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共返回9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辽阳的民俗:鹊鸦的象征意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劉明學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乌鸦 民俗 辽阳

    大吉大利。乌鸦,鸣声如呛水,主吉;乌鸦,鸣声不好听,主凶,会有狼来,或死牲畜。……辽阳的民俗——鹊、鸦的象征意义,几百年、几千年形成了固定观念了。可是随社会发展,随鸟类变化也会有所不同的。为了加深印象,武文觉还搜集到了鸟的歌谣:喜鹊:「从南来个小伙,腰里夹个棉花,叫她歇一歇,她蹶一蹶。」乌鸦:「从南来个黑大汉,走一走,煽一煽,格生,好热呀!」

  • 文章談天燈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天灯 民俗 传说

    『看見樹上結紅果果,便好過河去吃黑背背』。金河(金沙江)南岸的蠻子,每到過年時候,便念念不忘,往往逢人便說以上兩句話。紅果果是點天燈了,黑背背是臘肉。蠻子看見漢人地區,點起了天燈,他們便相率過河,向漢人家討些臘肉吃。這當然是過年時候。四川過年時期,有觀音、土地菩薩之處,都要點半個月天燈,排定附近人家,一家點一晚上,風雨無阻,假如輪値不點,說不定要吃茶還道理。觀音、土地之所在,一是大路邊,大樹下,行人憇足之處,小龕供養,或石彫像,或木彫像,或爲泥塑。觀音龕...

  • 文章送灶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3期  作者:彎塘散人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祭灶 《论语》 灶神 民俗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這天是祭祀灶神上天朝見玉皇大帝的日子,從這天起大家準備過年了。祭灶是古禮五祀之一,起源甚早,在周代社會已有祭灶之俗。禮記曲禮下載:「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偏;大夫祭五祀,歲偏,士祭其先。」漢鄭元注:「五祀,戶,竈,中,霤,門,行也。」論語八佾章云:「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在孔子時代,祭灶之俗,卽己存在。後世民間臘月祀灶,係沿漢朝陰子祀灶...

  • 文章七夕乞巧祈雙星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連芬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民俗 七夕 节日 传说

    七月七日夜正中,兒童擊瓦聲隆隆。穿針欲繡天孫錦,換巧須移造化功。

  • 文章「甌」義各說述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训诂 民俗 地理 说文

    确属记义,是否即为命名时之本字都还无十分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故所得结论还须用由其他方法求得之结论来校核检验。《光绪瑞安县志》另用山、水、地名互释的方法来论证。说:「东瓯者,以瓯水得名」。运用互释法求证的前提是要有被释者与释者之间确有前后因承关系的证据,因还无证据可证明瓯水命名在先,故此说难以令人折服。何光岳氏在近年出版的《百越源流史》一书中,用民族迁徙和民俗学,地名学的方法论证说:「瓯」乃黄帝部落联盟中的「䝙」部落在中原的居地被商王占为狩猎地后,南迁至东南沿海

  • 文章「重五看台阁」——温州独特的民俗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汪仁傑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龙舟 划船 民俗

    财力兴办,过去市区仅南门花柳塘宫、蝉街万仁殿等少数庙宇,才有置备,轮流値年,每年端午只有一座台阁出动,每日所费不赀。台阁斗龙都在「风调雨顺」「五榖丰登」的年景下,民间热情地筹备活动,记得「台阁」六十多年前在北伐胜利破除迷信时,即消声匿迹,斗龙近四十年来时断时续,其至八十年代开始逢节举行。温州的独特民俗—台阁,已成为历史的名词,因各大庙产已荡然无存了,在现在近八十岁的老温州,才有可能回忆当年「台阁」的丰采!

  • 文章瑤鄉有趣的「舞火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蓝田瑶乡 舞火狗 民俗

    作为一个旅游好去处,龙门可圈点的地方真不少,如果恰巧赶上农历八月十五,那你一定要去蓝田瑶乡,看看那里的「舞火狗」,你一定会觉得它有趣极了。同时,也让你亲身体验一下瑶族那古老浓郁的民俗风情。蓝田瑶乡距龙门县有十六公里,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龙门县志》记载,隋唐以后到明代,瑶族的祖先从粤北迁徙而来。「上建……多土著,俗虽朴野犹推淳……」书中提到的「上建」,就是蓝田的古称。自1987年国家设置瑶族至今有瑶族人口八千多人,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舞火狗

  • 文章河北淸河县民俗及俚语方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清河县 民俗 俚语

    淸河土厚且民强,性情敦朴务农桑,崇尙儒学燕赵士,慷慨悲歌游侠场。这四句诗词,完全代表了淸河人民,风俗生活和习惯。自秦汉以来,燕赵争雄,厉兵秣马,以北河为天下脊背,此刘秀、曹操、袁绍、赵匡胤等,运筹帷幄枕戈以争者也。风土民俗,古礼犹存,耕读弦歌,不废女红。婚吉庄严,必也亲迎。丧葬隆重,并不舖张。遇有庙会,老少征逐,妇女尤甚。岁逢酷旱,人带椰枝,锣鼓不废,告神求雨。衣着朴素,色颜蓝黑。探亲访友,整洁端庄,奇装异服,非痴即狂。若遇红白大事,或土木工作,则争相

  • 文章端午節名稱種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端午节 名称 历史民俗

    浮梁 马云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名称很多,端五、五与午同音,又称『端午』、端阳,午为阳辰,故亦称『端阳』。五月节或午节,农历五月,千支纪中为午月,故又有此两种名称,以此类推,又有称做『重五节』或『重午节』。菖节或蒲节,因为民俗将菖蒲、艾叶悬挂于门墙以驱邪魔,故有『菖节』『蒲节』之称。夏节,这是国民政府成立后,奉行阳历年为春节,端午节为夏节,沿用至今。唐宋时因这一天恰逢夏至之后,正午时骄阳正在中天,称『中天节』,道教中亦有『地腊节』之称。中国大陆北京则有五月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説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要考證評彈的來源,傳說很古,極難找尋出它的源流。「評」是評話,俗稱說大書,「彈」是彈詞,俗稱說小書,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據,是有些書上載稱:「說書古名講史」,此實與評話不同,因評話係講片斷的故事,講史乃演講全部的史實。據夷堅書上說:「呂德卿偕其友出嘉會門外茶肆中坐,見幅紙用緋貼其尾云,今晚講漢書」。按之明代嘉靖年間,開州晁氏寶文堂書目中,已刋有講史數種,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就是目前評話三國,水滸等的藍本,這淵源固然有來歷,不過古之平話,亦許就是現在...

共99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