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绍兴禹陵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会稽禹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溫寰東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绍兴 风景名胜 游记

    附录新闻二则以供海内外学者参考。一、都安邑(山西)为历史学家所共识,但近日有陕西韩城玻底村刘向东先生却提出该村系都遗址,因韩城有山,残留「夫庙」「后土庙重修纪念碑」等据此推断生于县城,亦为建都之处。」有待历史学家予以考证。二、国家「九五」重大科硏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硏究成果,由二百位专家经五年硏究,以商代始年上推四七一年,则夏代始年为公元前二〇七〇年。基本落在夏初、遗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二一三二年—前二〇三〇年)范围内。如是

  • 文章绍兴禹陵散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0期  作者:竺柏岳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大禹 大禹

    ,从小学历史课本里开始矗立于心间的治水英雄形象,多年来令我向往而崇敬。如今出席绍兴鲁迅研究会期间组织游览大禹陵,一睹风采,那种喜悦之情油然升起。于是,驱车出绍兴稽山门数里后,一座古典风范的建筑群矗立眼前,赭黄色殿宇依傍于会稽山,屋群高低错落有致,显示出宏大庄严的气派。这就是浙江名胜大禹陵。大是我国古代和夏朝创始者第一位治水英雄。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州大地洪水为患,大继承父业,受命治水,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方法,「八年于外

  • 文章若耶溪溯禹王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若耶溪 游记

    浙江省有一种别开生面的交通工具,那便是乌篷船。因船篷全部乌黑,故名。行驶时,船夫坐在尾艄,手足并用,脚儿擧得高高的,划桨把舵,操纵自如,船行得很快,乘客坐在船中,可以纵情观览水光山色,可以品茗谈天,而两岸有杂花生树,烟笼绿柳的点缀,使人如置身于图画中。要是下雨的日子,那更有诗意了。正是:「船底江声篷背雨,旅人听得最分明」啊!为了一尝坐乌篷船的滋味,决定与友好三人,雇了一艘乌篷船去泛若耶溪,去探禹王陵。在春雨绵绵的纷飞下,我们走出绍兴的会稽门,一棹划向春风

  • 文章万国权等出席盛典 绍兴隆重公祭大禹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万国权 绍兴 公祭大禹陵 大禹 祭典

    市长冯顺桥宣读祭文公祭大,四月二十日,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下隆重举行。与祭海内外单位、代表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及省、市机构各界代表八百余人参加了公祭典礼,港澳台绍兴同乡会、台北夏氏宗亲会、韩国氏花树会也分别组团参加。上午九时五十分,公祭大禹陵盛典正式开始。主祭人等登上祭厅。寓意大治平洪水定九州的九响铳声,威震长空;象征全国三十四个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的三十四下鼓声,高昂激越;代表十二亿中华儿女的十二响撞钟声,雄浑悠扬。鼓乐声中

  • 文章兰亭·庙·宋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士元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 绍兴胜迹 兰亭 宋六 右军祠

    右军遗像,风雅栩栩如生。两庑碑帖甚多,大都出自历代名人手笔。左庑有颖上本兰亭石刻,由于人们不断的争着拓印,现已墨痕斑剥,不无糢糊之感。按颖上本系宋代所刻,相传颖上有古井夜放奇光,恍如彩虹,县令惊为神异,遣人下井挖掘,始得此碑,亦异事也。兰亭自晋代以后,历经变易,眞址已不可考。现存的兰亭,据说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同治八年重修,民国八年,绍兴地方人士集资又大加修葺,始见今日之胜。大禹陵——禹陵包括两部份:一是寝;一为庙。俱在绍兴稽山门外东南二十里许会稽山

  • 文章人文荟萃的绍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黄家文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绍兴简介 兰亭 南宋帝 绍烧 传说记载

    虽非绍兴人,但曾因公出入越中,到处留下足痕。语云:「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由于岁月和情感的累积,到现在,绍兴的一草一木仍使我无限怀念!绍兴是一个有高山,也有绿水的地方,到处山靑水碧,风光如画,其中尤多极富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蹟,其要者,有以下各处:禹陵——禹陵包括两部份,一为陵寝,一为庙,俱在绍兴与稽山门外东南二十里许会稽山上。会稽山古称苗山,一名茅山,又称防山、栋山,其脉自仙霞岭分支而来,迤逦于曹娥、浦阳二江之间,风光极为绮丽。现今半山坡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

  • 文章风光明丽的绍兴东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绍兴东湖 宋六 诗词咏景 大禹

    郡治;随又析置会稽县;明、淸山阴、会稽两县同为绍兴府治;民国废府,并两县置绍兴县。居民以善酿黄酒著名于世。境内东及南有鉴湖、东湖、禹陵、宋六及会稽山等古迹名区,风光明丽,笔不胜书。万柳浓阴泛鉴湖绍兴亦水鄕之一,水道密如蛛网,游人可雇乌蓬船前往。这种船非常别致,坐来也很舒适,行驶时船家坐在尾艄,手脚并用,脚儿擧得高高的,划桨把舵,操纵自如。船儿缓缓前进,柔波排荇,一点也不顚簸,乘客可于船行中尽情观赏两岸瞬息万变的佳山丽水,眞敎人目不睱给。船出绍兴偏门不远

  • 文章参加绍兴大典暨 两岸大文化研讨会经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6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08-06-10
    关键字: 绍兴 公祭 大禹 典礼 文化研讨会 传统文化

    忝为大第一三七代后裔,承绍兴市当局之邀,偕眷随同台北中华粥会暨夏氏宗亲会及台南帝宫管委会、台北市绍兴同乡联谊会等,于本(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日,在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历史古城绍兴市,参加二〇〇八年公祭大禹陵的庄严隆重典礼,祭祀四千余年前的始祖,并出席大文化研讨会,感到无比的振奋与荣耀,是毕生难忘的记忆。史载夏因治水有功,拯救生民,受舜禅让而创立夏代,开始世袭制度,是中华民族史上建立国家主权的创始者,所以今年主办单位以纪念立国始祖、弘扬大精神为主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