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域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打開省籍矛盾史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尹章義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台湾大选 省籍问题 地域观念

    先生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枕。「省籍问题」到底有什么魔力?使得好之者如痴如狂而畏之者又惟恐避之不及呢?光复前的省籍问题:语群冲突远甚于族群冲突所谓「省籍问题」说穿了也不过是由于「地域观念」所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或者以此为借口所造成的社会、政治不安而已。地域观念是数不淸的群体意识中的一种类型。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需求由低而高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每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因目标达成而获得满足时,较高

  • 文章《庄稼杂字》流传地域述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譚景玉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庄稼杂字》 流传地域 童蒙教材

    检讨。《庄稼杂字》未能在山东境外流传得更广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庄稼杂字》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对此张存武先生在《〈庄稼杂字〉笺释(一)》中已经指出,不再赘述,[31]这必将大大限制其在更大范围的流传。《庄稼杂字》在流传的过程中虽然呈现出地域特色削弱的趋势,如《山东文献》所载寒光先生提供的《庄稼杂字》中有「少啥赶七贤」的句子,而笔者所见之版本均已改为「少啥把集赶」,但这只是细枝末节。《庄稼杂字》最基本的东西即对以临朐为中心的鲁中地区物产、风俗

  • 文章金著西北行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8期  作者:田炯錦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金惠 《西北行》 序言 地域问题考证

    安得不加深硏而详考乎!我国疆域广袤,种族纷歧,尤以西北诸省为甚。历代边患,多出于此,山髙峻岭,路险塞深,握髙屋建瓴之势,成御侮屯兵重地,有西北始有中国,无西北即无国防,载稽往乘,斯言信矣!金君敬诲好学深思士也,顷以往日所著「西北行」一书见眎,其内容计分:1.前言。2.西北国防重心的甘肃。3.江河发源的靑海。4.亚洲政治中心的新疆。5.塞上天府的宁夏。6.西北门户的绥远。举凡有关该地区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种族、水利、交通等要端,莫不就所亲见亲闻者,运其生

  • 文章東漢末年交州的統治者——士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黃斯鴻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地域背景 历史沿革

    一、東漢末年的兩廣及越南—交州東漢末年的交州,卽爲今之兩廣及越南,當時轄有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眞(今越南河內、順化間之地)、日南(今越南順化等地)等七郡。州治所在地設於龍編(今越南河內省之地),至漢獻帝建安八年,由於交趾發生亂事,始由當時刺史張津及太守士燮共同建議漢廷,改遷蒼梧郡治所在地廣信(今廣西省蒼梧縣治),並改交趾爲交州。至建安十五年,赤壁之戰後,州治改遷番禺(今之廣州)。當時之交州爲東漢最南疆土,自秦、漢後,中土人民紛紛南移開發,交州...

  • 文章古玉雜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0期  作者:浮雲老人遺著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古玉 辨别方式 出土地域 九德

    难事,但鉴别能力较强者,以文化、刀法、纹痕、图案等等之参证,亦能究得其眞伪也。古玉出土地域之区别玉器入土后,每因所埋之土地,干湿之不同,玉质之变化,亦因之发生差异。甘肃、陜西、四川等地,位于中国之西北部,土地干燥,出土之玉,虽历年代久远,玉质尙多坚实,即使玉质变得松脆如灰者,但其棱角、文理,仍未完全损坏,名曰西土。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江苏之徐州,浙江之双桥、夏溪等土地,干而不燥,出土之玉,如历年久远,便发出灰瘢灰皮灰斑,名曰中土。目前流传

  • 文章文化出路:存古求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文化 地域 中国文化 城市建筑 文化特征

    温州文化」这个名词,近来时常被提起。冷静思考:这个名词是否确切?更进一步思考:是否真的存在所谓「温州文化」?若以地域文化而论,中国有几百个像温州这样的小地方,岂不是有几百种文化?如果以类型文化而论,所谓「温州文化」这个概念倒是成立的,因为温州有独特的方言以及与别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但是,不宜将温州文化的特殊性强调过甚,因为温州文化包含在中国文化之中而不是超越于中国文化之外。温州文化的问题,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问题。我以为,当前中国文化的出路,只有

  • 文章「白水」探源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棗陽市白水寺文物管理處 沈齊珍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白水 枣阳 《水经注》 地域考古 溯根探源

    ·四四八)载:「沔水[2]又东合洞口,水出安昌[3]县故城东北大父山[4],西南流谓之白水。又南经安昌县故城东,屈迳其县南。县,故蔡阳之白水乡也」。根据这段文字的记载和描述,白水就是现在的优良河。(《舆地纪胜》)卷八十八·枣阳军·枣阳县·景物上·二八一一)载:「白水,即刘白河,源西流三十里,名襄河。又西流二十里入濜河。县南四十里白水山上有光武庙。战守编曰:白河」。又(景物下·二八一二)载:「刘白河,发源见于白水上源,西流三十里入滚河,二十里合濜水」。(《方舆胜览

  • 文章广东省地域研究通志续编参考资料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广东通志序 通志续编地域研究参考资料 编辑室 方志文献

    ㈠廣東通志初稿序 明戴璟撰㈡廣東通志序 明黃佐撰㈢廣東通志序 明郭裴撰㈣廣東通志序 清朱光祖序

  • 文章鬼方隗姓赤狄考(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鬼方隗姓赤狄考 鬼方地域分布 历史资料 学术研究

    ■这一部份鬼方于西周亡、幽王被杀后,遂即乘乱向中原前进,他们是由隗国分出的,观于隗国之退而称皋落氏,其实力颇受鄋瞒分出之影响也,鄋瞒于到长邱之后,与宋打上最激烈之一战,互有重大损伤,鄋瞒仍前进建立戎城[2]以为基地,长期侵扰其周围各国,尤其不断出入济西一带之地,故鲁■为济西之戎,春秋隐二年『春,公会戎于潜』『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高平方与县)庄公数与会盟,祇求保持和平,鄋瞒则远侵齐国,至文公时,并扰鲁之西境,鲁人不胜其烦,乃求助于晋,文公七年(公元前六二七

  • 文章淵明以後 才俊尤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劉經富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九江古今名人传》 历史名贤 地域文化 人文资源 陶渊明

    惊讶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竟然走出这么多杰出人才,从而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自己的家鄕,扬起奋发努力的风帆。这或许就是时下流行的「地域文化」、「地缘情结」所作用的结果。「地域文化硏究」是三、四十年代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学术潮流。它通过剖析一个地区、一个村庄、一个家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索其特点和奥秘。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学术硏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无锡梁溪荣氏家族」、「广州高弟街一个许姓家族的沉浮史」、「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等书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