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区划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贛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王述調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赣州 故乡回忆 历史区划 历史古迹 商业文化

    興國 王述調贛州,是江西省南部一個重鎭,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它雄踞在章貢兩水合流點,是軍事要衝,也是商業集散地。在贛南地區人民心目中,是他們心嚮往之的大都市。南宋末年信國公文天祥曾在此毀家紓難,號召百姓勤王抗元,惜未成功。明代王守仁先生更在此宏揚教化,卓然有成。據說現在的贛州官話(它與當地的客家話是截然不同的),就是陽明先生所發明的。抗戰時期我奉調貴陽工作,才發現貴州話和贛州話是那麼相近,原來都是陽明先生先後在兩地做官所統一的。贛州又可說是我的故鄕,原來興...

  • 文章西北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一八八四年)新疆乱事底定,改建行省,划归内地,于是本部便为十九行省矣。地方行政区划,在本部十八行省,则省之下有道、府、直隶州厅、县州厅等级,惟淸之守道巡道,辖区不定,裁设无常,有通辖一省者,有分辖三四府者,各以其职事设立于要地,因时因地,靡有固定,故可以视为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级,亦可以不视为地方行政区划之一级。至于特别行政区之设官制,尤各因地不同,不能槪述也。本部十九行省中,有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省,属于今日西北之领地,外藩中有内外蒙古及靑海等,属于今日西北之

  • 文章陝西三秦地·縣治知多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10-31
    关键字: 历史 县志 行政区划

    常與鄕親聚會聊天,每談到咱們陝西省行政區數目時,大家都說「大概是八九十縣」,沒有一個正確可靠的答案,參考資料缺如。近晒藏書,發現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上海商務印書局出版,而已絕版的辭源續編,被蠧魚所蛀,珍惜之餘,打開扉頁察看,居然翻到該續編附錄,全省各行政區域表,咱們陝西省所屬之縣,依次排列,共爲九十二縣,眞是「踏穿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服」,不敢獨密,將它提供陝西文獻,以供鄕親參考。另外西安市,已於民國三十六年改爲院轄市,所幸該市原非省轄市,該表並未列入...

  • 文章西北历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略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西北地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唐李唐统一宇内,因山川形势之便,划全国为十道,以道统州,于是地方区划,遂有极大之变革,兹将当日区划之在今日西北境内者,列述如下:(一)关内道之全部——本道区域,东距河,西抵陇阪,南据终南,北边沙漠,即今缓远河套,陕西中部北部,南及秦岭,西抵甘肃东部之地。统州共二十有二:(1)雍州——即汉之京兆尹,隋改雍州,唐因之,领万年(即明淸之咸甯县,国民以后,并入长安县)等县十八。(2)华州——汉属京兆尹地,西魏改置华州,隋唐因之,领郑县(即今陕西华县)等县三。(3

  • 文章我國的東北疆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曹樹鈞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疆域 地理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

    一、引言构成现代国家的三要素,一曰土地,二曰人民,三曰主权。古语有之:「有土斯有财」,土地为人类居住、行动、生活及工作的凭借,更为主权国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就上述国家三要素言,主权诚属重要,人民尤不可缺,但土地乃人民附丽及主权行使的范围,其重要性不言而喩。东北地区,就历史言,久为我国疆域之一部份,为举世所公认,当地居民百分之八十,系内地移往的汉人及其子孙,当地土著「满人」,原亦为中华民族之一支。自满清入主中原时起,多「随龙入关」,分驻各省,其留居东北

  • 文章山西行政區域古今談(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历史变迁 朝代更替

    所改之县,成为一百零一县。又恢复离石之方山、平定之昔阳(乐平)及淸源、平顺四县,成为一百零五县。改变满淸时之名称者,有五县:永宁州改为离石县,宁鄕县改为中阳县,岳阳县改为安泽县,太平县改为汾城县,绛州改为新绛县。民国二年实行分道制度,山西由南而北,全省分为雁门、冀宁、河东三道。按淸朝行政区划,大同府、宁武府、朔平府、忻州、代州、保德州三府三州之地为雁门道;太原府、汾州府、潞安府、泽州府、平定州、辽州、沁州四府三州之地为冀宁道;平阳府、蒲州府、绛州、解州

  • 文章細説「晋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林潮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晋江县 历史考究 行政区划

    晉室南渡,士族大擧隨遷,居流域沿岸,以「晉」名江,乃有晉江之名。晉江古名「南安江」,在福建省境,有二源;一出福建永春縣,亦曰桃溪,又名西溪;一出福建安溪縣,亦曰安溪,又名藍溪,至南安縣北合流,東至晉江縣,隨地異名,而總名晉江,入泉州灣。(晉室南渡時爲晉元帝,晉中興之主,名睿,字景文,瑯琊王覲子,司馬懿曾孫,初爲安東將軍,鎭建康,五胡亂作,長安不守,始稱晉王。及愍帝爲劉曜所弒,乃即帝位,偏安江左,是爲東晉,以王導掌機政,王敦掌征討,後敦叛亂,帝憂憤而崩,在...

  • 文章概説金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金门 历史掌故 地理 行政区划

    金門舊稱浯州,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才以現稱正名,它位於閩南海域的要衝上,面對廈門,固守台澎,因此被鄭成功選爲抗淸驅荷的據點,並且以此爲跳板,光復台灣。金門包括(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同時烏坵也是歸由託管。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之中,東經一一八度十九分至三十分,北緯二十四度二十五分至三十四分,全縣總面積爲一百四十八平方公里。西距廈門市二十二浬,東距台灣一五〇浬。此地屬亞熱帶海洋氣候,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西北風,平均氣溫最高爲攝氏三十度,最低五度。...

  • 文章河北平津形勢槪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自然形势 行政区划 名称

    大变动。行政区划省政府下设十五行政督察专员区。每区辖县多少不等。二省辖市,一三四县,一管理局。(如行政区域划分表)四、一〇三鄕鎭四六、六七七保,四六七、六六八甲。共计五、一七三、四〇六户。二八、七一九、〇五七人。男一五、四三八、八八八人。女一三、二八〇、一六九人。性别比列为一一六·二五(每百女人所当男人数)。人口密度为二〇四·九六人(每方公里人口数)。**窃据后,区域划分,颇有变更伪河北省人民委员会驻天津,共辖专区十,省辖市一(天津市),专区辖市九、县一四三

  • 文章近代廣西的郡縣區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历史变迁 档案记录

    一 清初的區畫廣西郡縣的區畫與建置,歷代制度不常。淸代初期,大體沿襲明制,全省畫爲桂平梧鬱、右江、及左江三道,分別管轄桂林、平樂、梧州、柳州、慶遠、思恩、泗城、潯州、南寧、太平、鎭安等十一府,另鬱林直隸州一州。府及直隸州之下,各領廳、州、縣、及土州、土縣、土州同、土州判、土長官司、土巡檢等單位,爲數多寡不一。分述如次:桂林府:隸桂平梧鬱道,領龍勝廳、永寧州、全州、及臨桂、興安、靈川、陽朔、永福、義寧、灌陽等七縣,凡十單位。平樂府:隸桂平梧鬱道,領永安州、...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