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旅台同乡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北旅台同乡为总统祝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东北旅台同乡 总统 祝寿

    東北各省市同鄕發起爲 總統祝壽,於十月十六日下午假台北實踐堂擧行第一次籌備會,到郭德權、林耀山、董佩靑、王興華、(代表于樞機)趙炳坤、王兆民、趙憲文、石九齡、侯天民、王洽民、金紹賢、栗直、董微、崔震權、張靑允、傅波、李化民、劉仲平、李培國、張維仁、鮑士惠、劉毅夫、王大任、趙啓祥、潘秉德、王金科等數十人、公推林耀山鄕長爲主席,決議推張維仁、王大任、鮑士惠、劉毅夫等分別擔任總務、文書、遊藝、招待工作,并由張維仁通知各省市同鄕會總幹事籌備進行。爰於十月二十一日...

  • 文章通山县旅台同乡倡修联合宗谱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黃農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旅台同乡 宗谱 文化交流

    編者按:吾鄂通山縣國大代表黃農—

  • 文章旅台棗陽人的若干社會學特徵調查報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旅台同乡 社会调查 移民特征

    枣阳人外移的极少,过去渠阳人迁移到外地,大概有以下五种情况:第一是考试,中了举,会到外地做官,可能举家外移;第二是出外经商,发达了,寄籍外地;第三是吃粮当兵到外鄕,可能一去不返[1];第四是战乱,为了避乱,逃往外鄕,可能永远不回枣阳;第五是荒年,逃荒到外地,也可能永远流落异鄕。民国成立以来,有些枣阳人外移,一九四九年以前,枣阳有多少人外移,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没有记录。不过,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情形,倒是有些资讯可供参考,据说目前大陆上大约有两万枣阳人在外地[2

  • 文章何伯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何伯仁 名贤事迹 旅台同乡

    何氏,江蘇如皋立發之望族也,耕讀傳家,家世殷實。先生幼卽天資聰頴,誠樸仁慈,生平克勤克儉,以改良中國農業爲職志負笈金陵,卽入中央大學主修農藝,時年方弱冠,參加中國國民黨。民國十八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而留校服務,並任職首都南京市公園主任,此先生之牛刀小試也,旋應聘上海市公務局負責樹藝事業,受沈局長君怡之賞識。抗戰勝利復員後返囘如皋,出任如皋縣黨部書記長,其間輔導各級選擧及配合黨政軍除暴安良,造福桑梓卓著辛勞。嗣隨政府轉進來台,曾對觀光環境作整體規劃,增進遊人身...

  • 文章(藝文詩壇)推介名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名著 李正中 郭隆朝 河南旅台同乡

    北市河南同乡会帐号。「中原文献」季刊:为河南旅台同乡在台湾出版之惟一有关宣扬中原文化之刊物,已历二十余年的历史,内容丰富,且多具有权威之论著,除欢迎乡亲赐稿外,并希望广为推广发行,藉为宏扬中原文化之桥梁,订阅全年四册新台币四〇〇元,邮政划拨帐号〇〇一五一四二—九中原文献社。

  • 文章周開慶先生七秩雙壽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文守仁書 姚蒸民撰 劉泗英 李寰 毛一波 王聯奎 文守仁 方遠堯 胥端甫 姚蒸民 范道膽 鍾樹楠 羅尙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周开庆 寿辰 四川文献社 旅台同乡

    魯論記孔子之言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夫貴勢富厚者,衆人之所謂位也。求之在外者也。篤志固執者,君子之所謂立也,求之在內者也。求之在外者,逐逐焉,營營焉,幸而得之,亦不過徒爲一己之私,已不足爲世重,而况求之而不必得,倖倖焉不可終日者乎。惟求之在內者,則爲之而必成,成之而必著。吾友周開慶先生久已明辨乎此矣。溯其負笈燕京,嘗承當代鉅儒熊十力先生以著述爲務之敎。其後奔走四方,雖車塵馬脚之際,無不以書自隨,見聞必錄。逮渡海而還,更絕意仕進,壹志萃力於學。樊膏繼晷,...

  • 文章從小兵到博士的陳聽安鄉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8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8-08-15
    关键字: 陈听安 旅台同乡 经济建设 中山奖学金

    自己的努力而获致成就的人,最值得称道。却没有想到于我们现时的武进旅台同乡中,有一位陈听安先生,也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奋斗成长,从一个十四岁的小兵,在营半工半读开始,终于获得德国敏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学位,成为考试院特任官编阶的考试委员,他在求学和工作期间所遭遇到的艰苦困难,更甚于胡志强先生。而他今天的成就,无论是学术方面或事业方面,与胡志强先生相比可以说「不遑多让」。陈听安先生,武进县城北郊的徐墅人,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八日出生,父君烈公从事粮食商业,颇有成就,遭致

  • 文章丰县旅台同乡汉皇陵参观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恆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汉皇陵 刘邦 刘氏宗亲会 刘禹锡

    古豐縣是物華天寶,地靈人傑之地,是漢祖劉邦的故鄕。本人出生於豐,食豐之水長大成人,卻服務於山東卅多年,爲報豐鄕養育之恩,退休回鄕後,不辭勞苦,屈躬求人,毅然自費奔波呼籲,發起漢皇祖陵的修復與建設,旨在借文化搭起之台,唱經濟發展之戲,提高豐縣知名度,振興豐縣經濟,幾年來受盡風餐露宿之苦,歷盡蹙眉折腰之辱,終於感動了「上帝」,政府支持,各方集資獻力,使漢皇祖陵初步得以修復,繼而得到海內同胞的廻響,參觀旅遊者,考察採訪者,認祖歸宗者,絡繹不絕。去年台灣電視台的...

  • 文章鄕情鄕親與鄕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故乡掌故 战争岁月 个人经历

    近幾年來;我豐縣同鄕,本勿忘在莒的心情,勵光復邦家之志節,曾於春節期間,先後在台北市成功高中、中山堂光復廳、建國高中禮堂等地,擧行豐縣旅台同鄕春節團拜,藉以聯絡鄕誼,兼使在台灣出生的年輕一代同鄕了解故鄕風貌及民情習俗,業經出版「徐州八縣抗戰剿匪紀要」(六十二年出版)「豐縣縣志」、(六十四年出版)「豐縣文獻」(六十六年出版)等書刋,除參加團拜同鄕人手一册外,並分送國內外各圖書館、中央文化工作會、中央黨史會等文化機構參考,自六十六年出版第一輯「豐縣文獻」後,...

  • 文章廣東旅台同鄕各項團體活動紀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广东旅台同乡 团体活动纪要 孙中山思想 广东同乡会

    办法:㈠呼吁中共当局、信守诺言做到下列两点:1在「九七」「九九」中共收回港澳治权之后,必须使港、澳维持现状,然后港澳才能继续繁荣,如果港、澳实施共产体制、港、澳势必成为死港,不特对中共政权毫无好处,且将成为中共在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重大负担。2保持港、澳原有的自由与法治等优良制度,贯彻「港人治港」的原则,并应将此等制度,推及于澳门。㈡呼吁中华民国当局体念港澳侨胞处境的特殊困难,尤其居住香港、澳门三、四十年以上者,如有需要来台定居,宜特别放寛限制,以适应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