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名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民的脚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地名 闽台关系

    本文原名「浩刼江山沸」,逾十萬言,分十個單元,篇目爲:一、先民的脚步;二、浩刼江山沸;三、誓逐胡塵建義旗;四、無聲的炮彈;五、總督府的緊箍咒;六、勇士飛揚;七、願爲同胞倒海傾;八、農民血淚;九、瘋狂者的步履;十、血濃於水。乃爲乙未在台領導抗日英雄丘逢甲的姪孫女自由中國著名作家丘秀芷女士的「日本侵台史話」之所敍述。台灣光復以後,我政府已把它建設成復興基地,我們要深入瞭解先民開墾台灣的辛勞,瞭解到台灣和大陸血脈相連,才會更加益發珍惜旣有的成果,更會把這成果向...

  • 文章「甌」、「倭」、「越」之稱的遞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地名 部落 百越

    古代并无专门的国名,国名其实便是族称,地名,或部族首领之名。据此,自商初以降,那些被记载于《逸周书》等古籍中,都以「区」为声符的同声字为名的方国,当可断定那「区」乃是它们所共有的族称。这些区族方国,主要分布自鲁南至闽北的沿海;太湖地区;古长江下游及长江口今之苏,皖一带沿江两岸;乃至巢湖附近的地区。此外,海南、广西也有以「区」为名的方国。「区」、「欧」、「瓯」、「沤」等同声字均可被通用,这反映了古代中原人译记国名、族名、地名、人名时,往往只求音同而不求字同

  • 文章棗陽之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地名由来 地名考证

    总想看看枣树。岂料现在去枣阳,枣树居然成了希罕物儿。以枣树命县名之说,看来似乎站不住脚了。但在我幼时,就说三十年代吧。至少在枣阳南鄕,枣树还是挺多的。就在距我所居小鎭不足五里之遥,就有个村子名为『枣树林』。那时的每个村子,无论大小,都有个名称。村名就有如门牌号码。这『枣树林』至今犹在。可见因枣树作地名并非幻想。而且当时也并非『枣树林』一地才枣树成林。大小村子,禾场边、屋前后,几乎都有枣树。那时若到枣阳一看,以枣树命地名几乎勿需争论,你自己就说服了自己。枣树

  • 文章马年说说常州马地名(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5期  作者:張軍  出版时间:2014-05-25
    关键字: 马年 常州 地名 姓氏 马字地名

    今年是马年,让我们来说说常州的马地名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表示一定的方位及范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为文化古城,常州及其周围郊县的地名承载了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内涵,比如带有「马」字的地名。以常州中心城区为例,有马山埠、马园巷、马公桥、马蹄巷、白马巷等地名,在郊区、武进有马巷头、马过头、马杭、马鞍、马池沟等地,其中,仅「马家塘」就至少有十三个,马家头十一个,马家村八个。蔚为壮观的马字地名,是常武地区地名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与姓氏

  • 文章九江的地名寻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0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08-25
    关键字: 九江 命名规律 寄寓地名 人物地名 数字地名

    一、九江的寄寓地名地名的命名规律,据有关书籍表述,概括为“凡地名必从山、从水、从事迹,除此之外,必取美名”。对地名取其佳义是人门的普遍心理,因此九江各地的地名,用吉祥如意的语词表示其主观愿望的颇多。此类地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世态人情,表达了人们的希望和祈愿。瑞昌名源有多说,其一为汉建安中,孙吴大将程普驻军此地(今桂林桥一带),忽有赤鸟来报,以为祥瑞,旋得赤壁报捷,遂名其地为赤鸟镇,又称瑞昌镇,寓意祥瑞、荣昌。后改县、巿,均因镇名。瑞昌境内

  • 文章戲對永嘉城區舊 日的街巷名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永嘉 街巷名称 旧地名

    永嘉县为明淸两代温州府所辖五县之首邑,非仅为温州府衙所在地,抑为瓯海道署所在地,因为地处瓯江之口,故设有温州关总兵(俗称鎭台),向为浙江省东南名鎭,亦为江防重地。民国以来将永嘉县行政区分为十区,城区为第一区。永嘉城建于晋代,有七城门与一水门,城区区域虽不甚辽广,但街巷很多,除商业区称某某街,住宅区称某某巷外,又有叫什么坊、里、门、桥、头,和庄…………等等名称。现在中共统治下,可能将这些旧地名全部改掉。兹笔者使现在台湾永嘉同鄕后辈,知悉从前永嘉县

  • 文章古代遣阳内地名简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段霞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地名 历史考究 史料

    同所有的文化现象一样,辽阳境内的地名在二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中,也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为理清头绪,方便工作,今追根溯源,简说一二,以求教于方家。襄平是有史可查的辽阳地域最早称谓。《史记·匈奴传》载:「燕昭王时有贤将秦开……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襄平即辽东所治也」。秦汉时襄平属幽洲辽东郡,三国属魏国辽东郡、西晋属平州辽东郡,至东晋元兴三年(公元四〇四年)「高句丽西逐后燕

  • 文章潁川的「穎」「熲」「㯋」「頴」字之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大絡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颍川 地名辨析 历史考据

    东南流,经禹县、临颍……至西正阳关,入于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颍川郡—秦置,今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以及禹县至阳武各县皆是……。颍川县—后魏置,今阙,当在安徽境。后魏置,今阙,当在河南旧光州境。后魏置,今阙,当安徽旧凤阳府境。按,此地名,名虽相同而地不同;然而总是在河南、安徽境内的颍水流域,必是因为水而得名的,如颍上县、颍口、颍州、颍尾、颍昌府、颍阴县、颍川州等,故均作「颍」字,资治通鉴中亦有颍川、颍川郡诸地名,亦作此「颍」字,而颍水是发源

  • 文章先賢劉秀的傳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李淑珍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刘秀 地名传说 诞辰纪念

    今年是我鄕先賢劉秀的兩千年誕辰。我縣旅台同鄕會理事長、總幹事、理、監事,以及眾多鄕長,無不待以殊榮及熱誠的心態,於海峽兩岸,搜集先賢中興漢室歷程與功績等資料;而籌備紀念活動事宜。沾先賢的光,我雖一女流之輩,亦不能置身事外。少女時代的鄕俗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於家塾中,讀書不多,見聞更少。幸於先慈口述中,得知先賢劉秀曾在我鎭吳家店,東畈上約七里的皇村耕讀。因王莽篡位後,爲清除異己,追殺其外甥劉秀,鄕人爲崇敬先賢之德行,留下甚多傳奇神話。謹摘錄三則於后;略表...

  • 文章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棘阳 枣阳 古今地名

    序言古棘阳和枣阳的地域与建制的设置管辖范围及其名称来历的渊源关系史论久远,而史书早有定论。但现代史学家和枣邑乡贤皆很关注和热忱探索,尤其是近期更是众者撰文屡见报刊,此举无疑对棘阳和枣阳历史上的地域与建制及其名称来历的关系,必将进一步起到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和论证上的不同声音,争论的焦点,就是棘阳与枣阳建制的地域和枣阳的来历是否有历史渊源关系。现在笔者收到乡亲史学爱好者王世明先生编著的枣阳古今地名研究成果报告《汉棘阳在何地 隋枣阳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