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药用价值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羊年話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羊年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羊是哺乳綱牛科部分動物的泛稱,種類很多,有綿羊、山羊、黃羊、青羊、盤羊、岩羊、羚羊等。一萬餘年前,野羊已馴化成家羊。家羊主要分山羊、綿羊兩大類。山羊角呈刀形,毛粗而直,喜登高,調皮大膽;綿羊角呈扁圓狀,絨毛彎曲,愛群居,溫順老實。我國的山羊、綿手分別由捻角山羊和轉盤羊馴化而成,已有四五千年的飼養史。羊遍布世界各地,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移民把羊帶到澳大利亞,現該國羊和羊毛產量均居世界第一,故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牧羊之國」的美名。中外有不少奇羊。我國《南...

  • 文章從吃蛇談到廣西的蛇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陳壽民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故乡特产 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兩廣人吃蛇之風甚盛。廣州、香港、南寧、梧州、有名氣的酒樓,在秋收過後,入冬開始,就有蛇筵的招徠,廣吿宣傳風靡一時。每屆冬季,動物都躱在窠穴裏吃它們的儲糧,人類終歲勤勞,此時正是勞止小休的時候,大家所喜愛的就是冬天的進補,享受一番。據說:冬天進補營養最高的,除狗肉之外,就是蛇肉。因爲蛇除進補外,治療風濕更具特效。可是外省人聞而心悸,認爲野蠻不衞生。每逢秋冬之際,三蛇肥的廣吿,就出現在酒樓門前或在報紙上。所謂三蛇肥,就是:飯剷頭、過樹龍、金脚帶這三種蛇合烹在...

  • 文章談靖西土產八角茴香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粱之直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八角茴香 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白鶴一去不復返,哥不想妹哥想誰。」嘹亮悅耳的山歌聲,此起彼落,廻響山谷,飄過原野,隨着和風在空中激盪廻旋。十月,在家鄕秋收甫過,接着便是採八角季節,雖然時間很短,但卻興趣盎然。這個時候,當你在靖西旅遊,沿途所經,定會聽到不時傳來陣陣山歌聲;極目所見,山前村後八角林中,一簇簇少男少女,一面採摘八角,一面山歌唱和,笑聲歌聲傳遍山野,匯成一幅美麗的浪漫畫意,使你在旅途中增添不少情趣。靖西縣南臨中南半島,北接雲貴高原,位於北回歸線之間,屬亞熱帶高山氣候,常年雨...

  • 文章洛陽牡丹頌並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芍药 牡丹 药用价值 颂词

    芍(勺)藥,其花茂盛,其色豔麗;名色繁多,色澤互異。其花旣可欣賞,其根又可入藥。主和五臟,調料良品。上古無牡丹之名,而有芍藥之稱。唐以後,始以芍藥,稱爲牡丹。在(唐)開元之中,盛產於長安。自宋代起,以洛陽爲第一;在山東,以曹州爲顯;在四川,以天彭爲最。到處見國色,遠近聞天香。他花皆用本名,惟獨牡丹,而言其花;富有花王之譽,良有以也。李正封詠牡丹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白居易曰:「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范成大曰:「欲知國色天香句,須是倚欄燒燭看...

  • 文章靖安娃娃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王景輝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靖安县 娃娃鱼 科研工作 药用价值

    宜春 王景輝娃娃魚因其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學名大鯢。它在水中可暢游,在陸地能爬行,體重一般有數十斤,最重的可達百餘斤,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珍貴稀有的兩棲類動物。在內地,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之一。娃娃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很高,營養極爲豐富,是一種難得的名貴佳肴。娃娃魚還有很高的醫療藥用價値,能治療貧血、霍亂、痢疾、隔食、癌症等疾病。把它的胃煮熟食之,能健胃消食,將它的皮膚剝下曬乾後燒灰、碾末,可治療水火灼傷。明代傑出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

  • 文章蒲草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叔眉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蒲草 细叶菖蒲 药用价值 栽培法 金钱蒲

    吾揚園藝素負盛名,其中尤以疙瘩梅、芍藥、菊花、蒲草等四者爲甚,每年外銷平、津、宜、漢、閩、廣等地。偶一憶及家鄕景物,輒縈迴蕩漾於心中,念念不忘。茲先述蒲草。蒲草學名石菖蒲(Acorus gramineua)又名細葉菖蒲,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有葡萄莖,葉細長如劍狀,無中肋,長尺餘,有特種香氣,花小淡黃色,花蓋六片肉穗狀花序爲一種藥用植物。含有揮發油(0.5-0.3%Asarone)如圖一。另有一種金錢蒲,又名牛頂台,蒲葉向周圍紛披,形如金錢,故名。(如圖五)蒲草野生,產吾揚四葉洲、新...

  • 文章野葛————解酒良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野葛 药用价值 生长环境

    有詩云:「深山野葛藤蔓長,攀樹援枝繞屋墙。劉伶若是醉蔭下,花自解醒夢更香。」這首古詩簡潔的道出了野葛生長環境、形態特徵及奇妙的解酒功能。雲台深山遍布野生葛藤,在氣候溫潤、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的局部山區,其藤蔓可以四處伸展,蓋滿周圍山岩峭壁或灌木叢。夏日開花,藍紫色,形似飛蝶,煞是好看。傳說,山裡有一農家,正當野葛花盛開之際,農夫釀製一罈好酒準備待客,在啓蓋察看時,不料一陣風來將葛花吹落罈中,直至待客時打開一嘗,發現酒味全無,味淡如水,方悟乃葛花所致。後來人...

  • 文章古老葛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楊帆 吳舟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葛藤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在當今回歸大自然的熱潮中,一種崇向自然,講究科學,保護身體的强烈願望驅使著人們選擇「綠色」保健食品。而一向僻居山野懷抱裡的古老葛藤,也自然將成爲都市人的消費熱點。古老的葛藤雲台山自古盛產葛藤,山民們也素有冬閑上山刨挖葛根制粉的習俗。宋代《圖經本草》、《證類本草》,明代《本草品匯精要》等重要藥書中均記載有「海州葛根」,堪爲地道藥材。相傳,雲台山中有一位採藥老翁,拯救了一位葛員外之子,保住了葛家的這根獨苗苗,故又名爲「葛根」。清代小說家李汝珍晚年居住海州時寫...

  • 文章海州香薷與我國的地質化探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海州香薷 药用价值 得名渊源 地质化探 铜矿指示植物

    「薷」一見即知是一種草本植物。渾身有香味,其枝、葉均可提取芳香油,故群眾多呼曰「香薷」。屬唇形科,其莖方,與其他植物不同。中醫全草入藥,都是「海州香薷」,而非一般香薷。海州香薷和一般香薷,其形同。其不同者,海州香薷是多年生,秋開花,紫紅色;而一般香薷是一年,靠種子繁植,夏即開花,淡藍色。其所以入藥,因性溫、味辛,功發汗、解暑、利濕。主治夏令感寒傷暑、發熱、惡寒、頭痛、胸悶、嘔吐。藥材中多海州香薷,不是因其易採、多見,而是因其藥性強,非同一般。薷,產於我國...

  • 文章雲台山的風景與野菜及野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超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风景名胜 野菜野果 美食介绍 药用价值

    海州地區的風景名勝,應首推雲台山,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小橋流水,柳岸垂絲,飛泉掛壁,塔影穿雲,龍橋噴洩,老樹參天,春天則桃李爭妍,碧草如茵,惠風和暢,柳色黃金,蜂飛蝶舞,燕剪呢喃。夏有榴紅似火,黃杏垂枝,松濤泉水,麥浪黃雲,蛙聲蟬鳴,自然樂章。秋天滿山紅樹,曲徑黃花,蓼紅蘆白,水國秋深。冬季則銀裝大地,林樹掛冰,宛如鐘乳剔透,水晶雕塑,羅佈晶瑩,一年四季,氣候鮮明,詩情畫意,景色宜人。野菜部份:尤其春天的野菜,膾炙人口,其中以「薺菜」水餃,鮮美絕佳,「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