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民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战前武进县农民状况调查(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龔俊 出版时间:1971-05-16
    关键字: 戰前 武進 農民狀況 調查

    左记武进农民状况调查,系完成于民国十五年间,其时我苏犹在军阀势力范围,有关保障农工之措施,尚未能见诸实行。此系依据当时实际情形而记述,虽有明日黄花之感,然数千年来我国农民,在未实施耕者有其田之前,其疾苦不特武进一地如斯,其他各地又何独不然。惟时至今日,大陆数达六亿以上之农民,在**铁蹄蹂躏之下,欲求昔日之困贫,已不可得矣。(编者)

  • 文章蘇農改組之經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景濓 出版时间:1968-02-29
    关键字: 改組 農民銀行 江蘇

    关于江苏农民银行槪况及三十六年改组事,本刋第七期,已略述之矣,兹就个人所悉,述其改组经过,始末如次。依照三十四年中枢所修正之省银行条例规定,各省省银行以一个为限,而我省除将江苏银行改组为省银行外,省营者尙有江苏省农民银行,原与法令规定不符,于是中央合作金库理事会有请将苏农改为江苏省分库之议,更有将苏农与江苏省银行合并经营之说,幸苏省府未予同意,而临参会亦持异议。三十六年二月,省政府为发展本省农村经济,特拟定江苏省农民政银行章程二十四条,提经省委员会第八十

  • 文章江苏省农民银行槪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01-31
    关键字: 農民銀行 江蘇 孫傳芳 監理會

    一、简史 民国十五年孙传芳自称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为筹措军费,与国民革命军作战,曾令饬苏省征收二角亩捐,除孙传芳时代已征获部份业经化用外,尙有一部份则系各县已征之数,未能解缴孙之总部,而于江苏省政府成立后解省,及省府饬县征足者。嗣经省政府决定,就续解续征之款,拨付国币二百二十万元,充作江苏省农民银行之资本。于十七年间组设成立,开始营业。二十四年增资为四百万元,抗战军兴,总行迁至重庆,各县分支机关,则多停顿。胜利后,于三十五年二月十一日正式

  • 文章白山黑水间的农民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农民 骑马 放枪 农业 “走大车”

    白山黑水之间,多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大野,而且地近寒带,气候较冷,因环境的关系,故陶冶成一种特殊的国民性。尤其就大多数的农民而言,其刚毅耐苦、冒险敢死的精神;实为内地各省的农民所不及。因为这个地方的农民,起初多半是山东河北一带的劳动者,在内地受生活的压迫,乃跑到这块荒原里,辟荆棘,斩草莱,冒风雪,暴霜露,以坚苦卓绝的精神,而开辟成这块新大陆。邹鲁为礼义之邦,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跑到关东来的,又受到雪地冰天的严苛的气候训练,所以他的体魄与意志,更加强健。并且

  • 文章竇建德都洺州興亡述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武守儒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窦建德 隋末农民起义 都洺州

    (一)建德隋末貝州漳南人,世爲農,材力絕人,少重然諾,善俠節,能傾身接物,與士卒同甘苦,遇事得人死力相助。隋大業間,募兵伐遼東,隨征獲補隊長職,返後與孫安祖等,在淸河廣平等地,聚衆萬餘人,威振太行山東側,曾攻陷幽、、邢、趙、洺、莫等州重地。號大夏,建天子旌旗,書稱詔。後又降陷齊、濟、元、管等州地,屯兵滎陽,聲威益振,對唐朝構成最大威脅。惟其不學無術,剛愎自用,對其大將王伏寶,信任有加,王數掌兵權,功略在諸帥上,一日人讒王反,他立殺之,從此失去衆心,戰多不...

  • 文章明初方國珍左丞首擧義旗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孔佑國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方国珍 农民起义 张士诚

    一、暴政統治擧義旗我國夏代時,黃岩(舊稱永寗)轄境隸屬於越。立縣則始於漢,而定於吳時。唐武后天授元年,始正式更名爲黃岩,以山頂爲黃石而得名,黃岩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地處甌越之間。秦併天下,以其地屬會稽郡。元元貞元年,以戶登五萬升爲州。明洪武三年復爲縣,以迄於今,爲浙江省之一縣。境內戶口殷繁,文物茂蔚,山川靈秀,昔人以「小鄒魯」稱之。並言必有偉人碩德爲國柱石應運而生,毋負造物之賜。鄕賢方公國珍,首擧義旗反抗異族,雄據浙東叱咤風雲,保衞鄕土名垂靑史,殆亦天命所...

  • 文章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农民抗捐抗税斗争的特点及原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邢豔茹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奉系军阀 农民 抗捐抗税 自然灾害 军阀混战

    奉天盖平县「四乡之人民纷纷来城,联名恳请暂缓清丈」[1];奉天旗田「北路各县之佃户二千余人来省,跪求公署;力请缓丈伍田,以恤民艰」[2];奉天奉化县「纠众二三千人苦苦哀求免征……」[3]等,当软弱和哀求无济于事时,农民会化悲愤为力量,转而进行暴力反抗。奉天安图县人民抗苛捐杂税,「各乡民齐赴税捐局质问,彼时因人多势众,致将局中门窗板壁推倒,桌椅铺垫等项,多被捣毁」[4];奉天怀德乡民抗捐「聚集四五千人,各持枪械,捣毁税局,殴打员司,势甚汹汹」[5];更严重

  • 文章台灣的農業發展——兼述農復會的成立及貢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佩之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台湾农业 农复会 土地改革 农业试验推广 农民组织

    战乱的结果,民生凋敝,生产资材缺乏,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民国三十八年前后,随政府来台的军民不下二百万人,在短短两年之间,台湾人口由六百万增加到八百余万,对台湾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粮食供给方面,需求剧增,价格上涨,在无力自国外进口的情况下,增加粮食生产,成为政府的第一要务。为了增加粮食生产,自民国三十八年起,政府实施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农地改革、改善农民组织、加强农业试验推广等,继而又配合各期经建计画,赓续加强农业增产及产品外销,以促进

  • 文章方志、家譜所見明末淸初——時期的海州社會狀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清初历史 海州风貌 农民起义

    用人格换来的财富。士兵都是出身于贫困阶层的农民,穿不暖,吃不饱,脸黄肌瘦,走路尙且艰难,更犯不著替剥削他们的政权卖命,整个军队的纪律败坏,士气消沉,军心涣散,社会秩序、地方安宁都无法维持,末明政权也不能不随之解体了。」接下来又有地名武装王遵坦的队伍盘踞云台山凤凰城,跟着刘泽清的部将高进忠反叛,占领云台山,再下来又是清军征剿高进忠。打来打去,受罪的是老百姓,《录与难序》详细记载的南城百姓遭清军屠杀的惨景正是一幅活生生的「海州百姓受戮图」。海州人民真是生活

  • 文章常州最早的行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常州 行宫 隋炀帝 离宫 农民起义

    之间,均建有回廊复阁、飞觞激水,丹碧绚丽极尽豪华。该宫设计仿造洛阳西苑,但华丽远胜西苑。隋炀帝本想作为下江南驻陛之地。离宫将华时,在农民起义浪潮中被拆除,顿成废墟。隋大业十四年(六一八年)三月隋炀帝未及来离宫享乐,即被手下杀死于江都。当年宫城遗址称城巷。今唯一遗迹仅有大通河上的夏城桥和离宫路名还继续存在。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