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文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致姪孫益勝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书信 《古文观止》 古文评述 版本说明

    宋等朝先圣先贤文集硏读。」我给汝回信说:「购『古文观止』一部即可获有上述散文。」据汝就读九江职业大学之弟文生来信说:「已代汝在九江买到『古文观止』一部」,但未说明所购者为那种版本。『古文观止』现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先生所选辑,自东周战国时代到明末各朝先贤文章凡二百二十篇。一种是现代钱伯城先生主篇的『古文观止新编』。他在新编前言虽说以吴先生所编的『古文观止』为基础,但以他认为不当者则予以删除,加入其认为需要加入者,故吴先生原编之『古文

  • 文章常州文學之回顧(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3期  作者:顧實惕勝  出版时间:1974-10-15
    关键字: 常州文学 恽敬 阳湖古文 桐城古文 常州文学回顾

    恽敬,字子居。阳湖恽氏,以节义文章望江右。明季逊庵(恽日初),传蕺山学,以贞隐终。香山、南田诸老,蝉蜕鸿蜚,及敬而以著述汇一之。敬幼负异才,持论好出独见,与张惠言友善,商榷经义,治古文,后官富阳知县,及守南昌府,以忤上官罢职,益务为文自壮。张惠言之殁于京师也,敬闻之慨然曰,古文自元明以来,渐失其传,吾向不多作者,有以皋文在也。今皋文死,吾当并力为之。又尝自谓:「吾文皆司马子长出,子长以下无北面者。」此可见当时阳湖古文家之目无桐城人矣。卒于嘉庆二十二年,年

  • 文章黃杰甫書劉伯溫——賣柑者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刘基 《卖柑者言》 政治寓言 古文

  • 文章古文观止」中的河南作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古文观止 河南作家 李斯 贾谊 晁错 韩愈

    古文观止一书流传至广,家喩户晓,中国今日之学人,殆无不知之,不读之者。所谓古文计有二义:一是就形式言,古文系指别于韵语对仗骈偶文而言,专指散文而言之。二是就实质言,古文系指说理之文而别于词章之文。自魏晋以后,文风超于浮华雕琢,一般文人,竞尙词藻,舖演排比,堆砌满纸,成为有词藻而无义质。迄于唐代,有韩愈、柳宗元起而一反浮华雕琢风气,恢复秦汉以上文以载道的朴质作风,即所谓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观止中文,均是这种朴质的文章。古文观止一书系淸代山阴人吴楚材所选

  • 文章尚書多舛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九夷 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尚书》 九夷先生 考证 古文尚书

    自孔子刪書,未及二百九十載,即遭秦焚,遂佚。由漢迄今,則爭論不已。國語曰:王室多故。多故,謂多難也。以文義,尚未盡合。其爭論始漢,遂以漢書曰:(伯)夷、(柳下)惠,舛而齊聲。舛,謂乖舛也、錯亂也、庶幾近之,遂取為篇名。

  • 文章金秋美味賞蟹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2期  作者:天鼎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重阳节 螃蟹 古文典籍 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牠。我国民间的食蟹经有云:「七尖八团」、「九雌十雄」的说法。到了金秋各个时段,雌蟹体内蟹黄已经膏结成块,香透壳外,雄蟹的肉和油已十分丰腴,风味回异而脂香满口。此时,若能不吝解囊,品赏到个大丰满,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色佳、味美的蟹肴,那眞是口福,令人赞不绝口。螃蟹营养十分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乃佐酒佳肴,为上等名贵水产珍品。据测定分析,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十四克,脂肪二·六克,碳水化合物〇·七克,热量八二千卡,维生素B2〇·五一毫克,钙十四毫克,磷十九

  • 文章讀「永某氏之鼠」有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5期  作者:平凡  出版时间:1986-11-20
    关键字: 《永某氏之鼠》 阅读感悟 《古文观止》 柳宗元

    柳宗元,唐贞元进士,为文雅健雄深,议论踔厉奋发,在「古文观止」里,有他不少文章,他中博学宏嗣,拜监察御史,坐事贬永州司马,涉屡蛮瘴,湮厄感郁,一寓之于文,柳氏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永某氏之鼠」,亦为其中之一,文中写永州有某氏者,因生肖属鼠,便奉鼠为主,为爱鼠而不畜猫;由是羣鼠相吿,皆来某氏,昼夜窃啮斗争,饱食无祸,某氏之室,成为鼠辈恣意横行的乐园。读了此文,不禁令人感到现在大陆匪区,不论那一个伪机关中,大大小小的贪汚犯,行贿受贿犯,诈欺勒索犯,种种罪犯

  • 文章秦火餘生之典籍——《尚書通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尚书通义》 典籍文献 今古文之争

    华夏之裔,苏州九夷先生,生有异禀,总角通经,博涉群书,早有神童之目,擅古文、骈、赋、诗、词、曲、谱歌、书画、篆刻,著作等身,学富五车,博江南才子雅望。壮年远游欧、美,旅次仍寸晷图功,创新传承,撰《尙书通义》巨构于海外,耗时累岁,详为训诂,专以义理为主。孔子删书,仅朝代之分,无先后之说。迨周至汉,文字有科斗、契书、鸟迹(甲骨)、籀、篆、隶,以辨识之不同,遂出现异字;下迄汉、晋、唐,文字分隶、楷,取舍非一,遂又出现异字。早在东汉,乃有今、古文之争。宋儒有疑古

  • 文章求知之誠與喜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古文观止》 史料研究 观后感

    唐德刚先生为之雀跃,老拙亦乐与共鸣焉。缘此项书简,起因于唐先生于传记文学七十一卷六期,发表「南越王(帝)国兴亡史箴」一文,文中所述南越王赵佗,一度曾经脱离中国而称帝,汉文帝派使者陆贾前往劝说成功,赵佗乃上书取消帝号。古文篇名「赵佗报文帝改帝号书」唐先生文中曾加引用,并叙明:记得原文载于「古文观止」。据唐先生说:(见传记文学七二卷一期28页)「谁知绝对不错的记忆,往往绝对有错。笔者此次访台,曾在重庆南路诸家书店中翻查过多种台北近年翻版的「古文观止」,竟然未找到

  • 文章獻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典故注解 献曝 说文解字 典故出处 古文讨论

    三 语译:晋简文帝邀请王文度和范荣期,范年龄大而官小,王年龄小而官大。正要应邀前往,两人又互相推让,既久,王便在范后。王便对范说:「播扬谷子,糠粃总是飘在前面。范荣期说:「用水淘米,沙砾总是落在后面。」四 讨论1.这是一篇合叙文。将两人的身分、举止、言行并述之。2.示现法:「将前…王遂后」,描写二人举止如在目前。3.镶嵌法:「簸之扬之」…增之字后,语文舒缓,语意增强。4.譬喻法:「穅秕在前」…嘲弄范荣期在前。5.对偶句:「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句子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