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松江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江志乘考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松江志乘》 历代 考略

    松江志乘以宋绍熙四年杨潜纂修之云间志为最早,全书凡三卷,另续志一卷。在世版本有三种,一为观自得斋本,一为嘉庆十九年影宋刋本(仿宋版)一为道光十四年重刋本,后者于民国三十五年在松江西门外四铜鼓斋于迟园先生寓曾见之。按明代纂修松江府志凡三次,最初一次为正德七年顾淸纂修之松江府志,凡三十二卷,此书流传极少,且多残缺,世人仅知天一阁所藏为完璧,后知姚石子先生亦藏有一部。第二次为天启三年何三畏纂修之云间志略,凡二十四卷。最后一次为崇祯四年陈继儒纂修,凡九十四卷,其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04-30
    关键字: 江蘇 縣市志 松江 崑山

    八)松江县(沿革) 汉由拳、娄县、海盐三县地,梁为昆山县地,析置前京县。隋废,唐置华亭县,元置华亭府,改松江府治之,明因之,淸析华亭县置娄县,同为松江府治,民国废府,并娄县入华亭,又改华亭为松江县。其地古名云间,县治别称茸城,又号娄村,(治西有吴王猎场,又名陆机茸,陆龟蒙诗有五茸春草雉媒娇句,县治别名五茸城因此。)(疆域) 东界奉贤上海二县,南滨海接金山县界,西界靑浦县及浙江嘉善县,北亦界靑浦县,东西距五十二公里,南北距五十六公里,面积

  • 文章松江县沿革槪要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松江县 历史沿革 概要

    禹贡扬州之域有华亭,为吴地,汉以来,沿革不常,至唐天宝间,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华亭之为县自此始。考其地当淸时之松江府全境。元时又割县之东北境置上海县,明又割西北境置靑浦县,至淸顺治间又析置娄县,雍正间又析置奉贤县。华亭县志,成于乾隆五十六年,惟其版毁于火,其书亦少有存者。松江府志,系有明顾文僖所编,经淸初郭廷弼、鲁超修正,及邑人王廷和有县志,皆较乾隆版正确详备。其中如盐法、兵防、赋役等,历代不同,旅居无文献可征,及人物与风景等,亦恐

  • 文章有关松江一项文献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陸寰廷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松江 同乡 旅台 《元和郡县图志》

    华亭谷在县西三十五里,陆逊陆抗宅在其侧。逊封华亭侯,陆抗云『华亭鹤唳』,此地是也」。「松江在县南五十五里,经昆山入海,左传云越伐吴军于笠泽即此江。」从上面几段所载,可以知道吾松设置,远在唐代天宝年间,而华亭县的名称,为纪念陆逊封地而名。(按松江本名华亭县)。又汉「江南道」记载,当时吾松这一带地区都属于苏州府。这一段史实发现,可作为将来编纂吾松县志时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元和郡县志」作者为李吉甫,在序文上写着他的官衔是:「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郞同中书们下平章事兼

  • 文章囘忆中的松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6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回忆松江 县名商榷 松江鲈鱼 怀念友人

    一、小引溯自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之役」发生后,日本入侵我中华的野心昭然若揭。而沪市为我经济重心,自为其主要的觊觎对象。陈公果夫主苏后,将环绕沪市之九个县划为苏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并调本人任该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驻松江。赴任前陈公复谕以该区之重要性,期好自为之。因惶恐受命,勉效驰驱。这是民国二十五年春的事。次年的「八一三」,日本便发动沪战了。迨同年十一月上旬,日军于金山衞登陆,吴军长克仁郭军长汝栋曁本人,同受命死守松江三日,掩护我军转进;结果任务虽达成

  • 文章同鄉會二項重大課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松江同乡会 课题 同乡青年子弟 松江县志》

    大陆陷匪,迄今已有二十年,二十年是一段相当悠长的时间,较抗战八年,已多了一倍又二分之一。因此,我松江同鄕随政府撤退来台,亦大都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二十年岁月中,像笔者这一辈在台同鄕,大都已接近五十岁左右。比笔者这一辈年长的,更垂垂老矣。「少壮离家老大回」这一句话,抚今思昔,为之不胜感慨、嗟叹。在台同鄕,为了团结联络,在台北,很早就有同鄕会的组织,对同鄕联络这一方面有很大的贡献。而且还做了不少有益同鄕的工作。如出版「鄕讯」、举办子弟奖学金等,为人

  • 文章松江之农耕田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7期  作者:黃恭石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松江 农耕田 以亩计租 缴租成色 分收田

    松江县之田地有异于各处,未知起于何时,创于何人,本人曾在鄕间时,问诸父老及宿学者,亦十九不知,现客居又无典藉可稽,未能探究其根源,实为遗憾。兹仅述其实在情形,以告读者,恐同鄕中亦多知之者,惟少数及下一辈,必尙有未知,故将其要者,分别简言之,以示不忘,亦所以备后之考证耳。一、田分底与面:底者即粮田,应纳粮于国家,故国家认为此田系其所有,与耕者无涉。面者为耕者所种,每年可种春熟及秋熟各一次,一年须纳租金于粮田所有人,租金可用代价即现款或用规定之米粮缴纳

  • 文章「浦東」——這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浦东名考》 地理位置 松江 黄浦江 盐场

    本文系上海劳动报「上海潮」专栏所刊「浦东名考」,经老友朱颜兄提供该文,内容有关我乡史乘,殊为珍贵,兹请本刊予以转载。俾此间浦东乡长。了解「浦东」命名之由来。「浦东」一词之由来诸多人咸知是以自然地理位置取名,乃地名史上约定俗成,上海城区以黄浦江为界,各谓之「浦西」「浦东」即是这一程式之延绵。宋元时期,上海地区最大河流是「松江」(元至元十五年改吴淞江即今苏州河),仅箭力之遥之黄浦是松江一条支流。明初吴淞江严重淤塞,永乐二年,尙书夏原吉浚范家滨,引吴淞江接大黄

  • 文章有關吾松一項文獻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1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中国历代 典籍 松江 《元和郡县图志》

    「华亭(上吉州二百七十里)天宝十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割昆山,嘉兴与海盐三县置。(天宝十年为公元七四二年—笔者注)华亭谷在县西三十五里,陆逊陆抗宅在其侧。逊封华亭侯,陆杭云『华亭鹤唳』,此地是也」。「松江在县南五十五里,经昆山入海,左传云越伐吴军于笠泽即此江。」从上面几段所载,可以知道吾松设置,远在唐代天宝年间,而华亭县的名称,为纪念陆逊封地而名。(按松江本名华亭县)又汉「江南道」记载,当时吾松这一带地区都属于苏州府。这一段史实发现,可作为将来编篡吾松县志时一项

  • 文章康熙与松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3期  作者:范奕中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康熙 巡幸松江 秀甲园 云峰寺 昆山塔院

    松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江南重鎭。清康熙帝在公元一七〇五、一七〇七年曾两次巡幸松江,第一次自农历三月廿七至四月初二,共驻跸五天;第二次自三月十三至三月十八日,共驻跸六天。康熙南巡其旨不在游玩,主要是巡阅军政和察看民情。清嘉庆「松江府志」有详情的记载。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廿八,晴空朗日,春意盎然,松江校场旌旗林立,兵马崭齐,康熙帝神采焕发,先观看诸皇子射箭,接着他自己也弯弓射箭。鼓点声声,二箭皆中,校场上一片欢呼声,康熙非常得意。离开校场时,康熙特赐松江提督张云翼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