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共返回3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舊時婚俗「坐筵」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戴石民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仪式 婚姻 习俗

    因为旧时妇女深居简出,平日少有露面,这样的场合是难得看见,所以远近闻风赶来观光的人也是很多的。坐筵明清时始于官宦人家,然后传入民间,民国初期尚盛行,后来提倡文明结婚,这种习俗渐见消失了。

  • 文章故鄕的婚姻习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婚姻习俗 历史

    定之标准,所以要论述婚嫁礼仪,颇感繁杂。本文所述,笔者乃依据即墨县之习俗,经当事人与办事者所描述,兹将所记槪述于后:择佳女作儿媳过去故鄕的婚姻,男子二十而娶,女子十八而嫁,凡男女既至结婚年龄,家长必须设宴请媒人,(女方祇有拜托而不宴请)到各村庄选择适龄的大闺女为儿媳,媒人则凭三寸不烂之舌,为男方大吹特吹,说男家有很多钱,很多田地,男孩子忠厚老实等,花言巧语说的天花乱坠,诱使女方同意。女方也惟恐受骗,乃拜托亲友,或亲自明查暗访,男方眞正富有者,当然不怕调查

  • 文章春分節立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9期  作者:宋為林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节日 历法 习俗 农历

    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在國曆的三月裏,有一個重要的必是以廣招來的妙法呢!節日,就是「春分」。古老的流傳,這天正是新年(春節)獻頌所說「三陽開泰」的冬至、立春、春分三陽的末一陽。春分一過,那將是盛春季節了。但是當這天交春分的時辰前後,可以輕易地把鷄蛋豎立了起來,這原是沒有甚麼道理好講的。不過也是筆者自兒時每當春分這天必玩的樂事,每年立蛋而屢驗不爽。這第三陽的春分,治是地球繞日的黃道,行經赤道的交會點,正因爲赤道與黃道交會當天,地球赤道的幅射面,和太陽間的吸斥力...

  • 文章守歲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作者:離年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除夕 习俗 唐诗 今宵

    大年夜(除夕)习俗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亦谓之坐长寿夜,长命夜。晋时已有此风。全唐诗话载:「景龙二年十二月晦,诸学士入阁守岁,以皇后乳母■适御史大夫窦从一。」足见古人守岁,虽在公房亦戏谑无忌。至于家庭、妻孥团聚,把酒■歌,相与竟夕,人所乐为。故自昔咸目为岁暮韵事,而形之歌咏。王崇简守岁诗云:「夜久怜春逼,开樽■欲眠,今宵尙今岁,明日即明年,万古推迁夕,千门宴乐天,爆声听不断,远近凤城边。」

  • 文章故鄕舊俗(六)——婚嫁的繁縟與浪費兼談我國古時婚制及有關其他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5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11-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送紅 定亲

    「送紅」「送紅」又叫「住口」。男方在請算命先生把女方的「口生」與兒子的「八字」占卜推算之後,認爲非常配合,男方即備了禮物及饅頭鬆糕之類,連同定金,普通大洋三十二元,用十門紅帖放在封袋中,上面寫一「正」字或「全福」二字,請媒人送到女家,買賣式的婚姻,等於付了定錢,就算「成交」。除請媒人宴飮之外,還要把大洋二元,袋在紅封袋中,上寫「月老之敬」送與媒人,媒人不必稱謝,認是應得的酬勞,也是規矩。「定親」定親就是正式「訂婚」,男家要備十門紅帖,上寫三代名號,還要寫...

  • 文章唐代京師之端午節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汉唐 长安 端午节 习俗

    自漢以來,五月五日故事獨多,蓋以此日爲極陽之日。風土記載: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爲天中節,故作種種事物以辟邪惡。漢時帝都民間以五綵絲繫臂,名長命縷。見於風俗通。晋時作赤靈符着心前,謂可辟邪。見於抱朴子。斯時端午故事雖多,在社會似尙不視爲娛樂之節。直至唐代,始漸昌盛:一、競渡荆楚歲時記:俗以五日爲屈原投汨羅江,傷其死,故以舟檝拯之。此俗荆楚地區行之較盛。二、鬪草歲時記:五日四民並踏百草,故有鬪草之戱。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鬪百草,欲廣其物,令馳騎取之。又...

  • 文章漫談山東毛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于寶麟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毛驴 风土习俗 谚语

    一、從「趕脚的」說起記得幼年在濰縣家鄕,嘗見人們悠然的橫跨在驢背上,另外一個人手裏拿着小皮鞭子,亦步亦趨的跟在驢屁股後面,有時滿頭大汗的緊跑、慢趕。當時對此一現象感覺很奇怪,爲什麼不倆人一同騎着走?後來才曉得這就是所謂「趕脚的」是也。回憶此一情景,爾今就連電視和電影上都難得一見此一鏡頭;因爲現在年輕的「劇作家」,對此一鏡頭,莫說身歷其境,就連見都沒見過,更遑論編劇?旣便能編出來,他也不曉得這毛驢子是怎麼個騎法?現在跟年輕人講「趕脚的」,可能他(她)們都會...

  • 文章憶乘篼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果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乘兜 交通工具 民间习俗

    我有過兩次乘兜的經驗,那是因爲往返的關係。在故鄕的山區裏,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兜,也就是竹製的轎子。一張細竹編的小型太師椅,兩側各綁一支粗竹竿作爲轎架,頂上是用竹片編成長方形如竹蓆,狹的兩頭各捆在兩條轎架上,就成了圓弧的蓬,以遮擋風雨與烈日。椅子前橫放一小塊狹長的木板,兩端穿以藏繩縛在轎桿上作爲踏脚用。前無轎簾,後無帳帷,異常簡陋。因此,我雖只乘過兩次,却能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裏。那時我大槪是十歲吧!記得還在小學讀書。有一天日本飛機突然來轟炸,嚇得全城的人惶...

  • 文章閒話舊時澡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殷登國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澡堂 风土习俗 趣闻

    你知道如何洗澡嗎?「益靈單」上說:每個月的月初和月底可以各洗一次,但注意!吃飽時不可以洗頭,肚子餓了不可以洗澡;而且,澡不可以洗得太勤,最好是每六十天的甲子日才洗一次……。據說這是養生的秘訣。今日稱爲「公共浴室」的澡堂子,在古代還有「浴堂」、「混堂」、「浴場」等不同的稱呼;對一輩子從來也未曾上過澡堂洗澡的人來說,這一行出現得可眞邪門,洗澡在家洗不就得了,幹嘛要上澡堂洗澡?對「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人來說,沒澡堂子,可還眞不方便、眞洗不乾淨自己一身的汚...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0-11-01
    关键字: 谚语 东北 风土习俗

    通常以田计算,少有说亩的,正如台湾之以甲计算。」按,百亩为顷,是北方通常说法。如此,则东北之一方地,应是四万亩。又,一甲合一四。五四八八亩,等于二九三四坪。三、韩道诚氏,近年专治东北史地、风土,因又向他请敎,电话里往复商讨,指出前说是有误的:1.辽南,六亩为「天」,辽北十亩为「天」,天是指每人一天劳力可种的意思。2.十亩为垧。松花江附近,也都这样称说。贫农,也能有几垧地的;大粮户,每每有几千垧地。3.四十垧,为一方。方,是当初开荒时定下的俗名。其时,一眼所见

共347条记录 1/3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