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利交通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在梅江程水東——隆文鄕素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隆文乡 人口分布 族群分布 民俗物产 水利交通

    隆文鄕,舊名龍牙,位於梅城的東北,距城有九十里,是梅縣三十六堡下六堡之一。東鄰堯唐桃源,北接松源,西爲蕉嶺的高思大地,南方係松口,西南則爲嵩山。牠的形勢,小黃沙河貫串全鄕,在平正墟的大座人形山石壁下(阿鵲橋,又名天成橋)最小,因此形成上村大、下村小,人稱倒水葫蘆。小黃沙河經五星橋流入松口梅敎出黃沙入梅江。宋湘(芷灣)的黃沙黃犬吠黃昏(上聯爲白渡白鷄啼白晝)絕句,卽得靈感於此。社區小黃沙河,由泮溪流入上村,因此又將上村分爲東西兩岸,東岸的社區,北自蘇田坪起...

  • 文章隴東首邑——平涼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0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陇东黄土高原 平凉 农工产业 历史沿革 水利交通 民情风俗

    再从国防上看,凡由陕、甘至靑海、新疆或宁夏、蒙古等地,无不由此地经过,可说是西北国防上的一个基地,一方面固为后方的联络站,一方面也是前进的主要战斗地带。就兵站补给言,北可补给宁夏及蒙古以南的守备部队,西可源源接济嘉峪关及西宁以西的守备部队。淸时左文襄公西征新疆时,他的兵站,就设于平凉,所以平凉不仅扼陕甘的咽喉,且为国防上的重要地点。平凉的水利交通西北高原的黄土虽然肥沃,但因雨量稀少,往往难得固定收益。惟平凉的水利发达,如县城北门外一带,筑渠引泾水转动水磨,余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