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闻往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沭陽狂士仲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仲寅 沭阳狂士 出身生平 趣闻往事

    仲寅,乃沭陽狂士也。出生於淸代乾隆盛世。爲人聰穎,思維敏捷,憶力超常,而且滑稽、詼諧、浪漫,不修邊幅,不拘小節,類似春秋時代淳于髠、漢代東方朔之流人物也,富有傳奇色彩。其流傳故事雖俚俗,但膾炙人口,娓娓動聽,僅流傳于人們之口頭,而不見諸地方志。茲蒐集數則,以饗海峽兩岸之讀者,可博一粲。爲老師打牛虻。仲寅在學校讀書時,調皮搗蛋,既不尊師又不愛友。有一年暑天,耍弄同學。敎室後有一條小溪,溪邊有一棵小柳樹。有一位同學,每天早晨手扶小柳樹大便。仲寅知其活動規律,...

  • 文章濃密叢林捕巨蟒 蠻荒隨獵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云川思淪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泰缅边区 丛林捕蟒 往事趣闻

    泰緬邊區,山巒起伏,作者在這叢林茂密,一片浩瀚無垠的綠波處,親自目睹了兩場極富刺激性的捕巨蟒情景……。三、四月份,泰酒地區,家家忙着「砍地」、「火燒山」,準備播種的日子,一個炎熱的上午,寨子里李二嫂十歲的小孩,跑得滿頭大汗地來叫老張:「大叔,大叔,我媽叫你快去!地裡有條大蟒,快——」盤繞一條菜色大蟒蛇我上午的課已完,老張約我一起去。我幫他拿了砍刀,他扛長矛,手提麻袋。我們跑歩到了地裡。李二嫂站在地道的樹蔭下,指向地裡:「蛇在中間草稞裡,喏,喏,那邊——」...

  • 文章思親憶往(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孟慶忠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思念亲人 乡野趣闻

    我和家父不相见,自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分别迄今,算来已有四十三年之久了!当我接到他最后的两封信,是在三十八年的七至九月间。这两封信我一直妥为保存,每当思念的时候,便拿出来展读,不但家父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即家父的生平,行谊,及儿时往事,也莫不一一呈现眼前。诗礼传家 学优则仕家父名宪刚,字毅生,以字行。民前九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上孟家村。是先祖父昭寿公的少子。有兄五人,姊二人。故以兄弟排,则行六,如以兄姊同列,则行八。家母徐氏,名瑜之。出身名门。即

  • 文章深秋話鄱陽湖邊的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高德玉 出版时间:1968-12-02
    关键字: 鄱阳湖 大雁 往事回忆 趣闻轶事

    偶读王勃滕王阁序,至「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不禁忆起少年操舟捕雁之历历往事,恍如隔昨,回味无穷。余生于鄱湖东岸——莲湖,距芝城二十里,山环水绕,景色四时不同。春则柳绿草长,鱼跃鸟飞。夏则波涛壮阔,帆影上下。秋则蓼红苹白,平沙落雁。冬则芦荻飘花,鱼樵互唱。而一年好景最是深秋雁来时节,使万顷碧波,平添一番生趣。雁为候鸟,亦名「鸿雁」,鸿与雁实有分别,鸿俗称天鹅,嘴尖毛白,大者重卅余斤,喜栖宿沙洲,所谓鸿飞遵渚,虽属同类,但不与雁为伍。而雁嘴扁毛褐,重

  • 文章思故鄉憶兒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羅南健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家乡山水 风俗习惯 童年趣闻

    自由乃至生命,也随着断送了。小孩们捕捉到的雄蟋蟀,用纸盒或饼干铁盒盛装,喂以黄豆或长心荳粒,随时准备和隣居小朋友们饲养的迎战。打斗的蟋蟀,有体色淡黄的「铜公」,和体色灰黑的「铁公」,两种口部都有钳子似的大嘴,长得高的像一把铰剪,低的像一把犁耙。双方交战的时候,主人各自捉住喂养的蟋蟀,用一根女人长头髪圈个环,往蟋蟀口部下端(像是下鄂部位)一套,拉住头髪两端吊起来在空中旋转几圈,口中不时唸着「铜公因[1]铜头,铁公因铁脚,一个来,一个亍(ㄕㄜ)[2]」,然后把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