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闻共返回2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邱城西賣餅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卖饼乡 历史 趣闻

    故安邱丁裡榮約吾先生,博聞強記,過目成誦,有「印刷機」之雅號,鄕土掌故,所記尤多,生前語及:「本縣城西有賣餅鄕,起自東漢趙歧亡命,邑賢孫嵩善行,其地硏判在牟山左近。」距今一千八百餘年,所有文字記載,早已散佚湮滅無遺,考證困難。兹依相關人物史料,根據資治通鑑、東漢會要、後漢書、辭典、辭海及安邱縣志等所載,輯錄於後。東漢延熹年間,宦官擅權,誣陷忠良,左悺之兄左勝爲河東太守,皮氏縣令趙岐(註),以恥事宦官,辭職西歸。中常侍唐衡之兄唐玹爲京兆虎牙都尉,其兄弟素與...

  • 文章扶乩瑣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楊學伶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扶乩 占卜 科举 趣闻

    報載:民國九十三年某月有國際人士到高雄市文化院訪問扶乩,認為不可思議。因為文化院供奉的竟然是清水祖師,其實扶乩並不限於宗教團體。傳說,扶乩起源於唐朝的紫姑神,每年正月十五日,婦女在筲箕插上筷子,在灰上寫字,請問當年蠶桑的事情,叫做「扶箕」。不知何時發展成似磨鉤的乩筆,在沙盤上寫字,名「扶乩」。也有人說,由於西王母命許飛瓊青鸞傳信,所以,又名叫:「飛(扶)鸞」。而《古今圖書集成》稱作「降筆」。在宋朝請乩仙,是先唸淨天地咒,北斗咒,再唸「我今請大仙,願降蓬萊...

  • 文章西安八仙庵典故多 香火鼎盛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吕洞宾 传说 趣闻 历史

    凡讀過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全眞教派有位武功、文才、人品皆屬一流的道士,他即是王重陽的弟子,周伯通的師侄長春子邱處機。事實上邱處機不僅眞有其人,而且他龍門派嫡傳三十一代弟子黃世眞還是目前西安香火最盛的八仙庵持事。遺憾的是,八仙庵中雖是龍門教的總壇,邱處機的弟子遍道觀,但除了人潮洶湧、香火鼎盛之外,邱處機的絕世武功,豁達胸襟似乎都不復存在,反而是龍蛇混雜演變的劇情,更比金庸武俠小說還要詭譎。不見練武說道 熱中算命卜卦記者在未到西安之前,就聽說八仙庵中臥虎...

  • 文章中國婦女裹腳史簡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程文榮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妇女 裹脚 趣闻 传说

    過去中國山西省大同縣每年一度有個晾腳會,可說是舉世無雙。現在的「晾腳會」是衣料廠商及時裝公司宣傳工具,去晾腿腳的人是有名利可收的。而參加晾腳會的人,是無所收入的,那時女人的鞋都是自己做,鞋布也無甚麼花樣。其所謂的晾腳會,也就是小腳展覽會。到了那一天,已嫁或未嫁少婦少女們,帶著高矮兩個櫈子,到那個比賽的地方,坐高櫈上,脫了鞋襪解掉裹腳布,然後將雙腳放在矮櫈上,任人參觀、品評。凡來見識的男女老少,都津津有味的圍觀美好的小腳,但祇可看不可摸,有人說:(鼻子近距...

  • 文章義犬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白楊寨人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历史 趣闻

    西安東哨門外,由韓森寨通往白楊寨的大路邊,裁着一塊高約四尺,寬約尺半的靑石碑,這個碑上刻着「義犬碑」三個大字,是紀念一隻爲了保住主人銀子而活活熱亢而死的家犬。據老輩的人傳說;很多年前,東原上(過滻河上坡通往藍田的一個地帶),有一淸寒人家的獨生女,貎美如仙,被當地一位財東的娃看上了,託媒央親,女父允之,翌夏選期迎娶。女父以爲自己家道雖窮,但爲了女兒以後的體面,不得硬着頭皮,充充面子,於是到處挪謄,湊了廿兩銀子,給娃添箱。佳期將近,一日早飯後,拿點乾粮,背着...

  • 文章閒話舊時澡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殷登國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澡堂 风土习俗 趣闻

    你知道如何洗澡嗎?「益靈單」上說:每個月的月初和月底可以各洗一次,但注意!吃飽時不可以洗頭,肚子餓了不可以洗澡;而且,澡不可以洗得太勤,最好是每六十天的甲子日才洗一次……。據說這是養生的秘訣。今日稱爲「公共浴室」的澡堂子,在古代還有「浴堂」、「混堂」、「浴場」等不同的稱呼;對一輩子從來也未曾上過澡堂洗澡的人來說,這一行出現得可眞邪門,洗澡在家洗不就得了,幹嘛要上澡堂洗澡?對「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人來說,沒澡堂子,可還眞不方便、眞洗不乾淨自己一身的汚...

  • 文章故事三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 趣闻轶事 乡野传闻

    扇面題詞結鴛鴦從前,埔邑某鎮有一位青年,生性聰敏,頗有文才,然而每年鄉試都名落孫山,眼看青春似流水一樣逝去,產生了厭世情緒,在28歲那年春,終於在當地一間寺廟裏削髮為僧,過著朝鐘暮鼓,青燈黃券,念經度日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位知縣偕同其年方16歲妙齡美貌的女兒前來佛前參拜,拜完出門而去。然而其女不小心掉了一件東西在地上,青年和尚把它拾起打開一看是一把紙紮扇。他馬上拿起筆在扇面上題了一首詞,急忙趕出門去,把扇子交還給少女,少女看了詞頗不理解,連忙交給其父,知縣...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11-02
    关键字: 谚语 风土 俗语 趣闻

    端羣女史,名方,江西新建人。曹範靑先生之長女公子。範靑先生在辛卯中擧後,即服務桑梓。曾主持諮議局,並赴日本考査政敎。思想開明。所以端羣女史能在當時風氣未開之內地,完成學業。端羣女史於民國六年畢業於南昌女師,即留校服務。八年江西敎廳保送北京女高師肄業。畢業後即在平津靑島等地任敎。民國二十年任山東民敎舘工作。在濟南與王壽康先生認識。壽康先生號茀靑,河北武邑人。畢業北師大。二十二年同赴北平,從事敎育工作。二十四年在北平結婚。抗戰期間,同在第三戰區從事抗日工作。...

  • 文章一幅代代相傳的對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孫祥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扶克俭 扶姓 对联 趣闻

    光山西南部的陸庄、扶榨、磨子崗,以及新縣的沙石灣等十幾個鄕村,有不少人家裡,總掛著或門上貼著一幅與衆不同的對聯。還有的人將這幅對聯,連同先人的牌位,奉若神明。這幅對聯是:三世鄕賢綿紫水九重賜姓播弦山據當地幾位姓扶的老人講:「我們的姓氏是皇上賜的,現已流傳二十幾代人了。以往躱避兵燹匪亂,經歷過幾多朝代,尤其是在十年浩刧的歲月裡,我們扶家有人冒著犯殺頭之罪的危險,仍然要將懸掛的和祠堂裡木刻的這幅對聯珍藏起來。提起這幅對聯,頗有一段令人深思的來歷。明神宗萬歷年...

  • 文章邵康節學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邵雍 趣闻 生活哲学

    邵康節先生號稱百源學派的開山祖,百源就是我的故鄕百泉,在口語中我們直稱之爲泉上。在我們的故鄕,不作興稱他爲先生,大家都叫他邵夫子。邵夫子的祠堂就在百泉邊上。這一派湖水淸澈見底,鑑照冥思,眞可以使人「明心見性」。邵夫子就是因此而留駐湖上,並且在蘇門山上築有安樂窩一窟,是我頑童時代常往徜徉的所在。說是窟,一點也不錯,劈開赤崖一片,略可避避風雨,便是邵夫子的安身立命之處。小時候不懂得什麼大道理,只愛這地方淸涼,湧身往崖下石床上一躺,仰看赤雲片片,釜鑿之痕宛然,...

共211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