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重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载民国三十年出版 重庆指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重庆 地图

  • 文章重庆乃山城雾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8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9-08-10
    关键字: 重庆 历史沿革 山城 滑竿 交通

    挥别昆明,乘飞机到重庆,在隔江对岸的江北机场降落。回想当年我是从珊瑚霸机场飞往昆明的,如今从昆明飞来重庆,屈指算算,已经时隔五十多年了。岁月似行云、似流水,一去不复返,虽往事历历,留待梦中去追寻了。下机后,适遇绵绵秋雨,有车来接,驱车到沙坪坝,往重庆大酒店,以往须乘渡轮过江,现已建有大桥相通,方更许多。重庆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当嘉陵江与长江交会处,三面为江水所绕,形如半岛,为一座历史攸久的古城。从周代巴国定都「江州」至今,已超过三千年了。史载「江州县、古巴

  • 文章重庆复兴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重庆 复兴关 县志 抗日战争

    重庆复兴关,原名佛图关。抗战期中,今 总统蒋公改今名,幷题字镌石。巴县志载:「佛图关控巴城之咽喉,环带两江,左右凭岩,俯瞰石城如龟。而自下望之,若天半然。」可见其形胜。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9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重庆打隧道窒息案 四川 大事记

    之配备指挥,要不能辞其咎。七月二日 军事委员会依据「重庆大隧道窒息案审査报吿书」,发表有关责任人员处分命令三条:㈠兼重庆防空司令刘峙应免兼职,此令。㈡着重庆卫戌副总司令贺国光兼任重庆防空司令,此令。㈢重庆防空司令部工程处副处长谢元模,对于本年六月五日本市发生之大隧道窒息一案,玩忽职务,着即撤职,此令。七月二日 与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审査委员会同时成立之「防空洞工程技术改进委员会」,与「防空洞管理改进委员会」,均拟定改进方案,分别呈奉核定实施,于本日发表

  • 文章重庆胜利前后的形形色色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作者:唐志傑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重庆 抗日战争 当地概况 商品广告

    重庆位在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省东部,简称渝。它是一座山城,受到扬子江与嘉陵江两大水系包围,因而形成三面环水的状况,故水运特别发达。四川所产粮食、木材、药材及其他大宗货物,率皆经此出口,销往武汉与京沪等地。由是可知重庆是川省货物集中地,也是货物转运的大商埠。抗战初期,政府鉴于重庆地理环境特殊,前门有三峡之险!后衞有剑阁之雄!且其本土地势巍峨,居高临下,具有制人而不受人制之优势!所以政府特于二十七年秋季迁都于重庆,称重庆为战时陪都;军事方面亦以重庆为战略指挥塔

  • 文章奉节重庆间滩险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奉节重庆 川江险滩 新龙滩 黄花城 柴盘子

    川江滩险,以宜昌至奉节一段为最;惟由奉节西上至重庆,江中暗礁浅濑,遍地皆是,故滩险仍多,航行累生事变,旅行者仍视为畏途焉。由奉节西上重庆,中经云阳、万县、忠县、酆都、涪陵、长寿等县,距离七百六十一华里。兹分段略述其滩险情形。奉节至云阳奉节以上,山势平坦,多作「金字塔」形。两岸石色赭黄,不似三峡中之靑苍可怖。虽有短峡,亦远逊三峡之新奇。由奉节至云阳,其间著名滩险如次:㈠安坪滩:距奉节约三十里,又名喇叭滩。滩在南岸,为一湍急之曲流;涸季最险。㈡磁庄子:在安

  • 文章重庆市志题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小峯輯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重庆市志 题词 陪都志 抗战时期 张厉生

    民国三十四年对日抗战胜利,三十五年五月,国民政府由重庆胜利还都南京。重庆市政府有编纂「陪都志」之拟议。市府所办「新重庆」创刋号(民国三十六年一月三十日出版)上,衞聚贤先生并有「陪都志之编纂」一文之发表,主张陪都志内容,应分为历史、地理、政治、敎育、文化、社团、金融、工商、交通、军事、人物等十大类,十类合计约一百万字及二百万字。惟本志之编纂,有如时任行政院祕书长张厉生先生「引言」所言,颇非易事。引言如次:「一代文献之著述,继者易而创者难,而创之于自古未有

  • 文章「蜀海叢談」簡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蜀海丛谈》 周询 重庆中国银行 华阳国志 三费局

    蜀海丛谈」一书,周询(字宜甫)先生著。周贵州麻江县人,民国三十七年时八旬寿辰,以此推之,应诞生于前淸同治八年。淸末在四川历赞节幕,牧州郡,入民国后,绾成都重庆中国银行者且二十年。本书成于民国二十四年,当时曾逐日发表于国民公报,极为读者欢迎。盖所述淸末民初蜀中掌故,多为其所亲见亲闻,信笔写来,类多妙谛也。本书于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在重庆初版,分订三卷。台北市文海出版社近予影印发行。原文有序文二篇,特为录志如次,以略窥本书之槪要焉。序文一周宜甫先生行笃而学粹

  • 文章(特载)重庆大事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期  出版时间:1963-03-01
    关键字: 四川 重庆 《巴县志》 大事记 政治军事

    编者按)本文录自「巴县志」卷二十一「事纪」,时间起于民元前一年,截至民国二十四年。所记虽似限于重庆一隅,实可由此以窥民国初年全川政治军事情况之演变。全文共约八千字,玆分为两期刊出,读者幸注意焉。淸宣统三年,因邮传部尙书盛宣怀,奏请收铁路干线为国有,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重庆成立分会,反抗国有政策。十月初二日重庆革命,成立蜀军政府,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民国元年二月,撤销蜀军军政府,改组重庆鎭抚府。是月,成渝两军政府各派代表议决合并,蜀军正都督

  • 文章國共政治協商會議的失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楊振元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 背景原因

    攻防的行动。和平协定事实并没有实现。中共在山西太行山,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脚盆有鱼,阎锡山派人去抢,这种作法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就是边打边谈。毛泽东来重庆谈判,谈完了蒋先生送走毛先生,以后下达命令要求部下照所订的手本努力进剿,迅速达成任务。毛先生回到延安,于是在十月十七日在干部会上作了报告,后来作为党内文件,承认避免内战,两党已经达成的协议,只是纸上的东西。毛说『国民党因我们谈判,又在积极的进攻解放区,国民党的军队已有八十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