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医学院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鹿城醫林舊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6期  作者:黄素蘭 黄素新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温州医学院 黄溯初 国人医院 爱国敬乡

    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坐落在温州市区积谷山麓府学巷,今年是她建院八十周年,院内旧貌换新颜,唯有她座下的地址,可使本地长者回忆起创于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一年的瓯海医院(温医附属医院的前身)。瓯海医院系地方民办医院,棣属于院董事会;其发展过程分古炉巷和府学巷医院二个阶段:院舍面积由零亩至十三亩;院内设施由以门诊为主发展为内、外、五官、产科并拥有六十张床位的综合医院。黄群先生是该院的创办人之一。黄群(一八八三—一九四五),字溯初,今温州市人,祖籍平阳郑楼。一九〇四年

  • 文章回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台北荣民总医院 口述史 国防医学院

    今年(民国九十八年)是荣民总医院(现称台北荣民总医院,以别于后来成立的台中及高雄荣民总医院)创院五十周年,院方举行各项庆祝节目,其中一项为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的「口述历史」。我因先后在荣总服务廿八年,口述记录两万字,兹简要节录,提供乡亲指教。国恩我小学毕业那年,正逢日本侵华战争开始,由于学校数度因战事迁移,整个六年中学过程于八年战乱中方始完成。民国卅五年考入上海国防医学院,再因国共战争,学校迁移来台,加上因病休学一年,也是八年才完成

  • 文章徐步安教授行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徐步安 军医学校 医学院 北伐 抗战 因病去世

    徐步安先生,以字行,江西贵谿人,出生于民前十一年元月五日。先生幼读私塾,精通经史,并喜词赋。年十五,就读上饶江西第十中学。卒业后负笈北平,考入军医学校医科十六期,越四年卒业。旋服务军旅,前后参预北伐剿匪抗日戡乱诸役,历任军医、科员、科长、副处长、副主任、主任教官、系主任等职,以积功迁军医监(陆军少将)。旋改敍文职简三系主任,续执教于国防医学院,并累获颁光华、景风、绩学等奖章。讵于去岁罹癌病罔治,不幸于六十年二月廿一日午后五时五分逝世,其忠党爱国,谊行懋绩

  • 文章莊醫師育民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66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庄育民 中医 武进 抗日战争 中国国医学院

    奠都南京,筹办地方自治,先生以优秀靑年,被选拔担任坂上鎭鎭长。仍不辍医业,排难解纷、悬壶济世,德被桑梓。迨我国对日抗战,吾邑沦陷,先生隐于陷区,仍以医事活人,为地方服务。至抗战胜利,应中医师特考及格,始正式取得中医师资格。三十九年,大陆变色,又避匪乱逃抵香港,仍执业医务,时求诊者多请针灸,以是在港期间,却以针灸著誉,曾任香港中国国医学院敎授,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讲师,复创办东方针灸函授学院。英国爱德华公爵,亦为函授学院学生之一,加拿大国家大学授与药物名誉博士

  • 文章孫逸仙傳記——中國的偉大鬥士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Arnulf&Sterer 汪錫鐸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青年时代 翠亨村 香港求学 西医学院

    很大的秘密帮会,也正是一个反淸复汉的帮会。帝象见中国人民受到压迫,内心感到非常愤怒,因此,他决心要拯救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几个月以后,他也加入了那个反淸复汉的「三合会」。不久,帝象又离开广州去香港,一八八七年的十月,自英国来到香港的康德黎医学博士,在那里设立了一所名叫「香港中国人的西医学院」,帝象是该灵学院第一个注册的学生。所有该院的各个班级,都设在何启创办的「雅丽氏纪念医院」里(何启是香港一位著名的律师,广东人,以前在英国留学,和英国小姐雅丽氏结婚,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