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歌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阜寧謠諺(四)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阜宁 歌谣 谚语

    △人到八十八,不知癯和瞎。(繆白社兄口述)勉人凡事要留有餘地。△人心要中,大心要空。(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要誠正無欺。△禮多人不怪,油多不壞菜。(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謙虛有禮,可得人和。△門後作揖,多此一禮。(嚴國鑑口述)意卽禮無節,譏人過於自卑。△君三、臣四、王八二十五。指送灶時間,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爲一般民衆送灶神上天之日,希望祂「上天言奸事,下界保平安。」用竹馬、黃表紙焚之,除夕再恭請下界,皇室不與臣民同,故提前一天,改爲廿三日,王八卽妓戶爲賤民,所以...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謠(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河南 民间 歌谣 乡俗 乡音

    三一 折楊柳門前一棵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有孫兒抱。× ×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懷?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此謌謠亦爲鮮卑女子所作,並叫折楊柳,北方人性豪樸,語言直爽,女子亦不例外,所以母女之間,各人心事,亦毫不隱藏,明朗直說,不像江南兒女,扭扭揑揑的態度,是鮮卑民族的特色。三二 竹枝詞楊柳靑靑江水平,聞郞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傳爲劉禹錫先生所作,是戀愛情歌,本流行於四川各地,可是在河南各處,普遍能唱,是因爲歌詞通俗,意義關風,...

  • 文章乐淸民间 歌谣与谚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朱景榮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乐清县 歌谣 谚语 风土习俗

    民间歌谣与谚语,是培养儿童学习地方语言,适应地方生活风俗习惯的基础,也是培养儿童学习力、模仿力、记忆力、思考力、想像力、推理力等最好的方法和过程。甚至和启发儿童的智慧,对文艺、文学,及一切科学技能的创作创造能力,亦有很大的关系。义大利诗人但丁的著名文学「神曲」,就是吸收民间的歌谣和谚语,因此创作这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来。我国最早的一本占筮「周易」,也是夹杂着不少的民间歌谣和谚语。后来孔子删诗,编著伟大的文学「诗经」,共分风,雅、颂计三百零五篇,亦是当时上下

  • 文章從吾鄕流傳的幾首歌詞說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6-03-10
    关键字: 浙江歌谣 《醒世歌》 《好了歌》 《三国演义》

    明代高僧憨山大師,作了一首醒世歌,內容如下:紅塵白浪兩茫茫,柔和忍辱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份度時光。休將自己良心昩,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愼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祗因開口舌,招怨多爲狠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此身焉得免無常。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原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甜酸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 文章抗日英雄張晴光將軍軼聞軼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张晴光 人物轶事 抗日战争 歌谣

    公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事蹟,埋在心里很久了,早想撰文。细想;吹捧他的人已够多了,何必锦上添花?于是草拟了一首类似口语化「打油诗」,为了便于谈念,尽量避免艰涩冷僻字,使其通俗化,大众化,又像顺口溜,去年及今年传阅同乡阅看,他们说像数来宝,又像叫花子唱的「莲花落」,最大优点,如能唱开来,会百年流传。别小看我这叫花子唱的歌谣,非常难写,前后费了好几年才草拟定型,难处是首先考虑到要顺口,要压韵,免重复重句,包含张公生平及引以自豪的事蹟。还是一句老话,粗人粗心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5期  出版时间:1968-11-01
    关键字: 川东情歌 峨眉歌谣 国立中山大学 《民俗杂志》

    好个姐儿又无郞。㈧情妹后园起高楼,情哥天天去放牛;唱些山歌又幽雅,逗得情妹懒梳头。㈨二十五六月儿迟,情妹骂郞你好痴;少年靑光容易老,还不贪花到几时。㈩瞧楼五更鼓儿完,情哥似箭要离弦;叫声情妹休欠我,叫声情嫂要耐烦。——载国立中山大学出版「民俗杂志」峨嵋歌谣一首金银花,满墙爬,搭起梯子看婆家:看得公公才十九,看得婆婆才十八;大叔叔才学走,小叔叔才学爬;等到寃家身长大,白了头发脱了牙。——峨嵋童养媳歌谣太阳落坡太阳落坡坡背黄,情妹出来收衣裳;衣裳搭在手腕上,擧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