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3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沙口民俗——沙口紀略之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沙口人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沙口 民俗 风俗

    水居常迓客來遊,舊甕新醅飮興投;况復王家洞口外,高標猶掛樹梢頭。—問痴老人沙口竹枝詞之一—

  • 文章我們故鄉的點心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葉阻河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糕点 特产 风俗

    招待稍为文雅客人用的;还有米粉干炒田鱼干[1],味道绝伦,人人欢喜,能佐以老酒,一面吃,一面喝,眞是人生一大享受,够称得上是懂吃的艺术人了;另有连荚蚕[2]煮米粉乾,既鲜甜又爽口,价廉物美,营养丰富,也是一种入时的好点心。此外,水拍面、卵丝面、山粉面都是主妇们拿手的点心,味道淸爽,个个喜欢;还有麦饼[3]作为点心,更是香喷好吃。麦饼分为甜咸两种,前者内馅有白糖的、红糖的,而后者都是有肉的、虾皮的、也有大蒜盐的,圆圆薄薄的一个,在大锅里用文火烤熟后,切成小块

  • 文章南岭风俗记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白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婚嫁风俗 祝寿风俗 丧葬风俗

    一、婚嫁风俗中国的社会传统,是以家族为核心,而家族制度就是建立在生子的观念上,这种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生子养活,目的在求自我的生存,养子防老;二是求家族的绵延,传宗接代。由于这种观念,男婚女嫁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南岭系来自中原的客家人,因此历化都保存中原传统文化,素来同姓不婚、姻表、同庚、拜把诸亲则至三代之后,方准结婚,除此之外,均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缔结婚姻的,选择婚姻对象,大致分为贫富两种,贫对贫、富对富居多,贫嫁富、富嫁贫者亦有之。富者礼

  • 文章塞北年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家慧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塞北 家乡 风俗

    我的故鄕在塞北長城邊上,是一個沙漠圍繞着的小城市,抗戰初起那一年我隨母親由和暖的南京囘到冰天雪地的家鄕陝西楡林,雖僅只住了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那一個「年」却過得非常有意思,留給我永遠難忘的深刻印象,月是故鄕明,水是故鄕甜,也許是鄕土之情特別親切給我的感受吧!在家鄕,每逢舊曆臘月開始就進入濃厚的農曆新年氣氛中,家家戶戶都爲準備過年而日夜忙碌不堪,大家要忙各種豐富美味的吃食,因爲有許多吃的東西是要過年時才能吃到的,譬如像「如意豆」這樣菜,是用紅蘿蔔絲、豆芽...

  • 文章說湖北風土諺【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2-04-1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习俗 传说

    希理達,嫁文華。劉厚安述。敎會在中國辦學校,喜辦「姊妹學校」;如在上海辦聖約翰大學,緊接着辦聖瑪麗女學;在蘇州辦東吳大學,接着有景海女學。所以武昌辦文華書院(華中大學前身),接着辦聖希理達女校,這女校學生的情郞標凖,是文華書院學生,因有此口頭禪。鸚鵡洲與黃鶴樓齊名,隔江相對的形勢有以致之。卻也由於歷代詩文之美讚而然。唐、孟浩然〔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右〕詩:『昔登江上黃鶴樓,遙愛江中鸚鵡洲。』尤以唐、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最是膾灸人口。有...

  • 文章惠民風光(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馮連選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風俗 人情 社會

    世风日下,人必不古者,何斥天壤之别哉!㈠关于风俗淳厚者:凡一村庄无论多少户,每户几位老人、几位少壮、几个小孩、几男几女,各户彼此均知其详。并且对每个人的性格品德等,均各料如指掌,再如每户几亩田地、几栋房屋、有无车马等等亦无不知。又如每户家声如何?祖德如何?生活如何?经济状况、治理家事以及各个人的行为又各如何?各户也是彼此尽知其详。一家有事,家家帮忙,早已相沿成风,各家都以为分内之事,毫无欠强,向无报酬之说,完全义务效劳者也。又如各家器物之彼此借用,从无迟疑,早已

  • 文章陕西风俗考(七)(续接四十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各縣誌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叶梦熊曰。秦人喜閗。郃阳独甚。平居睚眦视生死甚轻。讼讪无严长吏。又曰。士郃通籍者。时有之。未见其彬彬。盛以俗力农。末视经术。父兄责望旦夕。子弟幸一戈。不获则弃去。无专业也。今按叶公所云士习。盖指嘉隆前言。之今则比户诵读。虽疎于古学。而人科古为尙。惟固陋之习。争讼之风不可除。又妇女好游。观赛社演剧。男女杂沓无别。「宰辛退食录」郃阳僻在山谷。他无所营。惟事农。仕者尙廉。有气槪。婚姻论财。居常较强弱。好讦讼。「郃阳县志」大较前辈。风俗重农事。勤女工。俭约朴实

  • 文章慎終追遠故鄉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揭阳 探亲 风俗 追思

    的一项瑰宝。据说这一风俗起源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间,已相演达数世纪。民国卅七年间因地方不靖,这项民俗活动自此乃告停办以迄于数年前政策开放,这项停办近五十年的门楼郑安仔灯展览又复摆出,今年的展出时间自农历正月十一日开始至十七日闭幕为期一周,每天观众前往参观者人山人海,络绎于途。许多城外乡下的人因慕名门楼郑这项民俗展出,还远道从各地乡下骑自行车前来参观,凡参观过的人们都非常赞赏,认为不虚此行。又据说门楼郑自恢复摆安仔灯活动以来

  • 文章楚俗與苗俗舉隅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吳一文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楚俗 苗俗 风俗介绍

    之」。从春秋至今,楚地尚巫之俗经久不衰。《隋书.地理志》:「大抵荆州敬鬼,尢重祠祀之事。」元稹《赛神》:「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东史《太平寰宇记》:「汉中风俗信巫鬼,重淫祀,尤好楚歌。」今之荆楚之地仍然保存有古代的舞战⒆。湖北省谷城县尚有巫教祭神的歌舞——端公舞⒇。巫,《说文》:「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象人两神无形。」这说明风与巫有关之活动,一般都要有歌舞。孔颖达《尚书.伊顺疏》:「巫与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术之风俗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方言

    靈寶三大寶:棉花、蘋果、棗。張周朔述。靈寶原本產棉,向稱上乘。抗戰前,經政府選定爲美國棉種試驗區,乃使棉朶更爲肥碩,纖維更形靱長。靈寶原不產蘋果,是當地人李貢生,民初於美國習園藝後,將自有大部份土地,棄耕從果,慘淡經營——其科學培植法則,不僅每樹間隔距離有一定,施肥、澆水、剪枝,皆有成規,尤其是樹在初期數年所結之果,一律卽行摘去,以壯樹力。(壽堂按,一般果農,是捨不得這樣做的。)其後始保留同數少量果實,按齡遞增,以大果體,以美果質,終獲成功。又自設工場,...

共327条记录 1/3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