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人共返回2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尋真西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西湖 名人故居 园林

    名人故居 星罗棋布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历代名人故居,如星罗棋布,环湖地段与城内较多。现在已经确认、修复的约有六十多处。清河坊祠堂巷于谦故居,孤山俞曲园、俞平伯的故居俞楼。马坡巷清代龚自珍故居,天水桥耶稣壹弄司徒雷登故居,茅家埠都锦生故居,金沙港畔盖叫天故居,马一浮寓居的兰陔别墅,夏衍旧居,林风眠故居,蔡元培女儿蔡威廉与女婿林文静故居,戴望舒故居、郁达夫故居,张静江故居,丁家花园陈英士三兄弟及侄儿陈果夫、陈立夫旧居,毛泽东寓居,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之寓居

  • 文章陳獨秀與楊鵬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陈独秀 杨鹏升 名人轶事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辦的《團結報》二〇〇二年九月廿八日登載的吳曉同志所作題爲《陳獨秀晩年給楊鵬升的四十封信》。原文很長,摘錄(有時也插入聯接的或解釋性的字、句)如下。陳獨秀(一八八〇年—一九四二年)安徽懷寧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院系負責人)、教授,與李大釗聯手創建中國共產黨。且是一至五屆中央總書記(一九二七年被撤職,一九二九年被開除出黨)楊鵬升(一九〇〇年—一九六八年)四川渠縣人。家貧、刻苦自學,在街上賣字。得軍閥楊森資助,得以進北大。參加「...

  • 文章五經無雙許叔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许慎 历史名人 名人传记

    凡是稍涉中國文字學的,都知道許叔重其人。叔重名愼,汝南召陵萬歲里人。召陵今屬河南省郾城縣,現在城東三十五里,還存有許君墓園的遺址。他確切的生卒年月不可考(約生於東漢明帝初年,卒於桓帝初年),據范書儒林傳,知叔重禀性仁厚,自幼博學經藉,累承馬融的推敬,故有「五經無雙」的雅號。他曾從侍中賈逵受古學;並擔任過汝南郡功曹,後由孝廉轉任太尉南閣祭酒,遷洨長。他的及門弟子想必不少,可惜史傳疏略不載;不過從西南夷人尹珍的來學揣測,他當時可說是一位名揚中外的大儒。他平生...

  • 文章清代毘陵名人手札小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7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74-04-15
    关键字: 毘陵名人 手札小传 清代毘陵名人 毛会建 恽寿平

    秀美,画山水花卉,俱为有淸一代第一人。山水入大痴之室,秀润天成;写生本徐黄法,赋色之妙,为古今结艺。工诗,世称南田三绝。与杨宗发、陈炼、吴秀昊、董大伦、唐恽宸等为「毘陵六逸」。著有南田画跋、题画诗、画筌、瓯香馆集、南田诗钞等。邹祇谟字訏士、号程村,顺治十五年进士,事母至孝,性好读书,自经史子集艺文杂着与天文宗敎百家诸书,以及古今名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与陈维崧、董文友、黄永共称「毘陵四子」。著有远志斋集。邵长蘅 一六三七—一七〇四一名衡、字子湘、号靑

  • 文章清代毘陵名人手札小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0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毘陵名人 手札小传 清代毘陵名人 赵翼 毕涵

    趙翼 一七二五—一八一四字雲松、一字雲菘、又字耘松、號甌北,雍正五年生,嘉慶十九年卒,年八十八歲。乾隆二十六年殿試第三人及第,授編修,官至貴西道,歸田後在杭主講安定書院,以著作自娛,嘉慶十五年七月,重晏鹿鳴,賞三品頂戴,氏賦性倜儻,才調縱橫,三歲能識字,十二齡爲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及任軍機章京,進奏文字,頃刻千言。殿試擬一甲一名,高宗識王杰書法,以陝西百年來尙無大魁者,遂將原置第三之王杰卷拘升第一,而移氏於第三。爲官以民瘼爲重,佐李侍堯幕,治臺亂,...

  • 文章家鄕雜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沙吉夫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名人 家乡

    我的家鄕,是行政區第十一區,也就是條黃鄕,六套鎭是行政區的首府,我的家就在六套,緊靠著淤黃河的河堤。我家後面有一長方形的大水塘,長約兩百餘公尺,寬約五、六十公尺,深達兩丈餘,供全鎭人食用,用之不竭,可稱奇蹟。鎭中將近千餘人口,人煙稠密,三、六、九爲集期,每逢集日,周圍二、三十里的鄕民,都來趕集,做些小買賣,尤其是糧行以及猪牛市場,生意特別興隆,人山人海,甚爲繁榮。同時爲南下東坎及阜寧縣城,北上雙港、響水口之要衝,亦爲南北輸貨牛車之孔道。運河由鎭北起直達漣...

  • 文章偃師瑣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偃师 地理交通 名人古迹

    多數縣份的設置與命名、都各有它的歷史背景和成因;像偃師縣、自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始、這裏就形成了行政中心的範疇。武王伐紂時曾在此築了城、並且又在這息戎偃師,春秋時的周尸氏邑,也是設在這裏,於是到西漢時代,就把它劃爲一個縣,因武王伐紂的息戎偃師,所以叫做偃師縣。西晉時代雖有變易,但到隋朝便又吿恢復。明淸兩季,屬於河南的河南府、或河洛道。民國以來,劃爲河南省第十行政區。偃師東鄰鞏縣,西接洛陽,北面是黃河和邙山,南面有五佛、馬鞍、雙尖等諸山,伊水洛河是匯集於境...

  • 文章光餅祝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张璁 光饼 名人轶事 祝嘏

    明朝內閣大學士張璁(退休後尊稱閣老)官雖躋至宰輔,為人却毫無官僚習氣。對鄉人有所求,祇要力能逮無不應。辭官返里後,人似閒雲野鶴,隨處行走,更趨自然。每每以一襲籃布大衫,步履飄逸。手撚銀髯,持長桿烟袋,與人縱談京華古今奇聞。在樸素衣着中,更顯氣宇軒昻,卓犖不群。大士門相府,望衡對宇,開有百年老舖,櫛沐店一間,貨眞價實,童叟無欺,近悅遠來,爲該業牛耳。由於閣老恒來閒坐,該號生意倒反每況愈下,落同行之後。老闆愁腸百結,枯坐默默。長此以往誠俗所謂慢火煎魚豈有不乾...

  • 文章平鸰投资五千万打造名人文化——宣传历史十大名人苏步青、黄公望、马星野等事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车菲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平阳 文化 宣传 历史名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平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荡涤赋予了平阳盎然的文化生机。投资五千万元建造苏步青纪念馆并拍摄相关历史题材影视剧:建造平阳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厅和平阳文化文献展览厅,宣传平阳历史文化名人事蹟;建设谢侠逊棋院、黄公望广场、平阳文化名人雕塑公园:在中小学校设立平阳文化名人长廊,传播和普及平阳历史文化……未来五年,平阳县将积极发挥历史文化名人效应,打造…平阳名人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

  • 文章國父、朱次琦、莊有恭、黃慕松、陳融、余鏡、劉琦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名人先贤 墨宝 书画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敎授阮廷焯提供㈠國父革命起義前後致同志函。㈡朱次琦先生遺墨(附三水鄕驥英書朱九江祠堂碑)。㈢狀元莊有恭遺墨。㈣前省主席黃慕松先生早年爲廣大捐款遺札。㈤詩人陳融(協初)先生遺墨。㈥紀念 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百年書畫展(注:朱九江先生行書聯)(注:莊有恭行書軸)趙之謙薪書火傳——余鏡先生簡介杜如明「書」是孔門六藝之一,要是藝術,這在數千年之前已被肯定。在擧世文字中,「書」的功用是相同的,但「書」而稱「法」,更而稱「藝」,且有數千年的歷史,不...

共228条记录 1/2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