开皇九年(公元五八九年)平陈后,并省江南州县,废吴宁县入诸曁,分五鄕入乌伤。唐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废东阳郡置婺州,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遂袭东阳郡之旧名,析义乌东故吴宁地置东阳县,这是东阳县名之始,属婺州。县治自吴宁故治金家、上蒋一带迁至今吴宁鎭。五代后梁时,吴王杨隆演割据江淮,吴越王钱镠称雄浙江,钱镠与隆演父杨行密素有仇隙,他上书梁太祖「淮

  • 文章追憶嘉屬首縣—嘉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9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87-09-10
    关键字: 浙江嘉兴 历史沿革 南湖八景 历史古迹 地理环境 物产 名人

    浙西同鄕继海盐及海宁后,今年春节成立台北市嘉兴同鄕会。公推前省府人事处长徐巽华出任理事会主席,监事会主席则由于战时两度出任嘉兴县长的王梓良担任。王梓良于战时始终不避艰险,服务桑梓,坚忍不拔,重责任而淡名利,先后曾改派武康及海盐县长,皆辞不赴任,深受地方父老爱戴,战后膺选浙江省参议员,其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襟,与嘉善的章奇生,崇德的张汉英及海宁的顾达一相若;且著文名,所著「浙西抗战纪略」一书,徐复观敎授誉此书使浙西军民英烈之事蹟,得以不朽,而老友之声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