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历史共返回1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岡帖」軼聞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武冈帖》 文物历史 奇闻奇事

    偶檢商務辭源八〇七頁有「武岡帖」一條云:「法帖譜系。武岡帖舊出二十卷,不知刻於何時,碑段稍長,而日月光天德字號,間于行中間,字畫亦清勁可愛。第一卷衞失人、宋儋無枯筆。第九卷大令諸字皆誤,洵乎出於新絳也」云云。閱後,憬然有悟,似爲吾蔡山張家故物。原武岡蔡山張氏,明末,自江西泰和落籍於此,三百年間,以擧人、拔貢出爲府尹縣令者,數見不一。同治中,有張心廷英者,以受知於新寧劉公長佑,始則廻翔于厘務、縣令之間,光緖初,出知廣西全州。兩晉之時,卽廣西之桂林,與廣東之...

  • 文章夾紵漆器——福州夾紵漆器馳名中外兩百餘年,沈紹安功不可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劉萬航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夾紵漆器 文物 历史考古

    因干缩而导致裂纹。再者,其颈部最为纤细,制作时为免影响线条之美,可能仅贴一层麻布,而大士的头部及胸部均厚重,干缩时颈部受上、下拉力之影响而开裂。现在故宫展览或储存所藏文物都给予适当的温、湿度,温度为摄氏二十五度左右,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已开裂的漆器不会干燥而使裂纹扩大。夹纻漆器是以麻布涂漆重叠制成胎体,非常结实,不会因搬动或振动而使裂纹扩展。以往对漆器的裂纹还很讲求,称其为断纹,并分牛毛断、乱丝断、壳纹断、龟纹断、梅花断、冰裂断、蛇腹断、荷叶断等

  • 文章先秦探古——秦穆公墓到底在那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考古 历史 秦穆公墓 文物

    陕西人的写眞,所以我们在未解释该诗所说,而探讨他的墓,在何处之前,先把这个纯陕西人作风的,春秋五覇之一的秦穆公,向大家交待淸楚,使大家进入状况,然后依他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再由诗中所述,来寻找他的墓,公开这个悬案,揭穿它的谜底。周朝为我国封建制度之始,周天子将周室血亲、及有功大臣,皆赐以封地,如齐国是太公望,姜尙姜子牙的封地,晋国、衞国是周励侯的后代,鲁为伯禽、燕为周召公的封地,所以列国的祖先,不是周天子宗亲,就是周朝有功大臣,惟一例外的,是秦国祖先非子

  • 文章西安城的今昔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西安 历史 文物保护

    西安是一座有十一个朝代建都历史的名城,曾经战乱破坏城墙几经修复,又屡遭破坏,如今已经修复,是今天中国大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名城,绕城而流的护城河多十四点六公里长。今天的西安城墙,为明代所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开国者朱元璋攻占徽州后,『弃官隐石门』的朱升吿诉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意是要朱元璋巩固地盘、积蓄力量、不求冒进。这个意见,很受朱元璋的赏识。所谓『高筑墙』,就是大筑其

  • 文章靑島浮雕(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尹致中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浮雕 名胜古迹 文物 历史

    元代王思诚先生曾定为华楼十二景,各系题咏;其实山内其他名胜尙多,其最著者有:(1)华楼宫,在华楼山上,内有玉皇宫,老君殿,为元代长春子邱处机之徒所创建。老君殿西有元刘眞人志坚道行碑。院内银杏三株,围均合抱,修竹环绕,靑翠欲滴。(2)碧落巖。在宫后岩上,镌长春子诗数首。巖下有金液泉,甘美不涸,虎啸峰在其东北,镌云巖子丹诀一首。(3)翠屛巖。在宫之右上,峭巖如屛,苍翠袭人,巖上刻陈沂书「翠屛巖」三字,及明代蔡叔逵书「东海胜游」四字,迤东镌丹诀一首,末作「大德三年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焦山周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周鼎 铭文 历史资料 文物

    鎭江焦山有古鼎一,周物也,高一尺三寸二分,腹徑一尺五寸八分,口圍視腹而殺其七之一,耳高三寸,足倍之。鼎有銘在其腹,其辭曰:惟九月旣望甲戌,王還於周,口口於圖室,司徒南仲右口惠口立中庭。王呼史受册命,口惠口官司口王口側口作,錫女元衣束帶,戈綢戟,稿蹕彤矢,鋚口鸞旄,世惠,敢對揚天子,丕顯敷休用作尊鼎,用享于口。烈考,用周簋壽萬年,子孫永寶用。凡蝕二字,疑不能明者八字,此長洲汪苕文之所釋也。歙縣張山來所見釋文則稍異,其辭曰,維九月旣望甲戊,王如於周,丙子,烝...

  • 文章廣西先代文化史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 历代文物 档案资料

    前言文物古蹟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国历史悠久,河山壮丽,文化深厚,因之在中国土地上有丰富的文化古蹟遗存,民国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就曾多次制订保护历史文物法令,如民国十七年九月,内政部公布「名胜古蹟古物保存条例」;民国十九年五月,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民国廿四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订定「暂定古物范团及种类大纲」,列举史前遗物(包括古人类遗蹟等),建筑物(包括城郭、关塞、宫殿、宋明书院、古第宅、园林、寺塔、祠庙

  • 文章依稀話瀏陽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千里達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浏阳 历史文物 历史人物 名胜古迹

    一瀏陽在湖南是二等縣,但它却聞名全省,更聞名全國。原因是瀏陽有名聞全省的人和物,也有名聞全國的人和物。二戊戍政變死難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先生和在漢口成立自立軍的唐才常先生,便是名聞全國的瀏人。辛亥革命長沙首義的焦達峯先生則是名聞全省的瀏人。譚唐焦三先生都是知其當爲而盡力以赴的仁人,又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勇士。救國家,救同胞是仁人的事業,譚唐焦三先生在這方面竭盡了智慮、精力,乃至生命。在滿淸政府强壓之下,明知變法革命是有生命危險,而譚唐焦三先生不顧生命危險...

  • 文章沈寂地下兩千載,兵馬俑復出江湖。他們捍衞著秦始皇的地下王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張守一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兵马俑 文物 历史考古

    编按:秦俑宛若中国神话中的天兵天将,在中国人脑海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即使秦俑陆续出土,也抹不掉中国人在秦俑身上冥想出的篇篇神话。七〇年代秦兵马俑一号坑、三号坑的出土,眞正向世人展现了秦王朝的武力和秦始皇的好大喜功。但无论如何,秦始皇在其营造永恒之际,也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文物。自今年三月一日起,在经过充足的准备后,大陆考古专家开始进行秦兵马俑二号坑的挖掘,希望进一步探究秦始皇的宏伟的地下宫殿,目前的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本报特派记者周野、张守一赴

共131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