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迹共返回4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州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古迹介绍 广州 名胜古迹

    廣州是中國的南方大門,亦是中國有名的二十四個古城之一。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仙人各騎一羊,身穿五色衣裳,手持六出稻穗,降臨城中,把稻穗贈給這裡的人民,並祝願這裡從此永無飢荒,豐衣足食,禱吿完畢即騰空而去,五羊則化爲石。因此,廣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巿」和「穗城」的別名。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也是華南最大的城巿之一,巿區面積九十二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三十多萬。廣州是中國的歷史名城,已有二千八百多年歷史。自七世紀唐代初期以來,廣州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

  • 文章永昌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永昌堡 抗倭古迹 历史古迹

    永昌堡坐落龙湾区永昌鎭新城村,西北距温州市区约二十二公里。为浙南保存较完整(仅西面和东面南部城墙残缺)的重要抗倭古迹,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永强北靠瓯江,东濒东海,地处海防前哨,明初屡遭倭寇焚掠,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信国公汤和在浙闽沿海设立卫所,筑有「宁村所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巡盐御史凌儒在二都海口盐廒地筑「永兴堡」,同年,二都英桥里王叔果(官至广东按察副使),叔杲(官至福建右参政)兄弟捐金、倡议,兴筑「永昌堡」。从此,三城成鼎足之势

  • 文章記憶中有關故鄕古蹟的幾則傳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趙孝光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故乡古迹 传说 赵匡胤

    少年從軍離家,三十多年來,雖然走了不少比故鄕繁華,富足,風景優美的地方,但仍抹不掉我對故鄕的懷念。近來年事稍增,思鄕之情較前更濃,常常回憶童年在家鄕讀書時代的往事,如在昨日。謹記有關故鄕古蹟中傳說的故事四則,以舒思鄕之懷,或亦可有助我鄕長們對故鄕之回憶耳。一、蕭何追韓信由故鄕寳雞入秦嶺南行,在南鄭以北,褒城縣境內,有一名爲「馬道驛」的小街,街之北口山澗上有一座鉄索橋,橋右立一石碑,碑之正面刻着”「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背面刻有”寒溪夜漲“四字。相傳當初...

  • 文章柏鄕縣的古蹟——鄗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馮雲翼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柏乡县 鄗城 古迹

    河北柏鄕,是東漢開國初期的古戰場。河北柏鄕縣的古蹟多,鄕村父老傳說紛紜,諸如:「劉秀十二走南陽,砍倒石人問柏鄕」,「前三十年王莽趕劉秀,後三十年劉秀趕王莽」,「淮午二河大交兵」,「劉秀題詩於牡丹花下」以及「西敎場」、「北窪子」、「王莽城」、「劉秀在縣北之鄗城作天子」等等傳說,都是關係着漢光武劉秀,在柏鄕縣境內所發生的戰爭故事。據辭源所載:「柏鄕」今縣名,屬河北省,在高邑縣東南,漢析鄗縣地置柏鄕侯國,故城在今縣北;隋於漢鄗城南置柏鄕縣,卽今縣治。淸屬趙州。...

  • 文章故鄉之旅——開封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开封 探亲 名胜古迹

    我雖然是河南人,可是我走過河南的地方並不多,反而到過河南以外的城巿倒不少,這都是八年抗戰帶來的結果。抗戰期中,顛沛流離,走遍大江南北、西南各省,反而未到河南所屬的領域,大陸沉淪後,來到台灣四十多年更未踩過河南的土地,一直到七十年代,兩岸開放,才有機會再回大陸,重遊故鄉商丘和開封,商丘是我出生之地,開封是我兩度讀書的地方,幼年及青年時期,曾在開封讀過小學和高中,所以我對「開封」的印象很深。開封是當年河南的省會,也是一個古都,北宋的首都建立於此,當年的皇官—...

  • 文章上海的古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上海古迹 古迹列表 古迹简介 纪念建筑物

    甲 古蹟黃浦——俗稱申江,相傳是戰國時楚相春申君黃歇所鑿,又名黃歇浦。受首三 諸水,東流會吳淞江入海。又說浦底有六泉,味甘冽,如揚子江的中冷泉。浦水自詹家匯東流人縣境,過閔行鎭,到鄭家寺,折而北,俗呼長十八里。又北到龍華港,迤東北,繞上海市,入吳淞江。又轉而東,到西溝,又折而北,到由浜。西北到老鸛嘴,又東北,入於海。滬凟——在縣北十里,吳群志載:「松江東瀉海,曰滬海,亦曰滬凟。」梁簡文帝吳群石像銘載:「吳群婁縣界淞江之下,號曰滬凟。」凡水獨流入海,叫做凟...

  • 文章中國名山話西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华山 名胜古迹 历史

    編者纂集華山是中國名山「五嶽」中的西嶽,位置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邊約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華陰縣的南邊。海拔約兩千一百公尺,是五嶽中最高的一座,以雄奇險峻聞名。它的名稱由來,是因爲它的山峯衆多,重重疊疊的山峯遠遠望上去,好像是一朵盛開的花朵。古時候,「花」字與「華」字可以互相通用,所以就稱它爲「華山」。華山是由大斷層的花岡岩所形成,原爲一龐大巨石,經多年風化,分削成幾十座石峰,大致可分爲東、西、南、北、中五峰,這五峰孤立於大平原上。華山的主峯是南峯,又名「落雁峯」...

  • 文章西安鐘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钟楼 名胜古迹 西安 历史

    西安市城內中心區,聳立着一座明代的建築物,高大雄偉,在一般城市的古蹟中實不多見,這就是本期封面照片上所現示的西安古鐘樓。鐘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面積爲一千三百七十七點六四平方公尺,高三十六公尺是磚木結構,樑柱之間,完全接榫,全部不用釘子,爲一座重樓三滴水(卽三層屋簷)四角鑽頂的形式,簷下均飾有斗拱,爲西北各大城市具有民族形式的古代(距今近六百年)宏偉建築物之一。樓中原有大鐘一口,重兩噸半,用以報時,故名鐘樓。很久以來,關中地區流行着...

  • 文章西京勝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莊志煥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钟楼 鼓楼

    陝西爲周秦發輝之地,而西京附近,自周以後卽爲建都之所,先後七朝,至唐時爲止,均爲國都,共達一千餘年。歷代所遺留之勝蹟名踪,遍佈西京城內外,除臨潼,華山另行詳述外,茲將西京城廂名勝古蹟,按東西南北四條路線,並分別城內外,略述如後:一、城內(一)東路勝蹟鐘樓——在西京市之中心,爲東西南北四大街之交叉點,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在城之西隅,萬歷十年移此,高十丈又六尺餘,凡三層,淸亁隆五年,又加重修,形式雄偉,今尙完整。鐘樓東面,高懸鉅幅 總裁肖象,行人路此,擧目示...

  • 文章義犬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白楊寨人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历史 趣闻

    西安東哨門外,由韓森寨通往白楊寨的大路邊,裁着一塊高約四尺,寬約尺半的靑石碑,這個碑上刻着「義犬碑」三個大字,是紀念一隻爲了保住主人銀子而活活熱亢而死的家犬。據老輩的人傳說;很多年前,東原上(過滻河上坡通往藍田的一個地帶),有一淸寒人家的獨生女,貎美如仙,被當地一位財東的娃看上了,託媒央親,女父允之,翌夏選期迎娶。女父以爲自己家道雖窮,但爲了女兒以後的體面,不得硬着頭皮,充充面子,於是到處挪謄,湊了廿兩銀子,給娃添箱。佳期將近,一日早飯後,拿點乾粮,背着...

共458条记录 1/4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