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据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幾度遷徙談潿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周勝皋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涠洲岛 历史考据 抗日战争

    指挥;在廉州设衞指挥,节制所辖合浦永安及钦州两所,每所有军船三艘,旗军三百名,分上下班出海巡哨。在涠洲岛设营驻防,有大小兵船数十只。[2]明神宗万历六年(一五七八)以涠洲居民未充,曾有移雷州民耕住涠洲之擧[3]。万历十八年(一五九〇)设游击将军驻涠洲,建城堡,创衙宇,招兵抚民,涠洲岛遂成重鎭,当时有战船六十艘,官兵一千八百员,雄视海上。后来因为永安附近有偸采珍珠的乱事发生,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遂将涠洲游击移驻于合浦永安所,且裁汰战船兵员,仅余船三十余只

  • 文章南越王趙佗龍川老隆行轅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黃治平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赵佗 龙川 老隆 史料考据

    秦始皇併吞六國,一匡天下,遣五十萬大軍南戍五嶺,至秦二世元年趙佗率軍逾嶺進展龍川地區,據守老隆(原名老龍)設寨屯駐,建立軍事基地,鞏固其政治地位,同時發展經濟,當時抵達老隆營設寨頂山,指揮設防部署,地方得以安謐後,隨之開邑龍川,建築城池,以龍川令侯覇業自立,迨漢高帝十一年遣陸賈封趙佗爲南越王,建國歷時九十一年,其勢力佈及兩粤,雄據東南半壁,逞一世之雄也。趙佗之政治發跡與發展史多記載,惟其軍事鮮見述及,其初時率軍先在老隆,設寨守戍之遺跡,實有演繹之價値,且...

  • 文章廣東姓氏雜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鄺笑庵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广东姓氏 宗族源流 历史考据

    姓氏宗族,粤人素所重視,昔年鄕間械鬥發生,姓氏不和,每每爲厲之階,各邑鄕人,每屆秋季,輙聯袂蒞臨廣州,則乃致祭祖祠是尙,是以人與人之間,恩恩怨怨,孕育於姓氏中者,固不鮮也。宋代編訂姓氏書之「百家姓」,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姓爲首,以趙爲宋之國姓也,淸康熙年間,廣東亦有類似百家姓之書,則列「陳、李、張、黃、何、周、區、胡、馬、麥」諸姓爲首,以廣東姓氏陳最大,俗有廣東陳、天下李之說。香港四萬餘萬人口中,根據電話簿所載之用戶統計,亦以陳、李最衆...

  • 文章香港史蹟考——香港離島史蹟志之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吉澳洲 古迹遗址 历史 考据文章

    吉澳洲吉澳洲位於新界東北邊陲大鵬灣之西,距沙頭角東四英里,面積零點九七平方英里。該島形如靑龍飛舞,海岸狹長而彎曲,村落集中於島西北角之吉澳灣畔。明郭棐粤大記卷三十二政事類海防三廣東沿海圖中有赤洲之名,惟無位赤洲西北方之吉澳洲,可見其時,該處仍甚荒蕪。淸初復界後,客族相繼遷入,建村立業(註一),灣泊島畔之漁船日衆。島上共有六村落:即東澳、中間澳、西澳、上圍、凹(澳)背塘及赤頭角(註二)。居民多林、周、曾三姓,以埔魚爲業。島上現存之古跡有廟宇三所、祠堂三間、...

  • 文章談「四庫全書中的無錫縣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6期  作者:許師愼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四库全书 无锡县志 档案考据

    民國七十五年新春,會晤鄕長沈映冬兄,承告商務印書館分批出版的四庫全書中,發現有一部無錫縣志。在重慶南路該館玻璃橱窗中展示。不久,經過商務印書館,的確看到景印四庫全書珍本共十二集中,有那部書,進館査詢,一位女職員告知,陳列玻璃橱中的書,無法開啓,書架上及樓上編輯部,湊巧也沒有這批書。請到中央圖書館調閱。不巧的那時候,中山南路中央圖書館新址落成,正在搬運整理中,暫停閱覽半年,電詢汀州路的台北市立圖書館,答復是已經收到那批書,由於人手少,還沒有開拆登記。最後到...

  • 文章杏花村雛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乃位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杏花村 清明 考据 县志 水灾

    一、引起爭端一首詩唐杜牧詩:「淸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由此詩引起不少爭端。此詩重點有二,一是杏花村在何處?二是淸明由來及含義。先敍淸明由來及含義,次敍杏花村究在何處問題。淸明源於農曆,爲一年中時令之一。時令周而復始,是農業社會,農民耕耘的依據,亦是一年中天氣轉變的準則。每年中時令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每季兩個節。節各四十五日,是以全年八節,卽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每節含三個氣,而卽...

  • 文章蜚聲國際的著名作家韓素音(本名周光瑚)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作者:周育文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韩素音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祖籍考据

    目前定居在瑞士洛桑的英籍華人,當今世界著名女作家、演說家、中國問題專家韓素音(原名周光瑚,小名周月賓)女士,一九一七年中秋節,其父周大煒(四川客家人,留學比利時回國的鐵道工程師)攜眷前往北平,其母瑪格麗特(比利時貴族家庭出身),生她於旅途中之京漢鐵路上的信陽(在河南南部)火車站上。一九三一年。她(十四歲)反抗母親迫婚,出離家庭,到協和醫院當童工打字員。一九三三年,她(十六歲)考入燕京大學(北大前身)醫科預習二年。一九三五年。她(十八歲),因父親的關係,獲...

  • 文章淸初于七之變軼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周紹賢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于七之乱 清初 历史考据 事件始末 学术研究

    淸初登州于七之亂,震驚一時,淸朝各家史書中,雖皆以其爲國之大事而特書之,然皆略而不詳;且皆不得不附於淸廷之立場,而以叛賊目之;因而年遠日久,其眞情實事,遂以泯沒。地方文獻,如山東通誌,及登州所屬各縣之縣誌,亦皆不得不循朝廷之旨而稱之曰作亂,且皆各記當時此案於各縣有關之事,而無具體之記述。余之故鄕與于七之鄕爲鄰,當時余先人遭受兵禍,有筆錄,記其事甚詳。又童年每聽村中父老談于七之事,津津有味,鄕間有歌謠云「「楸樹開花白哇哇(鄕人呼梓樹曰楸樹,哇哇是形容白色的...

  • 文章達鑑三考證中國人首先發現新大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中国人发现新大陆 达鉴三 相关考证 考据章目

    是于公元一四九二年才发现北美巴哈马羣岛,在一四九七年意人亚美利亚到美洲。后人为纪念亚氏,才称美洲「为亚美利亚」(见达先生大著伍「为法显发现美洲答文克思」及国大代表李寰光先生之序文中)由此证明法显早于慧生先到美洲。在此短文中,自难对达先生引证、考据文字详加介绍,幸而其原书尙在,现列其章目用供参考:一、刋印此书缘起。二、墨西哥考古学家佛兰德斯索南北史,佛图记等书来函及覆函。三、南史东夷传扶桑国考证(附:驳希勒移扶桑国即桦太岛说)。四、佛国记中耶婆提同考证。五、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