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学共返回7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風雨樓隨筆(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4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随笔 小学 游泳 北伐 方言

    适得其反,「并不可观」呢?我因年幼,自然分不出是俗是雅,就是知道,也不敢开口恭请夫子再来一个。那所小学,倒也出了一位有头有脸的鄕长,他就是已故本会理事长周梦怀先生。他学名叫秉燕,虽然只长我几岁,辈份却高出二辈,我要叫他一声公公,是我道道地地的一位族长。第二个大日子——是在我十岁那年六月十二日傍晚,和三四个小朋友同到河里游泳,他们都会,独我不能,眼看一个个在水里翻滚,好不羨慕!后来给我发现石阶上有只乳腐甏,便拿起来口向下扑在水上,空气不入,甏的浮力甚强,于是

  • 文章孫大經先生墓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孫俠民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孙大经 筹设小学 悼念

    吾村僻处鄕野,村民承袭传统农业生活,勤俭刻苦,不遑重视文敎,至民国十二年前,仅有祖佩兰先生设私塾一间,受敎学子限于家境较好幼年六、七人,敎授四书五经,较当时敎育落后甚远,且以吾村数百户人家,如此数人受敎,亦不成比例。孙大经先生吾村世家,幼读诗书,壮入萧师,毕业后,返鄕筹设小学,并得尊翁孙希闵老先生同意曁李氏夫人之赞助,拨出自宅东厢别院房屋两栋作为校舍,先决条件既备,旋奉准设立,校名为了萧县第二区梧桐鄕初级小学。罗致六、七岁至十四、五岁男生一班约四十名,以

  • 文章姚宗鑑為國育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林恭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天主教 基隆 办学 高中 小学

    成功不仅造福千万幼儿,而且也奠定先生教育事业的基础。一九六五年,创办圣心小学,招收新生两班暂用圣心幼稚园二楼作教室。翌年建成小学四层教学大楼,一度自任校长,后到一九七九年圣心工商学校开办而去职,但有关校务仍由其就近督导。圣心小学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力求「五育」的均衡发展,所以升学率高达九五%以上:学生毕业经过后续学校的培养及其自身的努力,在社会上卓有成就者不计其数。因学校教学效果显著,要求入学者日多,但由于名额限制不得其门而入。先生目睹此种可喜现象,又积极向

  • 文章我的校長與學校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孫俠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梧桐村 初级小学 永固高小

    一、梧桐小学孙大经先生梧桐村是我的祖籍故里出生地,村在我县东南南鄕,属第二区,西北距县城四十五华里(以下华里),东北距徐州九十里,村民大约三百多户,沿山麓建村,纵贯南北,长约三里。县志图注:前梧桐、梧桐、后梧桐三村合一,东背山西面水,每年初秋,洪水滔滔自北向南经村前流向宿县入湖,水面宽约二里,势壮如江,蔚为奇观,至农历九月,浮水已尽,大地承受滋润,正好种麦,而所遗路沟池塘积水,清澈见影,供村人充分利用,并有少量鱼产,村人争捕,随手可得。再西三里有一闸河

  • 文章敦叙小学令人难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李華山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敦叙小学 往事回忆 校园结构

    敦叙小学的校址,设于宁鄕县仙凤鄕周家祠堂内。在那周围百里的地方,可以说找不出第二所建筑物能与其匹敌的。祠堂依山而筑,占地相当广阔,气势雄伟。屋后的茂林修竹和庭前的水阁柳榭,使得这一座古老的建筑物,更添增它无比的瑰丽。大门前,有一对半人高的石狮子,由于路过的人喜欢抚摸的关系,靠右边的一只石狮子耳朶,只賸下了一半。从这里可以想像出当年的盛况。在广场的东端围墙下,有一株三人合抱的半边古槐,苍劲的枝干,盘曲的生长着,有如一把大伞撑持在墙垜子上。传说,这古槐树内曾

  • 文章我的童年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大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教育 家庭 私塾 竞智小学

    们在北平市立第二小[2]找到一个湖北籍的老师,因得入该校就读。我在枣阳已上到小学六年级。为了我小学毕业能考取一个较好的中学,三哥要我从五年级读起。星期四上午我被领去见五年级级任田老师。他出了几道算术题要我做。我很快都做对了。他很满意分咐我第二天就去上课。我到校的第一个印象是北平的同学很热情。一见面都围过来问长问短。听说我是湖北人,问我家遭了水灾没有?灾情如何?在学习上主动来帮助。做手工劳动第一课是剪纸贴画,他们主动借工具作示范指导。眞是亲如兄弟姊妹。上音乐课女老师

  • 文章湯錫林鄉長捐資興學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聶雲軒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华侨汤锡林 南馆公路 汤家祖厝 林田小学落成 陈嘉庚创办厦大 胡氏兄弟捐建小学 造福乡里

    汤钖林鄕长是长汀县童坊鎭林田村人。一九九五年,他第一欠返鄕探亲,即慷慨解囊,捐资兴建林田小学校舍一所,以及校区联外道路舖设水泥工程。全部工程竣工之后,使得全村学子拥有焕然一新的校舍,宽广的水泥道路,大家都感到非常的光荣和高兴。林田是个很小的农村,小到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它位于长汀县城之东四十公里处,现在有一条「南馆公路」贯穿其间,鄕下人可以坐巴士进城了,但是每天只有两班车,如果错过了只有明天请早。而汤家祖厝就在下林田汤屋山下的右侧,那是一幢旧式四合院

  • 文章记崇实中小学(二)乙、崇实中学部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中小学 文化教育 学校管理

    崇实中学仅有初中部,后来虽有增设高中部之议,结果胎死腹中未能实现。这所初中是于民国廿八年春天成立的,校址连接在崇实小学的后面,崇中与崇小严格的说起来就是一所学校,校董同是孙辅臣先生,学生都是由同一个大门进出的,各种庆典集会,也大多同在一个大礼堂中擧行。初中刚设立时,有中学老师给小学兼课者,也有小学老师给中学代课者。初中的校部办公厅我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敎室刚开始是在西园门外上课,后来才逐次将花园及操场改建,学生仅有「春三〇」甲乙两个班次,总共一百余人。建校

  • 文章鲁峄北洛小学台儿庄胜利中学创办人孙业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孫崇芬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孙业洪 抗日战争 北洛小学 台儿庄胜利中学

    孩,扛红枪,打倒日本接中央,打的打,退的退,周匝都是游击队,游击队打得红,大瓜屋子韩世龙,若要打仗还是孙业洪。」八年中也只看到过伯父两次,每次都是带着队伍来,生火煮饭,在月光下吃,不点灯,连住在不远处的汉奸维持会长也悄悄的来拜访。我们小孩子们也只能老远的看看这位英雄式的人物。民国三十七年夏,我自车辐山小学毕业考进台儿庄胜利中学,时伯父业洪公任校长,上课仅一个月,即于十月十四日同峄县县立中学一起南迁。在南迁途中,始对伯父有所了解,伯父治校甚严,学校一路走来,每到

  • 文章馮庸的軼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81-05-01
    关键字: 冯庸 人物轶事 美龄小学 抗日战争

    俄机作战的英勇表现,赢得全中国人民的赞美,迄今犹脍炙人口。笔者于民国卅五年至沈阳,担任中央社记者职务,获识冯庸先生及其夫人龙文彬女士。当时冯庸为国民政府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行辕监察处处长,冯夫人龙女士则活跃于妇女团体与名流夫人之间。每在铁路宾舘与冯庸相遇时,记者们询及中东铁路驾机作战往事,始则微笑不答,继则云:「我当时并非不知不如敌人,惟为鼓励士气,我有不计生死之决心」,中华热血好男儿气槪溢于言表。冯庸和他的家人女公子女婿合影。冯夫人办美龄小学

共74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