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传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南東安縣「家族規範」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東安縣同鄕會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湖南东安县 家族规范 地方传统 孝悌之道

    摘自新增县志中)我东安县人,在原籍多聚族而居。族有族规,家有家规,历代相传,好像不成文法,正可以补救敎育和政令所不及的地方,所以古人说:「礼失求诸野」。虽然时代和环境不同,规范也因时因地而不同,但是祖先遗规,不可不知。现在说明几点,使本县在海外的子弟,知道对于祖先的遗规,有所选择和取法,也许有些帮助吧。一、对于祖先:我县同姓的大族,多半都建有祠堂,每家亦有供祖先神位的家堂,每逢初一和十五,大家都向祠堂和家堂烧香化纸;每天早晚上香。淸明日和旧历除夕,家长

  • 文章雜談過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地方习俗 传统文化 人物回忆

    (一)窮人過年取財有道「甕中無米尋常事,莫對兒童說過年」,道出窮人過年心聲!眞是:「一把酸辛淚,誰解窮滋味」!家鄉有句俗話:「賠不盡閨娘,過不盡年」。富人嫁女,大八件全房管;窮人嫁女,靑布包袱一個。富人過年;動轍三五百元;(民初年間可買三十畝地)窮人過年,三兩元即夠。在鄕村中,就是貧無立錐,祇要體壯無病,也不愁過年。往郊外撿點荒草,到鄕集每挑可賣吊(百)而八十銅元(合三四角銀元),或將芝蔴楷(名搖錢樹)紮成二斤一把,挑上四、五十把,賣給商人,每把可賣七、...

  • 文章寧海平調及其藝術特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干富偉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宁海平调 折子戏 地方戏曲 传统剧目 戏剧演绎

    宁海平调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宁海、宁波、奉化、舟山等地。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则习称「调腔」。宁海平调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源于新昌调腔的「三坑班」,一说来自宁波昆剧的「甬昆班」。就其剧目与曲牌看,与新昌调腔较接近;但据一些老艺人回忆,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五公社」(甬昆班「五座堂」,为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且宁海平调的演唱风格较新昌调腔细腻、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绍兴方言而用苏白,均为昆曲的特征。据此,可以认为,它是明末清初

  • 文章廣東的瓷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鄧通揚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陶瓷文化 石湾陶器 枫溪陶瓷 广东彩瓷 地方传统工艺 广东陶瓷

    带有西洋的情调,在技术上也借鉴了西方的做法。石湾位于商业重镇佛山辖内,重商意识根深蒂固,在这裏民窑随处可见,不同于其他地方依靠官方的为量来发展陶瓷业,陶塑的风貌也带有明显的平民化倾向。枫溪地处潮汕平原,其产品以通花瓷器为主,体现了潮汕文化中的纤巧细腻。下面我们就来一一领略它们的风采。一、广彩广州彩瓷又叫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然后烧制而成,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绘工精细、炫彩华丽著称,与景德镇(江西)粉彩、醴陵(湖南)釉下彩、唐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