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师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曼髯之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郑曼青 北伐 抗战 大师

    我知大师远在北伐誓师后。我见大师濒于抗战胜利前。其人道貌岸然而淸逸似神仙。其诗古意盎然而才思涌春泉。其书刚健含婀娜,其画古澹溢娆妍。其医具出神入化之妙,其拳淬金刚百炼之坚。其道乃古今而一贯,其行则中正而无偏。其衣半长不短终年而一式,其髯似疏还密临风而飃然。肫乎其性、郁乎其文、神乎其技、奇乎其行、人或有一于此、即足以享誉,髯翁独能获其全。是以门人慕之、友人敬之、世人信之、国人称之、所至异邦名远传。我欲诵诗三百、絃诗三百、舞诗三百、乞翁指奥而释玄。髯翁倘亦然

  • 文章安吉勝景靈峰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期  作者:金雨麟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灵峰寺 藕益大师 概况 重修

    灵峰寺(又名百福院),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九〇七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自义璘禅师始创后,历代名僧辈出,宋有仲贤,元有如月、东拙(日本人),明有朗性、石峨、藕益,清有苍辉、谛隐等禅师相继住持灵峰寺。其中又以藕益大师最为有名,为明代我国佛教四大高僧之一,又被尊为净土宗第九祖师。诸多禅师创就佛教理论在中国佛教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与杭州灵隐寺在民间素有姐妹寺之称,而在海外,如日本、新加坡、台湾等有重要影响。灵峰寺背枕灵峰山,其左迥流迤逦,风光倚丽;其

  • 文章印光大师和普陀山的因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韻至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印光大师 普陀山 净土宗

    去年冬天的某一期浙江同鄕月刊,有纪念党国伟人张静江先生的文章,文中说有一年,张静江先生在上海见到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在他耳旁密语数句,张静江先生遂有感而悟,从此一心念佛以迄终世。这印光大师何许人也,他就是近代佛门尊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的和尙,陕西省郃阳县人氏。说起印光大师,便得敍及他和普陀山的因缘,普陀自开山近千年的历史中,似乎没有出过类似岭南六祖一般的祖师型人物,印光大师在山潜修有年,他的道德文章也是在普陀才被外界所发现,他既被佛门尊为一代祖师,也

  • 文章弘一大师温州踪迹——披露一批新的史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韓山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李叔同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温州足迹》 史料

    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弘一大师温州踪迹》一书问世了。此书收集了大师行脚温州十二年间的言论、事迹、书信、著述,收图片墨迹五十余件。在公布的一百六十五封书信中,有一百四十三封是从驻锡地温州庆福寺寄出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正纶先生的其中八封致郭奇远的信(现收藏在温州博物馆)作了详细的分析,反映了温州人对弘一大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郭奇远,浙江瑞安人,他曾在一九〇一年至一九〇二年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与出家前的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同班同学

  • 文章玄奘大师的故里风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玄奘大师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大师故里 古城风貌

    唐朝一代高僧玄奘大师,亦即世称的唐三藏,曾历尽千险远赴印度,经过十七年之久,携囘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佛学大师,世人大都知其梗槪,勿庸详述。笔者居家孟津,紧邻大师故鄕偃师,对大师故里略知一二,谨简介于此:大师俗姓陈名袆,故居位于偃师县城南三十里的缑氏鎭,在鎭北三里有个「陈家河村」,即是玄奘大师的出生地。偃师是历史上古城,周武王伐纣,会诸候于孟津,筑城于此,作为息偃师戎之地,故名偃师,县城位于洛阳之东六十华里,境内

  • 文章书法大师于右任纪念展登场何创时基金会委托黄兴中制作于右任塑像立在门口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书法大师 基金会

    政府播迁来台后,于右任曾多次修正标准草书的版本,于右任曾多次修正标准草书的版本,并透过书法学会组织有系地将标准草书推广出去。他的鼓吹之下,台湾的书法活动也随之兴盛。而于右任生前不吝为人写字,许多小市民身边与社会各角落也见到于右任的大师字蹟,他将书法艺术人生活中,也在艺术市场中相当活络。这次何创时书法基金会展出于右任纪念展,展出八十多件何创时基金会本身以及国内收藏家提供的于右任作品,展期至四月十九日。何创时基金会并委托过去曾制作七号公园「观音像」、北门「父爱

  • 文章少林武术与达摩大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潔章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嵩山少林寺 少林武术 达摩大师

    勇的线索却只得隋未王世充造及时,少林僧去参加鎭压立下大功,由唐太宗所赐的那块题作「秦王告少林寺主敎」的石碑而已。又据说在供奉观音大士像的白衣殿内,环绕着观音的周围那三堵墙壁上,是画有学拳法图、学剑法图和战争图三种壁画的。这些图画都是色彩绚烂的工笔画,画上可以见到好几个好像是印度人的黑色肌肤人物,也许是表示达摩大师传授拳法的意思吧,不过这些壁画只是在近世的道光年间才画出来的,因此不能来做阐明达摩大师的依据。据世俗传说,最初以拳法传授少林寺的僧人的是达摩大师

  • 文章龍門二十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叔明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龙门 碑文 碑学大师

    道匠、孙秋生、郑长猷,沈着劲重为一体;长乐王、广川王、太妃侯、高树,端方峻整为一体;解伯达、齐郡王祐,峻骨妙气为一体;慈香、安定、王元爕,峻荡奇伟为一体。总而名之,皆可谓龙门体也。」淸末出有两位碑学大师:一位是泾县包愼伯(世臣),一位是南海康有为。这两位著有「艺舟双楫」与「广艺舟双楫」各一书,对于魏碑推崇备至,能言古人所未言,实为难得。包说:「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楷齐力故能涩。」他对于龙门书体特别指出说:「魏灵藏

  • 文章北平、天津、保定三位武术大师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劉秋麟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武术大师 生平简介 拳法介绍

    中央国术馆成立。主要教师多由我河北省聘请担任。河北省会前后设于天津和保定。(现迁至石家庄)天津国术馆长张兆东,保定国术馆长刘纬祥,和北平国术馆长许禹生。都是倡导中国武术不分派别,且为积极推行实施者。三位大师,分居平、津、保三地,可谓鼎足而三。自清末民初,迄至民国二十六年暴日侵华,发动「七七事变」。三十几年光阴埋首推展武术,贡献甚多。均同声高呼武术破除门派,重视发扬武德。更认为武术是锻炼体魄,修养身心之技艺,主张学校开设武术课,使武术体育化,成为教育之一

  • 文章清代经学大师郑珍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萬登學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郑珍 经学大师 人物事略

    父敎子学强闻博记在贵州遵义县新舟鎭乐安江畔子午山上,岗上几座坟茔错落其间,其中一冢土堆前立著一块阴文石碑,颜体字大书「郑征君之墓」,这便是同治年间被称为十四俊材之首的有清一代经学大师、被尊为「同光体」宗祖的著名诗人、散文家郑珍的长眠之地。郑珍,生于嘉庆十一年(公元一八〇六),字子尹号柴翁,晚年又号五道人,且同亭长。他的出生地是遵义县天旺里(今鸭溪鎭)河梁庄一个行医世家,也是个书香之家。他的祖父是秀才,父亲行医之余嗜读书,却屡考不中,甚么功名也没有,但对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