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重阳节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九話重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习俗 茱萸 古诗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重阳又叫『重九』。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重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古人常以阴阳解释宇宙间的各种现象。九月九日是阳月阳日,两阳相逄,故而得名。重阳是个古老节日。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有个桓景,跟随名士费长房学道多年。有年重阳前夕,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汝南会有大灾难。你赶快回家,叫家里人缝制红色小袋子,内装茱萸,挂在臂上

  • 文章家園戀曲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大章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登高 重阳节 恋曲 夕阳

    一面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耀武扬威,状极滑稽而可笑!这一天吃的艺术点缀佳节气氛总之;这一天的快乐,给予每个孩子们以永不磨灭的记忆,——故鄕夕阳无限好!其次:「重阳节」这一天,在福州也算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不外吃、玩两个字,前头说过了玩的方面,现在再让我补述,这一天吃的艺术吧!来点缀佳节的气氛。

  • 文章高湖農村的九月重陽

    来源期刊:《闽聲》 第27期  作者:漁父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农村 重阳节 捐募 演戏

    重阳节(旧历九月初九日)在我们福州南门外高湖鄕,一般都叫「九月重阳」。这个时候秋收已毕,谷仓满载,农村是一片好光景。农民们确也需要一些娱乐和轻松。「九月重阳」在南门外一带,是很有名气的。年岁好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月或且更长的演戏和公开的赌博。因演戏而召来了许多客人,因之有了睹博的伙伴,因公开在一处的赌博,而有抽头的行为,有了抽头的收入,就有了演戏的经费。乃是因果相承,戏一直演下去。农闲中轻松娱乐九月重阳长期演戏的结果,造成了各戏班在此比赛的机会,各戏班在此

  • 文章滿城風雨話重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重阳节 风土习俗

    渐变成赏菊飮酒,所以有菊节的名称。郭元振诗云:「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王维九月九日忆兄弟诗:「独在异鄕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揷茱萸少一人。」更是尽人皆知。荆楚岁时记也说佩茱萸飮菊酒令人长寿。㈡白衣送酒:晋诗人陶渊明是以爱菊好飮出名的。他有一次过重阳节酒瘾大发,但是家中没有酒了。他只好坐在菊丛中,摘些菊花在手里等着有人送酒来。等了不少时候果然看见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他送酒的。渊明大喜过望飮到沉醉。他有「九月闲居」和「已酉

  • 文章浠水重陽習俗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高舫先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浠水县 习俗 重阳节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叫做重阳,又叫重九。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进,故曰重阳。」可见重阳节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汉俗这天飮菊花酒,祓除不祥,于是又叫「秋祓。」东汉,桓景登山避难,于是后人把这个节日称为「登高避难节」,简称「登高节。」西晋陶潜喜欢在重九赏菊,因此也有人称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由于荆楚一带人们喜欢在九月九日这天「野餐」。所以也有人把这天叫做「野餐节。」唐德宗因鼓励人民讲武习射,锻练骑术,规定九月九日为

  • 文章重阳节的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吳宏仁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重阳节 风土习俗

    农历的九月九日,俗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朝初年,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惨害之后,伺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后来嫁给了平民为妻。有一次曾谈起从前在宫中,每年的九月九日,飮菊花酒,吃「蓬饵」,带茱萸,以祈求长寿的故事。这一习尙到汉朝末年便已在民间流行开来,曹操的儿子曹丕在给友人的书信中,特别提到重阳节的事情,后来到了晋代及南北朝,重阳登高。就大为盛行起来,成为当时的一件雅事。重阳节应景的事物

  • 文章「九九」的節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荆風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重阳节 茱萸 菊花 王维 怀乡

    在九九重阳节的节物中,首推的是「茱萸」节日里少不了「佩茱萸、插茱萸」的习俗,故重阳节又称「茱萸节」。唐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北俗在西汉业已存在。刘歆《西京杂记》曾记汉高祖宠妃戚夫人侍儿贾佩兰「佩茱萸」之举。唐沈佺期《九日临渭亭宴应制得长字》诗云:魏文颂菊蕊,汉武阳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春末开花,秋天结果。实扁球形,呈紫赤色。制成药后,可治腹痛、吐潟、消化不良等症。叶形阔厚,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 文章(歷史文物)天寧寺塔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法楨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文峰塔 重阳节 佛像 龙柱

    下的基座以莲瓣装饰。第一层塔身较高,四面各有一圆圈门,门额精雕二龙戏珠图案,塔身八角均有龙柱挺立,柱间八面砖壁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塔的每层檐下用方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承托,有的补间斗拱做成斜拱,以求美观。桥上部以筒板瓦覆蓋。塔内有旋梯七十二级。(以上摘自安阳文献四期)文峰塔意外事故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初,大家忙碌著庆贺八年抗战胜利,九月三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名敬老、登高节;是胜利后第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家鄕风俗很多古蹟都要开放,供市民登高,诸如鼓楼、钟楼

  • 文章續談民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民俗 中元节 重阳节 祭灶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放燄口」:凡稍为富有者,延请僧道来家,唸盂兰经(有唸一日至五日)为祖先超渡。也有较大寺庙,自动唸盂兰经,为孤魂野鬼超渡。「放河灯」:凡靠近河岸,于晚间以小乌盆,以棉花沾豆油,点灯放盆中,再放河内,听其流去沉没。「食饺子」:无论贫富,祭祖先皆用饺子供奉,奠酒三杯祭毕焚化纸箔或冥钱。乙、「重阳节」(一)1.据「西京杂记」云:「西汉时,于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飮菊花酒,可令人长寿」。故实起源于西汉。2.魏文帝曹丕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

  • 文章无锡故乡重阳节旧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3期  作者:鄒明誠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无锡 重阳节 旧俗 重阳糕 艺菊

    古时以奇数为阳,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叠,故称重阳,亦称重九。故乡旧俗,重阳日旱晨吃重阳糕。糕为四方形,用米粉蒸煮,面上缀有红绿瓜丝,红枣和芝麻等。糕谐音高,如果不去登高的,吃了重阳糕就算应过景了。糕店出售的重阳糕,叠成塔形,上插戳有孔眼的五彩三角小旗,称重阳旗。无锡地区吃糕之外,还吃九品羹,用荸荠、栗子、枣子、蓬子等九种果品煮成羹,据云吃了九品羹,生活甜美顺遂。故乡以艺菊著称,品种繁多。九月又称菊月,每到重阳节茶肆多陈列菊花山,招徕顾客。喝菊花酒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